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事業單位招考言語理解:邏輯填空為啥總出錯

2019普洱事業單位招考言語理解:邏輯填空為啥總出錯;眾所周知,詞語的理解與辨析會出現在行測的文科部分考察,即言語理解與表達中的邏輯填空,這是考生們的“老大難”問題。對於邏輯填空總是做錯,練習了很多但效果也不明顯的狀況,究其原因,是對於詞語的積累和辨析不夠。因此,我們把常考的幾大角度和大家進行講解。

一、搭配對象

即符合日常生活的習慣用法和專業術語。由於表達的需要,每個詞語都有自己慣用和固定的搭配,雖然詞語有時會有多個搭配,但不同的近義詞在具體的使用對象和搭配關係上還是有一定的差異。

比如:

1、“交流”和“交換”,交流一般搭配感情、思想等抽象概念,交換搭配物品等具體事物。

2、“浮淺”和“膚淺”兩個詞,浮淺用來形容人的思想品德,膚淺則常用來形容學識或理解程度。

3、“愛護”可以用於人,也可用於物(愛護公物);而“愛戴”只用於人,且用於下屬對上級、群眾對領袖、學生對老師的敬愛與愛戴。

4、“表達”與“傳達”基本意義也相同,但“表達”往往適用於對自己(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傳達”則適用於對他人。

5、“改正”和“改進”,“改正”用於消極的事物,“改進”則往往用於對積極的事物。


2019事業單位招考言語理解:邏輯填空為啥總出錯


為了提高辨析搭配的能力,需要平時自己多做練習多積累,進行近義詞語的搭配訓練是練習的好方法。具體練習方法如下:

1、指揮(戰鬥) 指導(工作) 指點(學習) 指出(錯誤) 指引(方向) 指派(人員) 指使(他人) 指控(罪犯) 指明(道路)

2、發揮(作用) 發展(生產) 發現(問題) 發表(意見)

3、發射(火箭) 發明(產品) 發揚(優點) 發出(信號) 發佈(命令) 發動(進攻) 發奮(讀書)

二、適用範圍

有些同義或近義詞,所指的雖然是同一事物,但其中有的所指範圍大,有的範圍小,各不相同。

例如:

1、“邊疆”和“邊境”,前者指靠近國界的領土,範圍較大,而後者指靠近邊界的地方,所指範圍較小。

2、“事故”與“事件”,“事故”指意外的損失或災禍,範圍較小,較具體;“事件”指歷史上或社會上發生的不平常的大事情,範圍較大。

3、“阻止”“制止”與“禁止”,“阻止”強調使用範圍較廣,所阻止的某事可以是合理的,也可以是不合理的,是事發之前而又即將發生之時,也可以是事發之時。“制止”側重於事情是不合理的,往往是事發之後加以阻止。“禁止”也側重於事情是不合理的,意思是不許可,態度強硬,是在事情發生之前加以阻止。

關注普洱中公教育微信peoffcn或普洱人事人才網puer.offcn.com更多精彩資訊不錯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