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臺如何踐行監管政策來合規運營?

P2P平臺如何踐行監管政策來合規運營?

在備案大限下,合規與備案已成為當前所有互金平臺首要解決的任務。現階段,2018年整治驗收工作將進入收尾階段,備案將會成為今年互金平臺重要增信方式之一,投資人的信心也將獲得提升,備案成功的平臺也將得到更多投資人的關注與支持。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網貸行業光明可期!

那麼,在這個備案的後階段,優質的P2P平臺都是如何踐行監管政策來合規運營的呢?

首先要是優質資產上的合規。資產端是平臺發展的關鍵要素,誰能以合理的成本找到優質資產誰就能贏得發展先機。優質平臺積極響應並踐網貸監管辦法指明的小額為主,個人借款餘額上線不超過20萬元等要求,深耕小額分散的資產端發展策略。目前,備案就必須清理不合規資產,高度符合監管限額規定。

其次就是運營資質上的合規。網貸行業的資質牌照是衡量平臺合規的重要標準,平臺取得“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三級備案等在內的證件資質。同時,還要簽訂了銀行存管協議,積極促進合規自律。

最後是風險控制上的合規。眾所周知,風控是金融的核心,互聯網金融來說更是如此。風控體系的建立與平臺業務領域息息相關,研發的大數據智能車貸風控體系,針對抵押類業務場景實現了、信用風險評估,並對風險流程進行了實時監控。

總體而言,儘管新的整改規則導致所有P2P平臺深受強監管的“煎熬”,但這無論是對出借人還是平臺人都是重大利好的。在監管之下,行業分水嶺正式顯現,行業細分明顯,這也說明了網貸行業正式進入合規化發展。對互聯網金融行業而言,當前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時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