互聯網迎來開天闢地時代乾貨深度好文給你介紹互聯網的智能未來

互聯網迎來開天闢地時代乾貨深度好文給你介紹互聯網的智能未來

“現在的大學生基本上都是00後,他們很難想象我們小時候沒有互聯網是怎麼生活的,就像我們無法想象以前的人們沒有電是如何生活的。”這是一位75後大學教授對互聯網發展之快和必不可少的感慨。

改革開放的40年,是中國科技飛速發展的40年,尤其是互聯網從開始出現到發展至今,已經深深地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通過互聯網聊天、購物、學習、娛樂、視頻、支付等,互聯網幾乎涵蓋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查閱數據發現,1997年,全國的撥號入網用戶剛25萬人。2012年,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3.88億,首次超過臺式電腦,成為我國網民的第一大上網終端。2018年6月,我國網民超過了8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7.88億,在上網人群的佔比達98.3%。互聯網幾乎普及到千家萬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副部長田傑棠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認為,我國互聯網發展到現在共經歷了開天闢地的時代、互聯網1.0時代、消費互聯網時代,未來將進入產業互聯網時代。

互聯網迎來開天闢地的時代

預測未來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它創造出來,互聯網迎來了開天闢地的時代。

1995年—2000年,大多數人對互聯網還沒有概念,甚至有著“中國互聯網第一人”之稱的張樹新對未來的互聯網發展是什麼樣子的回答都是“我真的不太知道”。

“預測未來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它創造出來。”這是被西方媒體推崇為電腦和傳播科技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大師之一——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的一句名言。互聯網正是這樣在創造中走入大眾視線。

1995年,以張樹新、張朝陽為代表的創業者,敏銳地嗅到互聯網商機。張樹新於1995年創立的“瀛海威”開創了中國網絡信息行業的先河,成為中國互聯網發展的起點。作為當時國內唯一立足大眾信息服務,面向普通家庭開放的網絡,瀛海威影響了中國最早一批互聯網衝浪者。當時在清華大學讀書的田傑棠,印象最深的是北京中關村南大門零公里處豎起的一塊碩大的廣告牌:中國人離信息高速公路有多遠——向北1500米。

1996年我國互聯網進入開天闢地的時代。在這一年,現任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朝陽決定從美國回國創業,彼時的張朝陽發現互聯網技術是一個新的趨勢。同一年,他拿到了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投資的2萬美元,創辦了中國第一家以風險投資資金建立的互聯網公司愛特信。1998年,愛特信正式推出“搜狐”產品,並更名為搜狐公司。同時期,網易、四通利方論壇(新浪前身)、chinabyt e、易得方舟、聯想FM365、百度、阿里巴巴、雅虎、噹噹網、卓越網等開始崛起。

同時,政府開始對互聯網實施大規模基建,上網價格逐漸降低,這也為普通人上網提供了條件。1997年4月,“國家信息化九五規劃和2000年遠景目標”制定,將中國互聯網列入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並提出建立國家互聯網信息中心和互聯網交換中心。1997年6月,郵電部電信總局投資70個億的169全國多媒體通信網啟動,上網價格大幅壓低,中國人的上網費用,從動輒每月數千元降到幾百甚至幾十元。 根據CNNI C發佈的《報告》,1999年,37%的用戶家庭月人均收入為400-1000元,33%的用戶家庭月人均收入為1000--2000元。加之當時電腦價格昂貴,普通的臺式機要數千元甚至上萬元,即便上網費用降下來,許多人仍沒有上網的能力,於是,網吧就成了許多人上網的唯一去處,這個時期,BBS、免費郵箱、網絡論戰以及網絡小說成為網民最受歡迎的內容。

田傑棠認為,1995年-2000年是以上述網站為代表的互聯網開天闢地的時代,一般都是以搜索、門戶網站、電郵服務、網絡服務商為主,一些企業在硬件設施與軟件打通方面也開始思考,企業與互聯網有了最初的融合。

1998年至2000年堪稱互聯網發展的春天,此時美國硅谷的互聯網創業同樣如火如荼,與此同時也迎來了互聯網發展的第一波泡沫,從風險投資的發展趨勢上看,2000年前後,全球的風險投資,尤其是對互聯網的投資是一個大的突起。網遊興起和火爆“點燃”電商飛速發展

2000年-2007年,田傑棠認為這是互聯網1.0時代。

2000年,新浪、搜狐和網易相繼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我國的互聯網開始了商業化應用的初期階段。網遊的興起和火爆,以淘寶為首的電商的飛速發展,“運營”正式在互聯網行業登上大舞臺。伴隨著網民數量的飛速上升,大部分網站開始關注對於關鍵渠道的佔據和流量的獲取效率。

2003年,阿里旗下的“淘寶網”上線,易趣、亞馬遜等電子商務開始出現。研究生即將畢業的田傑棠開始了網上購物。當時的筆記本電腦還很少,臺式機仍是主流,他和宿舍室友集體買的一臺臺式機成為了他們上網的主要渠道。據瞭解,阿里巴巴在當年年底推出了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寶”,當年即完成了3400萬元成交額,並漸漸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電商網站。

這一時期,包括3721、hao123、百度等都一度成為了某種流量和用戶基數巨大的“入口”。各網站圍繞著如何讓自己的產品和品牌能夠在“入口”處獲得更多的顯示和點擊各顯神通。在此情況下,隨著互聯網行業的發展以及網民數量的持續提升,流量的獲取來源越來越豐富和多樣,互聯網產生的相關產品和內容也越來越多,“運營”這個職能,從此正式在互聯網行業中登上大舞臺。

在田傑棠看來,互聯網發展的過程和硬件的發展有很大關係,一是全球互聯網骨幹網的發展,全球的骨幹網通過持續的技術設施投資和有效的網絡管理,使巨大的電腦容量得到滿足。2002年-2007年,國際互聯網容量以57%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二是互聯網終端的發展。2000年大多是PC機時代,當時相對人們的收入而言比較貴,進入家庭的普及率還不高。後來筆記本時代,筆記本從出現到價格慢慢被大眾接受,由於其便攜可移動的特點,這時候上網的網民數量比PC機時代要高很多。

消費互聯網時代帶給人們全新感受

2008年-2018年,我們進入消費互聯網時代。“剁手、血拼”成熱詞,雙十一成購物狂歡節,消費互聯網時代帶給人們全新感受。

源於網絡和民間的“雙十一”,在2009年搖身一變成為了網購的狂歡節,全民為之興奮。這源於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商城(天貓)2009年11月11日舉辦的促銷活動,雖然當時參與的商家數量和促銷力度均有限,但營業額遠超預想的效果。接下來的雙十一,網購銷售額連年刷新紀錄,消費互聯網時代到來了。

大浪淘沙。雖然金融危機給我國的經濟和技術發展都帶來了挑戰,但同時也給互聯網的發展帶來了全新的機遇,很多有想法的互聯網企業生存下來,例如,阿里巴巴由B2B到B2C的轉變。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家庭客戶事業部總經理曾表示,經濟越是出現困難,企業就會更加註重通信和信息產業的發展,更加註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在這種情況下,互聯網對社會生活實用性的價值將日益加強,對人民生活、生產的重要作用將日益凸顯。

科技創新的腳步從未停歇,呈現在硬件上的則是更加精緻化和智能化。2007年的全球手機市場份額,諾基亞以40.5%位居第一位,甩開第二名的三星27%。手機功能仍以通話、通信為主。但是在同一年,在Macwor l d 2007大會上喬布斯發佈了第一代iPhone,拉開了智能手機時代的序幕。在接下來的三年裡,全球手機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量的網民開始聚集到手機端,從開始的QQ到後來的微信,在手機上,我們幾乎可以完成等同於一臺電腦在互聯網上的所有作為,網民的數量出現爆棚式增長。

“硬件和互聯網服務的發展相輔相成。”田傑棠分析,中國網民數量呈現爆棚式增長的另一個原因是中國低成本的製造能力,以及東莞、深圳等大量低端機的製造,為我國網民大面積的普及推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事實證明,金融危機的“寒流”並未影響到中國消費者的購物興致,而且正在逐漸改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特別是國內傳統企業成功地向互聯網發展,以及網絡購物憑藉實惠的價格、便捷的模式成為了新的消費趨勢。艾瑞諮詢發佈的報告顯示,2008年,中國網購市場年交易額第一次突破千億大關,達到1200億元,同比增長128.5%。經過十年的發展,2017年,國內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約8萬億元。今年上半年,中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為56892萬人,佔整體網民比例達到71%,網絡購物成為消費常態。

“從技術上而言,‘智慧地球’概念和物聯網的出現,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無處不在的網絡連接一切,一下子就把互聯網帶活了。”田傑棠說,從2008年到現在,互聯網的應用一直是一個高速增長的過程,到目前仍處於高速發展的態勢。尤其是隨著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以及大數據、雲計算的出現和運用,互聯網迎來了加速度裂變式的新一輪革命。

2015年“互聯網+”正式被納入國家戰略,“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展物聯網技術和應用,發展分享經濟,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田傑棠認為,從商業模式看,互聯網與消費領域、服務領域和金融領域的融合,電子商務迅速崛起,使得網絡購物、網絡遊戲、網絡視頻、在線租車等與老百姓衣食住行息息相關的新興商業模式和新型業態悄然而生,形成了全國統一的大市場,大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信息成本和搜索成本。他預計未來10年內,消費互聯網增長的高峰或許會過去,但是互聯網與金融、教育、醫療的結合將會迸發出巨大潛力。

“100米深1米寬”多個產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

從PC時代到移動互聯網再到現如今的物聯網時代,從產業形態看,互聯網正呈現從“消費型互聯網”向“生產型互聯網”的轉型,互聯網不斷與傳統市場、傳統產業和傳統企業滲透融合,為傳統制造企業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智能化改造等領域帶來巨大的產業機遇。

田傑棠對此認為,從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或工業互聯網轉型,難度要更大一些。從行業領域分析,消費互聯網是“100米寬1米深”,所謂“1米深”是指只要把信息提供出來,再去掉信息成本,去中介化、平臺化就可以應用,不需要太高的技術性研發。“100米寬”是指只要解決了以上問題,所有的消費者都可以通過平臺購買東西、獲得服務等。但是工業互聯網則完全不同,它是“100米深1米寬”。即互聯網與每一個產業的結合要高度聚焦,精準到每一個又窄又深的細分領域。雖然產業互聯網的未來發展是一片藍海,但是路走起來要比消費互聯網困難得多。工業與互聯網結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談及未來互聯網應如何發展,田傑棠認為,一方面,從創新角度而言,互聯網發展應從用戶主導型向技術創新型轉變。“經過多年發展,許多互聯網企業在市場方面的能力很強,但是技術創新能力比較弱,尤其是在原創性的技術研發上仍須繼續努力。”另一方面,消費互聯網會更多地向金融、教育、醫療領域發展並不斷向產業互聯網轉變。

互聯網迎來開天闢地時代乾貨深度好文給你介紹互聯網的智能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