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漲薪超50%!公立醫院薪酬改革換面

國家衛生計生委消息,截至9月底,全國所有公立醫院已全部開展綜合改革,逐步建立起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的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緩解群眾看病貴、看病難。

「央視新聞」漲薪超50%!公立醫院薪酬改革換面

我國從2010年開始在16個城市開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改革的主要任務是:

「央視新聞」漲薪超50%!公立醫院薪酬改革換面

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重點是破除“以藥補醫”機制,取消實行了60多年的藥品加成政策,患者就醫負擔持續下降,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比重從醫改前的40.4%降至2016年的30%以下。

「央視新聞」漲薪超50%!公立醫院薪酬改革換面

“以藥補醫”政策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在政府補助不足的情況下,允許公立醫院藥品在進價基礎上加價15%賣給患者,這在一段時期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從現階段來看,這項政策導致公立醫院嚴重依賴藥品收入,加重了患者負擔。今年4月8日,北京3700多家醫療機構在全國率先實施“醫藥分開綜合改革”,降低藥品和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檢驗價格,提高手術、護理等價格,改革5個月,藥品價格平均降幅超過8%。

改革打破了醫院靠開藥、做檢查獲取利益的運行機制,由此減少的收入,將通過財政補償、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等渠道解決。

「央視新聞」漲薪超50%!公立醫院薪酬改革換面

甘肅省醫改辦主任 省衛計委主任 郭玉芬:通過體現你的服務價值,做好一些手術、護理等,讓醫生迴歸看病

這次價格調整,有升有降,總量平衡,不同患者會受到不同影響。如內科住院病人,因藥品費用佔比較高,改革後看病費用會有所下降;而外科病人因手術、護理等服務價格上漲,看病費用會有所增加。

國家衛生計生委體改司副司長 姚建紅:使得我們醫療費用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也減緩了醫療費用增長的幅度。今年年底之前,我們地方的醫療費用增幅要控制在10%以下。

薪酬改革:醫生收入陽光有尊嚴

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主要任務,還包括建立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做到多勞多得、優績優酬。

四川省巴中市中心醫院推行同工同崗同酬制度改革,取消編制管理,打破編制內編制外不一樣的薪酬待遇,實行多勞多得。

「央視新聞」漲薪超50%!公立醫院薪酬改革換面

巴中市中心醫院院長 方明恆:將我們服務的質量、服務的數量、患者的滿意度納入到薪酬制度考核內容之中來,

副主任醫師魏炯是腎內科的骨幹醫生,按照新的績效工資制度,門診診療費的60%作為個人收入,每多收治一位住院病人,就增加大約100元的收入,魏炯的月收入由改革前的8000元漲到現在的12000元。

「央視新聞」漲薪超50%!公立醫院薪酬改革換面

巴中市中心醫院腎內科副主任醫師 魏炯:對我來說收入比以前增加了50%,大家積極性更高了。

按要求,公立醫院將建立以公益性為導向的考核評價機制,做到多勞多得、優績優酬。在崗位設置、收入分配、職稱評定等方面,對編制內外人員統籌考慮。探索實行目標年薪制和協議薪酬。

國務院醫改辦主任 王賀勝: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穩步提高醫務人員的薪酬水平,切斷醫務人員個人收入與醫院科室業務收入的利益聯繫,使醫務人員收入陽光、體面、有尊嚴。

分級診療:構建綠色就醫通道

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將建立起佈局合理、分工協作的醫療服務體系和分級診療就醫格局。目前全國共有321個地級以上城市開展試點,佔地級以上城市總數的94.7%。

「央視新聞」漲薪超50%!公立醫院薪酬改革換面

分級診療是根據疾病的輕重緩急和疑難程度,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承擔不同疾病的治療,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新型就醫模式。湖北十堰太和醫院與6家社區醫院組建分級診療聯合體,建立雙向轉診綠色通道和網絡診斷平臺,影像、心電、病理等方面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避免漏診、誤診。

今年71歲的王順有老人兩週前突發急性腦栓塞,被送到太和醫院實施急診手術。病情穩定後,老人被轉回到家附近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康復治療,此前為老人看病的專家定期到社區回訪。

太和醫院神經外科三病區副主任 胡鈞濤:他後面的治療,一個方面就是脫水藥逐漸減量,二個問題就是抗生素要根據病情隨時調整。

「央視新聞」漲薪超50%!公立醫院薪酬改革換面

患者家屬:專家今上午來查房,指導這兒的醫生怎樣地用藥,指導我怎樣伺候病人,我就覺得很放心了。

分級診療制度將通過多種形式的醫療聯合體,促進醫療資源下沉;通過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把常見病患者留在基層。

國家衛生計生委體改司副司長 姚建紅:我們大醫院看一些疑難雜症,我們小醫療機構更多的是看一些基層應該看的病,使得我們大小醫療機構各歸其位,也能夠從某種程度上減少醫療費用的發生。

本文由醫諾放療之家(運營:深圳市醫諾智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轉央視新聞並整理編輯發佈。歡迎轉發,如需轉載,請保留全文並標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