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我們還會執著於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嗎?

現在已經是歲末年初了,還有不到一個月多點的時間,陽曆2019年就要來到我們的身邊了,新的一年,新的氣象,對於小編個人來說,明年年初的時候老家可能要拆遷了,三間三層臨街的門面房,其實心裡真的挺捨不得了,畢竟從我爺爺那輩算起,已經有三輩人在這個小院裡生活了,現在就要和它說告別了,確實挺難受的,大的方面,新的一年就要來到了我們的身邊,相信新年裡樓市的風向同樣也是讓廣大剛需購房者和房產投資者為之魂牽夢縈。

未來,我們還會執著於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嗎?

那麼,從根底上進行研究,2019年的房市風向將會刮什麼風呢?小編認為,從今年的樓市表現來看,我們似乎可以從中琢磨出一些不一樣的味道,以供2019年的樓市風向參考。

2019年的房價會不會瘋狂上漲?

在這裡,我們不能武斷的說會或者不會,我們只能說瘋狂上漲是小概率事件了,畢竟從內因上來說,支持樓市上漲的動力已經沒有那麼充足了,另一方面,外因上樓市的上漲被套上了越來越多的緊箍咒,房住不炒四個大字就是最好的樓市退燒藥,同時,一線城市的人才高地優勢越來越明顯,大量的高層次人才一擁而上,來到一線城市,無形中,讓其它的二線城市受到了影響,人才流動變得緩慢起來,房價的上漲動力開始變得不足,甚至,還有不少城市開始轉向下行了。再來看那些三四線城市,它們的房價上漲動力很大程度上與下面的縣級城市和自身的棚戶區改造等有關,或者與舊城區改造有關,小編就是一個例子,家裡的父母已經打算等老房子拆遷以後,去老家所在的地級市去買房,但是,根據有些消息所透露出的我國的棚改拆遷已經完全了90%來判斷,當以後大拆大建這塊力度下降以後,尤其是去貨幣化安置逐漸的推廣開來,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也會因為失去棚改這個大推力而失去上漲的動力。


真正長效調控機制上線之前,樓市調控不會動搖

雖然我們前面說了房住不炒這四個字,但是很多的投機性消費者還是認為,樓市調控每次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根本不會對樓市有什麼重擊作用。而且,現在很多地方政府的財政還要依靠樓市發展才能逃避赤字魔咒。所以,他們都認為只在熬過了這個寒冬,明年樓市還有機會報復性上漲。所以,現在反倒更適合抄底。

未來,我們還會執著於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嗎?

但是,小編還是覺得這種想法有些不靠譜,畢竟,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社會上的總體認識,都覺得房價一直上漲不是什麼好事,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忽視頂層設計的作用,尤其是10月底住建部才再次重申了樓市調控力度和方向不會變;新華社也撰文喊話投機性購房者一定認清大勢,樓市長效機制還沒有上線之前,樓市的調控政策是不會支搖的,國家也絕不允許調控成果功虧一簣。

所以,綜合判斷,小編個人認為,今年的樓市調控措施效力將會一直延續下去,或者說2019年的樓市政策性調控的大方向不會變,帶有投機性色彩購房的人,真的要做好一個長期性和風險性的預估,千萬不能盲目跟風,帶有絕對性色彩去購房,畢竟,一不小心,真的就會被深套在樓市了。

主體購房力已經接盤能力不足了

一個成熟的市場,必須要達到供需兩方面的相對平衡才可以,需求也就是購買力這塊,必須要有強大的支撐,沒有一個能夠提供強大購買力的買方市場,就不知道從何而來的會有一個穩定良性發展的市場了。但是,最起碼從過去的十年來看,那些真正的需要購買住房的人們已經被飛速上漲的房價給甩到不知道什麼地方去了。

未來,我們還會執著於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嗎?

以小編為例,假如以後小編想要在自己工作的中部地區省會城市買房,最高將近2萬,平均將近1萬6每平方左右的房價,將會是一個難以跨越的困難,畢竟,不是什麼官二代和富二代的小編,想要靠自己的力量買房會很困難,所以,一戶普通人家如果需要購買一套屬於自己的自住房,真的需要父母吐血贊助,而我們又能忍心用父母的養老錢和血汗錢去滿足自己在二線城市有套房子的願望嗎?

事實上,中國的整體房市購買力尤其是真正的底層的購買力早就已經失去高位接盤的能力!而且,這種現狀也並不是短時間之內可以被化解的。因此,哪怕到2019年樓市的這種現狀也依然難以改變。

——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