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覆讀和考試的清朝學子,虐到痛哭流涕卻像上癮一樣堅持不懈

在生活裡,你覺得別人的日子也太慘烈了,可是,人家沒了這種生活之後,那才更不不能想象呢。在學習上也一樣,本來學習苦考試難,有人就是沒了學習機會或者沒了考試,則人生就沒了興奮點。歷史上的大清朝,就比比皆是這樣的學子,姑且叫做是虐學虐考,就如性愛裡面的那個SM了。比如你覺得《五十度灰黑飛》電影裡的女主真是活受罪嘛,可是,你不知道是第二部裡面,這種“享受SM”的群體人數會有多大,同樣的,喜歡上考試的這種有種虐的快感的人,古今中外多的去了。

愛上覆讀和考試的清朝學子,虐到痛哭流涕卻像上癮一樣堅持不懈

五十度灰女主,人家的性福豈是別人能輕易擁有的?

其實,我倒看不是這樣。范進中舉後,得到了周進的賞識和朝廷的關愛,民間的效仿和膜拜如海浪一般沒有停歇過,人們並沒有因為他50多歲才中舉而恥笑范進,而是送他房子、僕人,錢糧,人們都認為,范進中舉,是一種堅持不懈的史詩級的事件,給與了封建社會的普通人一種,不怕寒窗苦讀,奮發圖強,熱愛學習的榜樣性作用。任何故事,如果你聽信一家之言,怕是會終於成為事故。本編,就帶你到另外一個角度看大清朝舉子們追求的,好的一面,看一下“不諷刺”的一面,看一下讓人羨慕的一面。

愛上覆讀和考試的清朝學子,虐到痛哭流涕卻像上癮一樣堅持不懈

金榜題名是對讀書的肯定,是文明社會的共性

婦孺皆知的名人要算《儒林外史》裡面的范進老爺,這個爺爺,那可以復讀的典範。作為一個草根,一邊求生計,一邊要求學術上的升級,每次大考,就是賣鍋賣鐵也要湊了考試費,去參加“科舉考試”,為了圓這個及第的夢想,甚至差點兒,餓死全家人。

愛上覆讀和考試的清朝學子,虐到痛哭流涕卻像上癮一樣堅持不懈

別笑那些苦讀的孩子,鼓勵讀書是文明社會的基本元素

這已經不是要玩命的學習,而是不顧一切,捨棄一切的考試,這種精神,似乎在《范進中舉》這個典故里面,有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傷感,甚至為人茶餘飯後的談資,但是人家,一朝及第中舉,那可是了不得了,就翻身一變,成為了村裡的網紅,稱呼都變了“老爺”。這老爺可不是你家老爺,是因為你就是孫子真孫子,而是因為這一旦中舉,身份變了,有了權力,話語權,護身符號。

愛上覆讀和考試的清朝學子,虐到痛哭流涕卻像上癮一樣堅持不懈

40年前,鄧爺爺說,恢復考試!

可以說最著名的網紅學子。(有誰,想到過,正是因為有范進這樣的人,中華文明,才得到世界的尊重。正是因為40年前鄧爺爺的一句話,范進老爺才能有中舉的機會,誰能想到,正是因為有鄧爺爺的一句話,多少人,以暮年白髮,走進考場?今天那些說范進,那麼大年紀才中舉,中舉還歡喜的瘋了,嘲笑範學子的專家們,你們摸著良心問問,你哪裡來的底氣敢嘲笑范進老爺?嘲笑大考?嘲笑高考?!)

愛上覆讀和考試的清朝學子,虐到痛哭流涕卻像上癮一樣堅持不懈

更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莫愁前路無知己,范進的得力老師,其人名周進,年過60方得中舉,可以見得山外青山樓外樓,真是世上從沒偶爾發生的事件。在所謂的傳統專家分析中,認為這個《范進中舉》的故事,充滿了諷刺意味,是對封建社會那種浮華,讀書人那種迂腐的大大的鞭笞,也是對那個體制的抗議。

愛上覆讀和考試的清朝學子,虐到痛哭流涕卻像上癮一樣堅持不懈

專家告訴你的諷刺,你不覺得痛嗎?

正是因為有范進、周進、李進、王進……這些愛讀書,堅持不懈的普通老百姓,正是有這種只要你成績好,年紀大,也是受人尊重的封建習俗,才有了中華文明,中華文化,這是一種民族精神的體現,不要只看到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其實,本質上,這是一個以學術,崇尚學習,鼓勵奮鬥的社會體系。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中,人民才能從崇尚科學,愛好學習,尊重讀書人,而不是一味的投身到“銅眼”了,唯有金錢是追求!

愛上覆讀和考試的清朝學子,虐到痛哭流涕卻像上癮一樣堅持不懈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人家范進也好,周進也罷,畢竟還是在即將退休的時候,走上了仕途,反觀今天的社會,有何不同嗎?想要達到天庭,基本上都是50-60歲的人了呀。不認同的,去百度一下看看今天的班子多少歲?你以為你天天看見的是黑髮人?不,那是黑髮素!

愛上覆讀和考試的清朝學子,虐到痛哭流涕卻像上癮一樣堅持不懈

在我大清朝的歷史上,畢竟你即使出生卑微,但是隻要你堅持不懈,把落榜當是一種快感,把考試作為畢生的修行,只要功德圓滿,還是可以一舉成名,從此,飛黃騰達的。學子們,崇尚科學,愛好學習,

愛上覆讀和考試的清朝學子,虐到痛哭流涕卻像上癮一樣堅持不懈

從現在開始和我一起,看那些“正桶專家”沒告訴你的另一面。我是不是一個有些變態的小編?率性了。

愛上覆讀和考試的清朝學子,虐到痛哭流涕卻像上癮一樣堅持不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