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鬧烏龍的背後:戰略性虧損,燒錢圈地威懾對手

萬科鬧烏龍的背後:戰略性虧損,燒錢圈地威懾對手

萬科鬧烏龍的背後:戰略性虧損,燒錢圈地威懾對手

萬科長租公寓項目鬧烏龍。

界面新聞報道稱,深圳萬科“萬村計劃”全面暫停籤新房,新聞發佈時間11月8日上午8點10分。

文章稱:“張紀文下了死命令,全面暫停簽約新房源。”

萬科在深圳的“萬村計劃”目前已經全面暫停簽約新房源,後續啟動時間待定,“至少要等到明年4月份。”

張紀文的身份是萬科高級副總裁、深圳公司總經理,曾為萬科提出過八爪魚計劃,是一個十分有謀略和眼光的人物。

界面新聞的報道事實,援引自張紀文,應該可信度極高。

但新聞一出,不到6個小時,萬科深圳公司旗下負責“萬村”計劃的團隊——萬村發展公司迅速回應,對第一財經網表示,萬村計劃目前正常推進,並沒有暫停簽約新房源。

這出烏龍的背後,是萬科堅定“大闊步”發展長租公寓的決心。

萬科今年目標是獲取房源數量達到45萬間,截至今年6月30日,萬科在全國30多個城市獲取長租公寓房間數超過16萬間,累計開業超過4萬間。

從16萬間到45萬間,29萬間房源的獲取,半年時間來完成,這個難度並不小。

萬科停不下來。

早在2014年,萬科就積極佈局長租公寓市場,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的租賃住宅企業。

在今年萬科的中期業績會上,長租公寓業務被確定為繼地產開發、物業服務之後的第三個核心業務。

要想快速跑馬圈地,高價拿房的擴張策略無疑是最奏效的,這在一定程度上確實達到了威懾對手的效果。

在深圳福永地鐵站某個項目的爭奪現場,競拍價是23元/平米,參與競拍的有6家企業,萬科最後給出的價格是69元/平米。

參與競拍的某家公寓方表示,“45元/平米已經是我們能給出的最高價格,不拿這個項目,我可能少掙點錢,拿了這個項目,我可能會死掉。”

同行給不起價格,萬科給得起,高價拿房源,快速搶佔市場,已經成為其在長租公寓市場的標籤之一。

萬科不差錢。

雖然一邊賣慘哭喊“活下去”,但其實萬科的小日子過得還算滋潤。

今年第三季度,萬科營收700.5億元,淨利潤48.6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萬科80億元的住房租賃專項債券成功獲證監會核准,這也為它在長租公寓的跑馬圈地提供了豐厚的資金來源。

萬科鬧烏龍的背後:戰略性虧損,燒錢圈地威懾對手

萬科鬧烏龍的背後:戰略性虧損,燒錢圈地威懾對手

萬科鬧烏龍的背後:戰略性虧損,燒錢圈地威懾對手

一邊高喊“活下去”,一邊開啟“買買買”,瘋狂拿地,這是萬科在房地產領域的策略之一。

據證券時報的統計,萬科三季度拿地金額458.7億元,相當於“恆大+碧桂園+保利+融創”四大龍頭房企拿地金額總和。

同樣的套路,也應用在長租公寓領域。

萬科的城中村改造項目的成本早就遠遠高過收益,可“萬村計劃”還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這打的是什麼牌?

相比於分散式的小區租房項目,城中村改造中投入的成本會很高,萬科則更甚。原因有二:

第一,房租。房租在萬科改造農民房中也佔據比重很大,而且“萬村計劃”沒有免租期。通常情況下,公寓方拿到房源,會有1-3個月的免租期,以便於公寓方裝修改造,但是萬科沒有,業主一旦移交房屋,萬科就要開始付出租金成本。可房子總得一棟一棟整改,裝修速度遠遠跟不上拿房速度,也就意味著,在很長一段時間,萬科的資金都是隻出不進。

第二、裝修費。萬科在農民房改造上一直保質保量,無論是裝修用料、傢俬配置還是消防安全,萬科的口碑都是很好的。不僅如此,為了迎合年輕人的口味,萬科還專門在每棟農民房拿出一整層做共享空間,6層以上樓房改造都會加裝電梯,為保障消防還會打通連廊乃至屋頂。

據《界面新聞》報道,“萬村計劃”2000多棟房屋的開工率大概在20%左右,而已運營的房屋也屈指可數,每月需要支付的資金高達數億元,而回流的租金收入卻極其少。”

此前,有業內人士評析,萬村計劃“不算其它成本,僅城中村改造環節的成本至少就得3000元/平!”

據萬科內部人士透露,萬科的“萬村計劃”每個月不僅沒得賺,甚至還會虧損數千萬元,這屬於戰略性虧損,在預期的範圍內。

這種燒錢似的操作給長租公寓市場帶了不可忽視的影響,那就是正常的市場秩序被打亂!

隨著萬科不差錢的快速擴張,多家房企迅速跟進,給農民房業主的報價屢破新高,原有的市場平衡被打破。

長租公寓行業就像一面大湖,各個公寓方就像在湖面上行駛的船,水漲船才高,按理,市場才是調節房價的槓桿,船位該隨著水位的變化而變化。然而現在卻反了過來,萬科這艘巨輪用自己的一把大槳硬生生攪亂了這潭水。

面對現在這種局面,筆者也不知道是可敬還是可嘆,只期盼未來行業發展能帶給我們更多驚喜,而不是驚嚇。

萬科鬧烏龍的背後:戰略性虧損,燒錢圈地威懾對手

參會請長按以下二維碼報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