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推進“三大工程”建設 聚集產業合力打造發展新引擎

營口:推進“三大工程”建設 聚集產業合力打造發展新引擎

(營口之窗網訊 一帆)“爭取到2020年,裝備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400億元,年均增速達9%以上,培育20戶軍工配套企業,軍工配套能力進一步完善。原材料主營業務收入力爭達到1200億元,新材料銷售收入佔原材料工業比例達到10%”。這是營口推進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重大技術裝備戰略基地和國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建設中的宏偉目標。

靠什麼強力推進“三大基地”的建設?

主動作為 ,是動力之源。省文件下發後,營口就主動作為,先期已經把推進“三大基地”建設與正在開展的企業幫扶、項目建設、優化營商環境等重點工作結合起來。編制了《2018年營口市工業企業幫扶方案》和《營口市工業企業幫扶工作聯繫冊》,覆蓋全市573戶規上工業企業和198戶規下工業企業,已梳理出企業問題215個,推進解決48個。推動151個投資5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加快建設,總投資1069億元。新增電力直接交易企業112戶,組織企業參加2次全省電力直接交易,爭取到交易電量51億千瓦時,為企業降低用電成本6500萬元。實施企業技術創新重點項目108項,在重點新產品開發、關鍵產業技術研發、重大技術裝備研製等方面引導企業提升創新能力。目前,營口市先進裝備製造業佔全市比重達到6.5%,數字化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65%,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42%。華潤有色金屬高真空壓鑄智能車間列入國家智能製造示範項目計劃,金辰機械公司等11個項目列入省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計劃。原材料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49%,石化產業精細化工率上升到63%,冶金建材產業鋁鎂銅新材料比重提高到20.8%。

確立高起點參照系是高質量推進的重要保證。 營口根據省委、省政府《遼寧省“一帶五基地”建設框架方案》要求,起草了三個基地建設的草案,目前正在徵求各部門意見,近期將提請市政府審議。組織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市長及一位副市長分別擔任指揮部總指揮長,相關市直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副總指揮長的“三大工程”指揮部,指揮部下分設具體推進工作辦公室,負責跟蹤協調、綜合調度各項具體工作。

確定適合自身特點的發展方式。 經過多年的發展,營口市已經具有一定的產業基礎和優勢,智能數控機床、輸變電成套裝備、汽車保修設備、安全(應急)智能裝備、新能源成套設備、精細化工等領域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具有較強的競爭力,擁有鍛壓機床、康輝石化、金辰機械、石鋼京誠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比如,“營口鍛壓”,現為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鍛壓機械協會常務理事單位,並選入《軍民兩用高新技術民營企業及產品推薦目錄(第六冊)》,推薦目錄分送軍隊裝備採購管理部門和軍工集團武器裝備競爭性採購平臺。公司現為遼寧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多種產品被評為國家、部、省、市優質產品。公司先後與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東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攻克多項技術難題,榮獲國家專利50餘項。另,營口市也是原材料大市,是重要的鋼鐵和鎂質材料生產基地,忠旺鋁業成為亞洲最大,世界第二的鋁材生產企業。根據這些優勢營口提出;緊抓歷史機遇,爭取到2020年,裝備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400億元,年均增速達9%以上,培育20戶軍工配套企業,軍工配套能力進一步完善。原材料主營業務收入力爭達到1200億元,新材料銷售收入佔原材料工業比例達到10%。並提出靠六項措施推進“三大基地”建設:一是按照建設目標和重點任務,發揮各方優勢,統籌推進各項工程實施建設。二是積極爭取國家支持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各項優惠政策和省市支持工業發展的各項政策,爭取各類資金投入。三是完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提高企業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推進重大技術突破和科技成果轉化。四是鼓勵和推動重點裝備製造業企業、優勢原材料企業加強國際產能合作,參與國家“一帶一路”重大工程建設。五是加快建立軍民融合創新體系,推動軍民技術需求對接和軍民科技成果雙向轉化。六是加快培養和引進“三大基地”建設急需的高端研發人才和創新團隊、高級管理人才、中高級技工隊伍,為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