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開發商“拼命找錢”:有房企海外發債利率高達15.5%

字號

凜冬已至,房企融資的成本還在持續攀升。

12月21日,當代置業(01107.HK)公告稱,公司發行一筆2020年到期的1.5億美元優先票據,票面利率高達15.5%。當代置業稱,票據發行的所得款項淨額約為1.47億美元,該筆資金將用於現有債務再融資。

證券日報稱,這創下了今年亞洲公開債券發行票面利率新高。另有業內人士透露,有一些表外融資的成本高達18%,這是許多房企無奈之下不得不做的選擇。

當代置業在公告中這樣介紹公司,“公司專注開發綠色、節能及環保住宅物業,2000年開始在北京開展其他物業開發業務。” 其在公告中強調,票據作為綠色債券發行,旨在為符合綠色債券準則且具有環境效益的集團新增及現有項目及業務提供資金。

相比於普通債券,綠色債券主要在四個方面具有特殊性:債券募集資金的用途、綠色項目的評估與選擇程序、募集資金的跟蹤管理以及要求出具相關年度報告等。

一邊是融資緊縮,另一邊則是開發商在拼命找錢。

“現在13%、14%的錢有很多人要,前兩個月我們還在找合適的項目把手裡的錢借出去,但最近一段時間我們也比較謹慎了,手裡拿著錢也不是像之前一樣來者不拒了。”一位做投融資的人士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來談地產融資項目的有很多,但有些大的開發商我們是明確不做的,剩下談的比較多的是閩系開發商。”

由於融資渠道的受限,信託融資成為開發商們倚重的選擇之一。一般來說,那些無法從銀行獲取充足資金的民營房企非常看重信託融資這個渠道。

用益信託網的數據顯示,地產行業類的信託產品收益率普遍在8%到9.5%,若算上發行等費用,開發商的融資成本至少在11%到12%。

而償債高峰的到來,也讓開發商們對於資金的渴求愈發急切。

恆大研究院此前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下半年至2021年是房企債務集中兌付期,各年度規模分別為2.9萬億元、6.1萬億元、5.9萬億元和3.4萬億元。

作為行業第一梯隊房企之一的中國恆大(03333.HK)在上個月剛發行一筆利率高達13.75%的美元債。

11月19日,中國恆大公告,發行人景程有限公司、恆大地產、天基控股及附屬公司擔保人就發行總金額10億美元的增發2020年票據與中信銀行(國際)、光銀國際及海通國際訂立購買協議,該筆票據的年利率為11%。此前,中國恆大曾在10月31日披露,公司全資附屬公司景程有限公司將發行總額18億美元的優先票據,最高年利率13.75%,而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將認購10億美元。一個月之內,恆大就發行了28億元的美元債進行融資。

另一家在香港上市僅4個月的弘陽地產(01996.HK)在11月28日披露稱,公司發行2020年到期金額為1.8億美元的優先票據,票面利率13.5%。弘陽地產表示,擬將優先票據的所得款項淨額用於現有債務進行再融資及一般公司用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