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職場“成功學”:中國傳統文化

真正的職場“成功學”:中國傳統文化

地球上不傳舊事,流行新變異。士農工商優伶,社會地位早換了新排名,雲泥之別,好比曾經閉關鎖國、經濟落後的中國,誰也想不到如今一躍成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商業上去了,公司就多了,工作人員就多了,競爭就嚴酷了。上學那會,千軍萬馬過上學橋;工作了,千軍萬馬過工作橋。今天的大陸同胞,面對的是全球人口的比拼,職場所在,人才“擠擠”,遠交近攻,各賦武功,近的來自港澳臺,遠的來自東西洋,黑的白的棕色雜交色,紛至沓來辦居住證搶飯碗,爭名逐利,態勢嚴峻。

光“能力”不夠,有“本事”才行

為了從本土八仙和過海八仙中脫穎,白領們真是急掉了頭髮,熬出了眼角紋、法令紋、抬頭紋,就是不見抬職加薪。其實,職場遭遇瓶頸是有原因的,有人認為自己能力挺強啊,怎麼就是……其實,職場中人,專業技能只是一個因素,更重要是綜合素質。前者一般叫能力,後者可稱為本事。如今足籃排運動,講求“體教結合”

,“體教”兩個事項說的就是這回事。

一個人光有能力不行,如果得不到周遭人的認可、接納和配合,個人能力是無處發揮的。有本事則不同,他可以在人群中發揮能量,可以獲得其他人的合作,這種本事是一種對自己、對周遭、對人際、對世界的認識能力,是胸懷、勇氣、學識、視野、同情心、耐挫力、觀察力、審美的集合,它決定了我們的職場前途。

成功學和厚黑學不是最壞的

年輕人為了適應職場文化和提升處理問題能力,希望快速“長本事”。腦子好的找到方法,倒逼自己不斷內修,前途無量;腦子不好的笨手笨腳,兜兜轉轉,被職場成功學、職場厚黑學等老妖怪收進黑洞,越走越邪,自此人生雲遮霧罩。

我們上學那會,陳安之、李宗吾氾濫,如今大家識破了這群傢伙,以為自己就聰明瞭,其實“還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罷了,更壞的就藏在我們周圍,喬裝成成功企業家、領域專家、投資人,出書演講,換湯不換藥,繼續熬製新的雞湯和毒雞湯,荼毒大中小白領們,配上朋友圈、社群、知識付費等工具,無孔不入,

危害程度比陳安之還陳安之、較李宗吾更李宗吾。藉此,你可以讓記憶反芻一下,腦回路受過多少次他們的刺激,有多少“傳說體”被我們奉為圭臬。

“長本事“和職場進階的標配是什麼?

職場行舟,不進則退,在掌握基本的工作技能之後,我們職場進階和提高本事的方法哪裡找呢?能力源哪裡來呢?

我的體悟是,不要看職場厚黑學,不要看職場成功學,不要看“大忽悠”佈道講法,要看就看中國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是瑰寶,老話說,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十幾年的職場生涯告訴我,老話不虛。職場上我們打交道的是中國人,處理的是中國事,那就有必要從根上認識,因為五千年來,華夏子孫的好與壞、紅與黑,只是循環,從未改變。

有人可能對此笑而不語、嗤之以鼻,但我見怪不怪,原因是太瞭解丫們了。丫們無法接受的原因有三:一是無知,二是無知,三是無知

。非無知不足以嗤之,丫不笑不足以為道。我沒義務做說服教育工作,釋迦牟尼當年拈花示眾,告誡微微一笑的摩訶迦葉,教外別跟丫們費口舌,靠他們自己的心性覺悟。自此,禪宗一葦風行東土。

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根植職場、在商域深度發展的標配武器之一,不管領導還是員工,不是管理還是基層,有了這套內核,外在的基本技能不過附皮之毛。

外國人不懂這些,以為西方管理所向披靡,結果來中國的互聯網公司都吃了敗仗,來時桃之夭夭,結果逃之夭夭。

靠老外那套改變中國人?不可能,我們歷來是同化和融合外來族群,歷史證明沒人能搞得了我們這些太極人類,老外怕了,紛紛研究起中國管理或者用中國人管中國人,但中國人不是日本人,一本《菊與刀》,八九不離十,中國人的天性和文化是由一卷卷竹簡和一套套紙帛摞起來的,上下五千年,不算散佚也卷帙浩繁,嚇死你。

“長本事”要從哪裡下手?

說了那麼多,切入乾貨了。研習中國人、中國事、中國公司、中國文化,長自己本事,我建議從幾個方面入手,學而時習之,但天下本事,光學不夠,還得悟。悟到了,應該能成精;悟不到,看完了,也算是小妖怪。敲黑板提醒,千萬別看成書呆子。

第一、要學我們的宗教和哲學。

中國的宗教是什麼?佛教?不,別忘了我們土生土長、純國產的儒家和道家,這才是我們的行事宗教,也是我們的天性哲學。

宗教有同質的成分,也有涇渭分明之處,宗教不能懷疑,信徒別問為什麼,那是大不敬,要言聽計從,什麼是本本主義,我覺得原教旨主義就是。哲學可以心裡犯嘀咕、嘴上懷疑和思辨,所謂真理越辯越明,只要不動粗,大家都可以“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從這點看,儒家和道家比宗教更寬容,比西哲更古老,更智慧,然後經過一代一代的過濾考驗,最終留存現在,為我們後代子孫享有,也成了我們的民族基因。

孔子,名丘,字仲尼,李敖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儒家根在孔子,因此要看“四書五經”,提“四書五經”,不要帶有色眼鏡,牛人無不將此藏書請進書房,書中所記,老祖宗就這麼為人處事說話,他們打了個樣,有學生在旁記錄,寫成方法論,遺傳、影響並澤被後世。

年輕人,看書要入流,追星可以,千萬別追一群傻缺公號、雞湯和正能量。

四書要看《大學》、要看《論語》、要看《孟子》、要看《中庸》。四書本來是二書,宋朝時朱熹把《大學》和《中庸》從《禮記》裡單拎了出來,按不同人的言行錄分成四本,一個是孔子的,一個是孔子的孫子孔伋的,就是子思,一個孔子的學生曾子的,一個是孟子的,人稱“四子書”,簡稱“四書”。

五經要看《詩經》、要看《尚書》、要看《禮記》、要看《易經》、要看《春秋》。《詩經》雖是文學之源,但顯然豈止文學,風雅頌、賦比興,今人時髦,但還是逃不開這套曲調。《春秋》寫的是魯國曆史,但不僅僅是簡單的歷史,裡面加了諸多的陟罰臧否書評,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後代書評很多,什麼公羊、穀梁,後人挑好的選了一個,常規的《春秋》就是早先的《春秋》加上《春秋左傳》。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大耳朵的意思,春秋時肯定流行肥頭大耳,福氣相。老子是道家的祖師爺,所以研究道家當仁不讓要先看《道德經》。《道德經》分道經、德經,通行本5000字,韻文寫成,通篇辨證,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後面接過他老人家衣缽的是莊子,人稱老莊,所以我們還要看《莊子》,書中《齊物論》、《逍遙遊》等文采上品,散文不俗,連魯迅都點贊他說:“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

在中國,禪宗思想已經快跟老莊思想重疊了。有時候是這樣的,好的思想,殊途同歸。

第二、要學我們的歷史。

我們的文明上下五千年,也有說三千多年的,不糾結了。二十四史都看不過來,三千卷史料,汗牛充棟,買全需要房產擺放,看完需要一生交付,真多啊,這還沒算《新元史》和《清史稿》,算上可是二十六史呢。

看不完,慢慢看,活到老,看到老。中國歷史寫得有文采,史同文章,可以挑著看,哪個好看看哪個,哪塊感興趣就來哪塊。我建議不如先嚐嘗《史記》,兼有文學的優美和史學的價值,不枯燥,能學會遣詞造句、論古談今。語言貧瘠、文字乏力者,此為不二之選。

學了歷史,便知古人為人處世的方法,經世濟民也不忘安然自修,跟我們現代人一樣,骨子裡都是達要兼濟天下,窮就獨善其身,商業企業尤甚,動不動就家國情懷天下思想,使命和遠景無限大。其實,此類思想也是當時的一種無奈,自古當官就是個高危職業,隨時徵召入朝,隨時落官被貶,所以不管順境逆境,我們都不能閒著,都得有個牛哄哄的面子說辭。

歷史告訴我們,過去大家看不起商人,重農抑商,但也出了商聖范蠡,過去優伶、演員、導演沒社會地位,學這行不好找工作,如今地球倒轉,交罰款都是賬戶九位數起步,鑲金工作,年輕人叫它夢想,可見歷史也似風水,風水輪流轉,今天到優伶。

大家喜歡看宮鬥戲,二十四史比宮鬥戲精彩一萬倍。皇親國戚、達官貴族、翰林學者,黎民百姓、後宮佳麗,歷史戲碼,各演一出,蓋棺論定,至今上演,由此觀察周遭,解讀你的領導、同事、朋友、家人,便會通透明白,胸懷他們,信心自來,大場面都見過,不稀罕。

從史觀察,候補一句,關於人這種動物的來源,信仰非唯主義的我偏向先天設計論,跟猴子、猩猩無關,君不見只有舊花開,從未有猿人來。

第三、要學我們的文學。

我們的文學,包括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

喬布斯一邊做手機,一邊玩文藝,出了蘋果;雷軍開發佈會都選故宮,也要科技與文藝兼得,可見其文藝與商業的關係。無奸不商,無文藝做大商也難。牛x的人都是雙管齊下。

比科技電腦手機汽車,先輩輸一局,比文學美感神韻藝術,我輩自嘆弗入。古人升官了,就“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落魄了,就“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順風順水時,就“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憂愁鬱悶時,就“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對山河可以“相看兩不厭”,看情人可以“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流行歌算老幾,周杰倫算老幾,論歌詞沒人寫過先輩,我們不過是炒冷飯和新瓶裝舊酒。

袁枚在書裡說:“吟詩好似成仙骨,骨裡無詩莫浪吟”。現代人沒這等風雅,眼前美景激情滿懷,只能奉以臥槽臥槽報答自然。現代人需要找回美感和表達,有助於提升幸福指數,這是文明的目的。

這種情懷、感知、文字表現能力和美學源泉,出處無他,在老祖宗那裡幻化成具體的漢賦、唐詩、宋詞、明清小說。漢賦常被人詬病,辭藻過於華麗,可我們的毛病就是表現太土味乾癟了,也算對症下藥。唐詩裡,李白、李商隱、李賀的要看,三李寫詩成卷,文辭瑰麗、鏗鏘有力,讀來猶若初夏一道小菜——拍黃瓜,爽口。他們三在家裡都排行第十六,俗稱三十六體。

李白屬於詩學仙才,但生活習慣不好,嗜酒如命,跟我老爸有一拼,喝完大酒之後有兩個副作用,一個是喝出靈感,斗酒詩百篇,一個是耍個酒瘋。

寫詩是好事,但耍酒瘋就要分對象了,當年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長安做待詔翰林,但沒做過二年,就因為耍酒瘋得罪高力士而被罷官。灑家對酒的態度比過去寬容很多,偶然也品品紅酒,但少量怡情,絕不耍酒瘋,不學李白和我爸。

對比李白,我更喜歡李商隱,覺得他是真的有天賦。遣詞造句,口眼昇天,信手用典,有如神助,錦瑟無端五十弦,一線一柱思華年,豔詩俗情,誰人能懂。

詩詞方面,除了動則要藏讀三百之外,詩要補上袁枚的《隨園詩話》,詞要補上王國維的《人間詞話》。

明清小說無疑就是四大名著,逐字逐句閱讀,效果更佳。《紅樓夢》是世界上最早的魔幻現實主義小說之一,過去叫浪漫主義寫法,今天流行魔幻,其實我們早就魔怔了。這本小說刨除文字功力,只就講故事能力來說,無出其後,我有閒情逸致時也寫小說,深知構築複雜故事的難度,熊瞎子掰苞米,掰一個留一個的是好熊瞎子。

《水滸傳》不是原創作品,屬於民間故事的彙編,但瞭解中國文化,也是繞不過的書籍。梁山泊這個組織最初廣納賢良,招聘的都是或文或武的人才,所以屢戰屢捷,績效斐然。使命也不錯,替天行道,誠肝義膽,但方向錯了,如果不立全心受招安、孝忠皇室的目標,可能是另一番天地,所以願景很重要。

另外,別學作者施耐庵的三觀,老施三觀不正,尤其是婦女觀,存在反女性和邪惡化女性的傾向。他筆下女人要麼像男人,如孫二孃、顧大嫂、扈三娘;要麼性慾旺盛,梅花三弄淫心起,慾念深處水茫茫,如楊雄媳婦、潘金蓮、閻婆惜,都沒好下場。

《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雖然成書在一個年代,都是元末明初,但文峰判斷兩極,用詞也全不可同“日”而語,此為成書年代的可疑點之一。三國演義基本都是文言句式,水滸傳則更傾向於白話文的做派,鄉言俚語也多了起來。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各諸侯和勢力之間,誰和誰都可能一言不合而殺伐,一言合而結盟。呂布和劉備和曹操,彼此之間都打過,彼此之間也合作過,打有打的說辭,合就合的理由,戲碼堪比公司老闆們。

記住,《三國演義》是演義、小說,瞎編的,別當歷史書看,看史書請看陳壽前四史之一的《三國志》。

《三國演義》看過之後的另一好處是,看電視三國能對上號了。滿腹權謀,你爭我奪,原來是他,也像你們公司老闆,天下英雄非你我莫屬,也是丫們一直在跟屬下吹的牛x。煩嗎?都一樣。

《西遊記》是一部少有的比電視劇難看的小說,文筆很差,不太能看得進去,但傳出來的精神好,團隊配合成為管理範本,看看你是團隊中的誰。西遊本身故事有趣,現實中不能實現的,全在神話裡大展宏圖了,職場可以有孫悟空的技能,但別做孫悟空,會很苦,甚至死得很難看。

四大名著除掉所講內容,單方面被文字創意薰陶和激發一下,也可以力壓眾同事,盡得領導喜歡。我知道,不加現世作用,對於活在浮躁功利的一元價值觀裡的你們來說,根本不會買賬,既然如此,當隨學隨用的工具書吧,拿來主義,無可厚非。

第四、要學我們傳統技藝。

此為非必選,因人而異,算是工作之外,也要生活。

本人愛好氾濫,靜若處女,動如淫婦,任何東西,過手覺出竅門,都會犯花痴,尤其是傳統手藝。但常喜新厭舊,一瓶不滿半瓶逛蕩。比如書法,乃是美學的集大成者,內修工具,我覺得有必要學一下,陶冶情操嘛,工作之餘,逗逗孩子享受天倫之樂外,總不能整天發呆望天沙發電視吧。有這樣一道工具,舞起來高潮迭起,靜下來消除雜念,挺好。這玩意能寫出筆癮,有一次我越寫越暢快,凌晨三點多才罷休,其實也沒寫什麼,只是不停的練習三個不同形狀的勾。

現在全是鍵盤敲字,書法成了藝術。有一次和朋友會面,談及此,問有啥用,老婆脫口而出,無用於形,有用於心,說到點了。有人生逢亂世,我們生逢躁世,都有心酸和無奈,但終要找到一種對待、對抗,並與之共存的方式,傳統手機活兒無非是一種非常雅緻的選擇。另外,書法實用價值其實也在,大街上的牌匾字基本選自書法。

最後,要說的是,書擺在面前,還要你的腦回路發揮作用,這需要很強的動力、悟性、掌控力和學力,否則,好書一堆,對他人是寶藏無盡,對你是廢紙一堆。

不強求,看緣分吧,古人將人分成三六九等,中人以下不可語上,不過心理學發現,不管什麼水平,我們在自己心裡都是“中等以上”。

廢話少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