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男性對女性才華恐懼壓迫和自卑,女性在男權社會掙扎反抗和瘋狂

《羅丹的情人》劇情裡面有著被愛情和世俗摧毀了天賦的女人,但是這愛到後來也很俗...阿佳妮自然演得出瘋魔,影片的古典配樂很不錯。想脫出電影摘一句"我雕刻生命,可是你創造痛苦,沉醉於痛苦",我希望最終從痛苦中能礪煉出智慧,要沉迷於痛苦太簡單了,只要不是麻木,誰沒有這樣過女人。

是男性對女性才華恐懼壓迫和自卑,女性在男權社會掙扎反抗和瘋狂

一旦愛上,他就是全部,哪怕自己明明不比對方差,可是也會委屈自己,到底是誰發明了愛情這種該死的東西。美必承受痛苦。我不喜歡電影的這個名字,因為他們應該是平等的,而不是彼此的附著。我們為他人失去的,其實是我們為自己失去的。如此,我們得到的才會牢牢地攥在手裡。

是男性對女性才華恐懼壓迫和自卑,女性在男權社會掙扎反抗和瘋狂

保羅的眼神,是那樣溫柔的,這大概也是詩與雕塑的不同吧。若是美在虛無,那麼雕塑的實感正是在摧毀美,摧毀她心中的一切,她也在迷戀毀滅中把自己毀滅了。他在象牙塔裡做著溫柔夢,你們是曠野中的一對孤魂。到頭來,還是你孑然一身,他不肯娶你,他剝奪你創作的權利,到頭來,他消解了你的愛情你的生命。

是男性對女性才華恐懼壓迫和自卑,女性在男權社會掙扎反抗和瘋狂

其實她本是法國乃至世界傑出的女雕刻家,卻為一個不愛她的男人耗盡一生。像阿黛爾·雨果一樣,她拼了命地付出全部的愛,卻換不來一個短暫的承諾,繼而賠上一生的痛苦。她離開他,恨他罵他,可還是在用力地擁抱他的雕像,愛得太重便作繭自縛走向毀滅,她癲狂悽慘的後半生始終生活在這無望的陰影之中。

是男性對女性才華恐懼壓迫和自卑,女性在男權社會掙扎反抗和瘋狂

阿佳妮就是卡蜜爾,她撐起了冗長的全片,讓卡蜜爾的每一刻爆發和沉默都尤為動人,她藍得清澈的眸眼裡流淌的不只是淚水,還有卡蜜爾的一生。簡直是多麼的優秀呀!雖然他已經非常的美了,但是依舊遮擋不住她的演技!阿佳妮應該會是我愛一輩子的演員吧?愛到深處便是恨,在瘋掉之前,抑制了自己,到頭來是一場空,為啥咧?狂熱的全身性付出,固執的性格。

是男性對女性才華恐懼壓迫和自卑,女性在男權社會掙扎反抗和瘋狂

決定了大部分命運…以故事的形式來訴說,大家就都有評判能力了。就像這樣說的,這裡面的每一個女性其實都很厲害,但是她們其實真的也很不幸,因為每個人否則會有可能收到一些折磨。是關於愛情的折磨。不得不說電影太過於真實了!我感覺這不就是人們的一些真實的情況嗎?看了以後還是會忍不住有一些想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