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為什麼綿延不絕?什麼叫道脈?什麼叫國家寶藏?

1.

四大文明古國輝煌燦爛,但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都已消失了,只有中國得以傳承。

中華五千年文明,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延綿不絕的文明,主要原因在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什麼叫傳統?

人們常說,某某人比較傳統,某某服飾比較傳統,某某藝術比較傳統……似乎傳統就是和老式、過時、保守、守舊、“故紙堆”等“老夥伴”在一起的同義詞。

實則大大地不然!甚至是完全相反!

實際上,傳統不僅僅是器物,也不僅僅是“枝葉”,更不僅僅是形式,其本意是道統,是道德精神——是自強不息,是厚德載物,是薪火相傳,是生生不息,是發揚光大,如同每天清晨照耀在萬物臉上的陽光。

從本質上說,優秀的文化傳統最為重要的就是道脈傳承,道脈流佈,道脈不絕……

特別是作為中國人,不可不知。

中華文明為什麼綿延不絕?什麼叫道脈?什麼叫國家寶藏?

2.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中,如果要問,誰對中國文化的貢獻最大?

答案會是很多彪炳千古的名字:盤古、燧人氏、有巢氏、伏羲、女媧、炎帝、黃帝、倉頡、顓頊、帝嚳、堯、舜、禹、周文王、老子、孔子……

若要評出文化貢獻之最,見仁見智,一定是各有各的說法。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源流是偉大的,“先師”是偉大的,人類歷史上的智慧和創造是偉大的。

根不斷,脈不絕。所謂道脈、道統,就是由歷史上偉大的祖輩、先人、聖賢、導師所教傳下來的道德與精神、學說與事蹟、創造和智慧,就是博大精深、接力而來、生機勃勃的文化傳統和精神傳統。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北斗之光,可以明道。

中華文明為什麼綿延不絕?什麼叫道脈?什麼叫國家寶藏?

3.

如果從中華文化經典來看,迄今為止,最早的代表性文化經典主要有《易經》和《道德經》,這兩部偉大的著作,是中華民族的智慧,是“國家寶藏”!

我們單舉老子的例子——作為世界上發行量最大、流傳最久的文化經典,《道德經》是如何問世的、如何傳承的呢?

事實上,對於老子來說,在出世之前,《道德經》完全沒有寫作計劃。因此,即使是多次親自拜見老子的孔子,也無緣拜讀《道德經》。孔子受老子影響很大,晚年對易經愛不釋手,達到韋編三絕的地步。試想,如果孔子能夠看到《道德經》,那將是多麼好的際遇!會激發多少靈感!產生多少智慧!揮寫多少“論語”!

但顯然,孔子還是一定程度得到了老子的“心傳”。

當然,可能是上天自有安排,老子、孔子各有各的神聖使命。

4.

老子騎著青牛,悠悠然西去函谷關,打算遠離塵囂之世——既不帶來,也不帶去——本來無掛無礙,原是“有去無回”。

但是似乎在冥冥之中,天水人、函谷關令關尹子夜觀天象,見紫氣東來,感知有聖人“駕到”。因此一方面畢恭畢敬、不敢怠慢,一方面決然而然、毫不猶豫地攔下了老子,從而使老子留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經》,也成就了一段膾炙人口的歷史故事。

人們都熟悉“蕭何月下追韓信”,但更應該知道“尹喜關前攔老子”。

為了推廣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我們也可以做此對子——

尹喜關前攔老子,蕭何月下追韓信……

中華文明為什麼綿延不絕?什麼叫道脈?什麼叫國家寶藏?

5.

老子有嫡傳的學生嗎?有,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孔子,一個是關尹子。當然還有更加後輩的莊子。

受《道德經》影響的有士人、百姓、官員甚至帝王。例如作為“帝王師”,黃老及黃老之學深深影響了漢初的皇帝,使得大漢王朝以自然無為、休養生息之策略,逐步成長壯大並崛起中華大地。

《道德經》作為一部人類偉大的智慧書,穿越了數千年,跨越了國界,浸潤著中華民族,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東西方的思想界。

何謂道統?何謂道脈?

一如《道德經》,傳心傳世,不朽於心,不朽於世,流佈於璀璨星河,流佈於浩瀚時空。

先行者總部——

生命本悟,快樂本心。

天人本一,智慧本光。

——經行天下光未央歡迎交流,

歡迎訂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