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雖熱,眼界卻不能太小!

2018年的第一個月還沒過完,年度最熱的詞可能就已經出現了:區塊鏈,是接手共享經濟概念的下一個投資熱點。伴隨著加密貨幣的發行,區塊鏈的概念可謂是風生水起,資本市場又一場熱熱鬧鬧的大戲即將拉開帷幕。

區塊鏈的本質是起源於比特幣獨特的加密算法,以去中心化的概念,迅速獲得全球資本的歡迎。在國內,近期大熱的長租公寓也迅速搭上區塊鏈概念。在長租市場如何應用區塊鏈技術?是否只是“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的噱頭?今天帶您一探究竟。

區塊鏈雖熱,眼界卻不能太小!

區塊鏈,只是人人都有的記賬本?

在目前大部分的科普中,區塊鏈的概念被解釋為每個人手上都有的賬本,而每一筆變動的數目都會被記載到所有人的賬本上,而不像以前一樣藉助中心記賬機構來幫助記賬。然而區塊鏈並不止這麼簡單。區塊鏈的概念來源於比特幣的獨特加密算法——哈希算法。

在比特幣這種加密貨幣的系統中,每個參與比特幣交易的賬戶以公鑰和私鑰進行加密,當新的交易發生,這筆交易會廣播給所有參與者,同時核對賬本,把新交易計入到賬本里。如果你試圖通過偽造賬本獲利,那麼你和其他人的賬本就會不一樣,交易時一核對,偽造就暴露無遺。所以說,理論上每一筆交易都要得到所有參與者的確認,每個參與者都有責任保障系統的安全。

區塊鏈雖熱,眼界卻不能太小!

但是實際上這很難做到,確認操作只能由一部分人來完成。這就給規則破壞者創造了機會,他們可以篡改和偽造自己的賬本拷貝,引起混亂。因此要設計一個機制增加偽造賬本的難度,同時也能識別出偽造的賬本。而哈希算法能將任意原始數據,不管是圖片還是文字,對應到特定的數字,這個數字稱為哈希值。要是數據被篡改,算出來的哈希值就會改變。以此來識別真偽賬本和防止偽造。

哈希算法有一個缺點,需要有足夠的計算機資源來產生不那麼容易偽造的哈希值。換句話說,只要有人擁有足夠資源的計算機,就仍舊可以偽造賬本,然後重新計算所有賬目的哈希值,讓其他人複製他的賬本。

在比特幣這類加密貨幣系統中,由於參與者足夠多,範圍足夠大,可以招募到足夠的計算機資源來產生哈希值,與惡意參與者對抗,因此偽造賬本成本很大,可能性也小。但是,在其他行業中是否也是如此?

區塊鏈雖熱,眼界卻不能太小!

區塊鏈,長租市場信用體系的突破口

戴德梁行在《區塊鏈-商業地產新機遇》的報告中詳細講述了區塊鏈技術應用於地產租賃的方法:

寫字樓業主通過錄入所有相關租賃狀況來著手智慧寫字樓租賃合約。租賃方被通知審閱租賃合約內容,並使用代表其身份的電子密匙,通過對智慧寫字樓租賃合約上電子簽名的簽署來認可該協議。雙方認可後,該份合約隨即成為在區塊鏈中流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數字智慧寫字樓租賃合約。

在每一個指定的付款週期內,智慧寫字樓租賃合約將在指定的安全賬戶中提取款項。彼時,該份款項便會立即存入寫字樓業主的賬戶中。

當該智慧寫字樓租賃合約過期時,指定賬戶中剩餘的錢款便會按協議經分配後打入業主和租戶的賬戶中。

不難看出,這只是借用了區塊鏈“分佈式賬本”的一個概念,無論是合約加密,或是用戶數量,都不足以應用區塊鏈技術。換句話說,這就是一個電子合同系統。

當然,戴德梁行報告中提到的應該是最初級的應用。在長租公寓市場,信用價值體系將會是下一階段發展的重點,而區塊鏈技術正好能很好解決信用體系可靠性的問題。在具體應用中,相信更多企業也將會把目光轉移至信用體系建立這一關鍵點上,並由此打開長租市場突破的缺口。

區塊鏈雖熱,眼界卻不能太小!

區塊鏈,也許是智慧城市的突破口

區塊鏈技術並不是一種顛覆性的技術,而是基於現有的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重塑信任機制,使網絡不僅僅實現信息的傳播,而是實現價值的轉移。

城市是個紛繁複雜的綜合系統,人口稠密,各種場景匯聚在一起,從世界趨勢來看,世界範圍內的信用價值體系的建立將會是一大重點。也就是說,未來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將不是行業獨立的,而是全球範圍內各行各業壁壘的打通。在這種背景下獨立的看區塊鏈在長租市場或者某一行業內的應用似乎有點大材小用。有觀點認為,區塊鏈將在城市建設方面發揮極大的作用,對於產業新城、智慧城市建設等有著重要意義。藉助一句區塊鏈領域流行語--未來已來只是尚未流行,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智慧城市未來可期。【文章觀點來源於作者投稿,歡迎供稿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