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三年之約”即將實現 恆大精準扶貧幫扶畢節成標杆

烏蒙山區是我國貧困面最廣、貧困程度最深的集中連片特困區之一。尤其是畢節市,又是烏蒙山區裡面最貧困的地方。

"每天起早貪黑下地種包穀,無災無害才能換來一年不到兩千多元收入,連孩子上學都快供不起了。"這是當地居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2015年12月,在全國政協的支持下,恆大開始結對幫扶畢節市大方縣,曾經許下“2018年底讓大方百姓脫貧”的承諾。

如今三年過去,恆大給當地百姓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扶貧的成果顯著,交出了一份相當出色的成績單:在大方縣無償投入30億元,18萬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進入最後衝刺;從2017年開始,恆大把這種"整縣幫扶"模式從大方縣擴大到畢節全市的10個縣區,共計捐款110億元。

脫貧“三年之約”即將實現 恆大精準扶貧幫扶畢節成標杆

2015年12月,恆大幫扶大方精準脫貧簽約儀式現場

善於在大城市建造房屋的恆大,在畢節援建蔬菜大棚10223棟,這是一個創造性的轉化,也是扶貧能夠成功的根本。任何創業或者投資項目,都必須紮根實際,才能實現真正的"造血"。

脫貧“三年之約”即將實現 恆大精準扶貧幫扶畢節成標杆

恆大在畢節援建的蔬菜產業基地

恆大也充分依據當地的優勢,因地制宜幫助當地居民發展農業、畜牧業和中藥材等行業,這些行業當地本來就有,但是過去既缺乏資金投入和規模經營,又缺乏銷售渠道,恆大的介入從根本上改變了這種局面。同時,恆大藉助"互聯網+"的先進思維,構建一個集"供、產、銷"於一體的經營模式,這是單憑農戶家庭無論如何都無法完成的事情。

脫貧“三年之約”即將實現 恆大精準扶貧幫扶畢節成標杆

搬遷戶在安置區配套的現代農業溫室大棚務工

最終,恆大重新塑造了畢節農村的經濟生態:每個貧困戶都可以連接到至少兩個產業項目(蔬菜、肉牛或中藥材、林果),這從根本上改變了農戶過去的生產和生活模式。恆大引進的79家上下游企業,幫助貧困戶解決了種什麼、種多少、賣給誰這些長期困擾個體農戶的問題,讓農戶沒有了後顧之憂,他們只需要發揮自己的特長,努力工作,就可以獲得穩定而客觀的回報。

脫貧“三年之約”即將實現 恆大精準扶貧幫扶畢節成標杆

恆大援建的"奢香古鎮"

除了創造性地改造和深耕蔬菜、肉牛、和中藥材這些"傳統行業"外,恆大還發揮自己的"本業優勢",施行了易地搬遷扶貧的辦法。針對那些基本喪失生產生活條件的貧困群眾,恆大依託縣城和工業園區等,在10個縣區建設12個移民搬遷社區和50個新農村,並在這些社區配套一些適合貧困戶就業的產業。這些群眾不但搬到了縣城和更好的房屋,還獲得了穩定的收入,這是過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脫貧“三年之約”即將實現 恆大精準扶貧幫扶畢節成標杆

恆大民族中學雙師課堂

同時,恆大又立足未來,在這些社區配套教育設施,讓兒童獲得更好的教育,幫助他們構建美好的生活藍圖。這就是真正的"精準扶貧",它不但考慮到當地的產業基礎和實際情況,考慮到每一個家庭所面臨的實際困難,還要結合恆大自身的優勢。

扶貧不僅僅只是物質上的扶貧,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扶貧。恆大通過愛心與耐心,以及長時間的投入,讓當地人真正提升自己創造財富和改變生活狀態的能力,讓當地群眾不但切切實實改善生活,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扶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