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新股份鋰電之路夢斷藍橋 終止光伏發電和中鋰實業項目

SMM12月11日訊:12月10日,兆新股份發佈公告稱,由於受光伏、新能源汽車政策的影響以及上海中鋰業績不達預期,公司擬終止“浙江80MW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和“收購上海中鋰實業有限公司80%股權項目”的投資,並將募集資金合計人民幣10.44億元及利息全部永久補充流動資金。

參股公司上海中鋰:年產8000噸電池級鋰鹽產品


兆新股份,全稱深圳市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於2014年投資設立深圳市永晟新能源有限公司,用於新能源光伏電站的投資與運營;公司涉及主要業務:新能源、精細化工、生物降解材料三大類業務,其中,新能源業務包括新能源太陽能光伏發電、鋰鹽產品深加工、鹽湖提鋰、儲能及新能源汽車充電站等業務。

截止2017年底,兆新股份持有和在建光伏電站有422.5兆瓦,公司光伏電站以地面電站和分佈式電站結合,主要分佈於中東部地區。

旗下參股公司錦泰鉀肥擁有巴倫馬海湖約473平方公里(採礦權面積197.96平方公里、探礦權面積274.89平方公里)的鹽湖資源,兆新股份的參股公司上海中鋰是電池級磷酸二氫鋰國家有色金屬行業標準的制定企業之一,建有年產8000噸電池級鋰鹽產品車間。

歷時兩年、五次融資變動意入鋰電產業鏈


早在2016年,兆新股份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完成募集資金15億元,準備將6億用於“浙江80MW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4億用於“安徽60MW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4.6億用於“四川60MW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剩餘的作為補充流動資金。隨後,在2016年10月、2017年8月、2017年11月、2018年6月,公司4次召開會議,審議通過變更募資用途議案。變更完畢後,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所募集資金主要用於多個光伏發電項目和收購上海中鋰實業有限公司80%股權。

但是隨著兆新股份對於上海中鋰的收購失敗,也意味著兆新股份意圖轉型新能源的願想全數落空。公司認為這主要是受光伏新政、鋰鹽價格下降與資金緊張等原因。

2018年5月31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國家能源局聯合出臺《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531光伏新政”),對光伏發電實施控指標、降補貼的新政,對整個光伏行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受光伏新政的影響,光伏電站的投資收益不及預期,且暫時未有好的項目來承接,因此公司決定終止浙江80MW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

同時,2018年以來,碳酸鋰等鋰鹽價格出現持續下降,根據wind數據,截至2018年11月30日,國產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較年初最高價格下降了51.52%。鋰鹽價格的持續下降,對鋰電材料行業企業利潤產生了較大影響。

在當前國家“去槓桿”的大背景下,眾多民營企業面臨著融資渠道萎縮、資金成本上升、信用風險增加等問題,公司作為中小民營企業的一員,公司也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此外,自2018年8月開始,公司實際控制人陳永弟先生及其一致行動人深圳市彩虹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公司股份均被司法凍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