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世界競爭力排名,美國奪冠,香港痛失第一!


2018年世界競爭力排名,美國奪冠,香港痛失第一!


近日,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發佈了2018年IMD世界競爭力排名。在63個參評國家或地區中,中國大陸地區排第13位,比去年上升5位。在亞洲排名第3位,僅次於中國香港、新加坡。

美國重奪榜首之位,較去年上升3位。


2018年世界競爭力排名,美國奪冠,香港痛失第一!


排名前10位的國家或地區為:


2018年世界競爭力排名,美國奪冠,香港痛失第一!


中國香港由去年的第一退居第二;

中國臺灣由去年的第13位滑落至第17位;

中國大陸今年排名大幅躍升5名,競爭力排名晉升至全球第13、亞太第3,首度超越臺灣。


2018年世界競爭力排名,美國奪冠,香港痛失第一!


IMD全球競爭力中心主任阿圖羅·布里斯分析,中國大陸投資有形與無形基礎建設,改善法規制度,是整體排名上升的主因。

自1995年起,中國大陸正式被納入IMD競爭力評價體系,排名總體呈現上升趨勢。過去5年,中國大陸競爭力排名一直在20位左右波動,今年升至13位,表現突出。

從4大類競爭力指標來看,中國大陸經濟表現保持穩定,商業效率和設施建設水平穩步上升。在2018年的排名中,中國大陸經濟表現排名最高,在63個參評國家和地區中位列第2,保持一貫高水準;商業效率和設施建設水平分別排在15位和19位,較去年分別上升3名和6名。

IMD指出,中國大陸在經濟活力、開放態度、熟練競爭力、成本競爭力、政治穩定性等方面具有吸引力,是當前中國大陸競爭力的關鍵支持要素;

關於IMD:

作為兩大國際權威競爭力研究機構之一,IMD從1989年開始發佈全球競爭力年度報告,它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競爭力定義為“管理自身資源和資產以實現企業繁榮、國民富足的能力”,主要根據各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表現、政府效能、商業效率和設施建設等4大類指標進行評價,每大類又包括5個子類,共計258個指標。在所有指標中,客觀統計數據(來自於各國或地區的官方數據以及國際組織公佈的數據)佔三分之二,主要使用上一年度的數據,少量稀缺指標還使用了更早年度的數據;針對企業高管的問卷調查數據佔三分之一。

IMD的競爭力數據為各國或地區提供了較為全面的國際視角,來分析各自經濟社會發展和競爭力狀況。今年的排名突出強調了以前版本所看重的長期趨勢,每個在該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國家/地區都以獨一無二的方式來加強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