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有毒?用對很重要!

阿聯酋一名12歲女童連續16個月使用同一個礦泉水瓶喝水,後來患了癌症,有人認為是瓶裡面的塑料材質導致;炎炎夏日,很多有車一族習慣在汽車後備箱存放礦泉水,但有研究稱礦泉水瓶因溫度太高會釋放出塑化劑,使人不孕不育;有些老人用桶裝礦泉水瓶醃製鴨蛋,有人說礦泉水瓶會在鹽水的浸泡下析出致癌物,使鴨蛋變得有毒……這些關於塑料“有毒”的說法到底是真是假?本期《求證》為您一一解答。

本期專家

陳莉:東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及應用。


情景一

夏季炎熱,張大娘總是喜歡用空礦泉水瓶裝一些飲用水凍在冰箱裡,喝完後再循環使用這些礦泉水瓶。張大娘說,礦泉水瓶不佔空間、不怕摔、不漏水,既方便又划算。她還將這個辦法推薦給身邊的鄰居們,大家都紛紛效仿。

塑料有毒?用對很重要!

求證:長期循環使用塑料瓶子對身體有害嗎?

陳莉:塑料是一類重要的高分子通用材料,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使用。塑料在製備加工的過程中,通常會加入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又稱塑化劑。在塑料加工過程中,加入增塑劑可以提高材料的柔韌性,利於加工。但增塑劑對人身體有害,如長期使用含有該類增塑劑的塑料,對身體會造成傷害。常見的礦泉水瓶、碳酸飲料瓶的主要成分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不耐熱,不適合裝熱水,溫度超過70℃會變形,並釋放有害物質,對身體有害,絕對不可以長期循環使用,更不可以裝熱水。

情景二

小潘和女朋友拍了一天的婚紗照,正準備開車回家,出發前女朋友去後備箱拿了2瓶礦泉水,但因為車在外面曬了一天,礦泉水摸著有點兒燙手。女朋友讓小潘擰開礦泉水瓶,小潘說:“曬得這麼熱的礦泉水不能喝了,高溫會使礦泉水瓶產生化學反應,裡面有毒了。”

塑料有毒?用對很重要!

求證:礦泉水在車後備箱、陽光照射等高溫環境下儲存後會析出塑化劑嗎?還能飲用嗎?

陳莉:礦泉水不宜放在車後備箱、陽光照射處等高溫環境下。目前市面上的礦泉水瓶一般是由PET塑料製成,當瓶身溫度達到70℃以上時,礦泉水瓶材料中的塑化劑會被析出,對人體健康有害。飲品要避免長時間暴曬,暴曬過後,建議不要飲用。

情景三

小李拿起辦公桌上昨天沒喝完的礦泉水剛要喝,旁邊的小謝看到了,立即阻止他。小謝說:“這水昨天開蓋的,今天就不能喝了,對身體不好。”

小李很疑惑:“這又不是飲料,必須在開封多久內喝完,開蓋和不開蓋有啥區別?那桶裝的礦泉水不也喝好幾天嗎?”被小李一說,小謝啞口無言,不知該如何解釋。

塑料有毒?用對很重要!

求證:塑料瓶子在沒開蓋的時候是否分解有毒物質?桶裝礦泉水開封幾天內飲用完?為什麼?

陳莉:塑料瓶子是否分解有毒物質和是否開蓋無關。主要取決於塑料的主要成分及使用溫度。桶裝礦泉水的保質期通常是一個月,但開封后的礦泉水應該儘快飲用,避免細菌滋生。

情景四

孫阿姨想醃點兒鴨蛋和酸菜,但用缸醃製既笨重又佔地方,她看超市賣塑料保鮮盒的櫃檯用保鮮盒醃製鴨蛋,但一個稍微大點兒的保鮮盒都要上百元,她捨不得買。回家後,她在樓道里發現有的鄰居都用礦泉水桶醃製酸菜,但她又有點兒擔心,這樣會不會對身體不好?

塑料有毒?用對很重要!

求證:用塑料製品醃鴨蛋、酸菜和鹹菜可以嗎?

陳莉:並不是所有的塑料製品都可以醃鴨蛋、酸菜和鹹菜。用來存放食物的塑料盒、塑料袋必須是用“食品用塑料”製造的。食品用塑料的純度比非食品用塑料要高,不會釋放出有毒物質,耐鹽、酸、酒精等,聚丙烯類塑料製品可以醃鴨蛋、酸菜和鹹菜。

小貼士

塑料瓶子底部的數字1—7分別代表什麼?

塑料製品上由3個箭頭組成的三角標誌是可回收標誌,代表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並不代表可以循環使用,有些塑料長期循環使用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數字1—7代表的是塑料的主要成分。

“1”代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脂,PET,常用於礦泉水瓶、碳酸飲料瓶等,耐熱度70℃,裝高溫液體或加熱則易變形。在酸性、鹼性和水蒸氣環境下會發生降解,降解產物對健康有害,所以不宜盛放醋、醬油等調味品。

“2”代表高密度聚乙烯,HDPE,常用於沐浴產品、清潔用品的包裝;因材質容易滋生細菌,因此不要重複使用。

“3”代表聚氯乙烯,PVC,常用於建材、塑料膜、塑料盒、雨衣等,不可用於食品的包裝。

“4”代表低密度聚乙烯,LDPE,常用於保鮮膜、塑料膜等。耐熱性不強,微波爐加熱時一定要取下來。

“5”代表聚丙烯,PP,常用微波爐餐盒,是唯一可以安全放進微波爐的塑料盒,可在小心清潔後重復使用。

“6”代表聚苯乙烯PS,常用於碗裝泡麵盒、快餐盒;使用時要儘量避免用其打包滾燙的食物,不能用於盛裝強酸(如柳橙汁)、強鹼性物質,也不能用於微波爐。

“7”代表聚碳酸酯PC及其它類,常用於水壺、水杯、奶瓶等。


塑料有毒?用對很重要!

本文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即告知。圖片不代表本報建議,請勿對號入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