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人物|中原“施生”

观点人物|中原“施生”

觀點地產網在中原,大家稱呼施永青為“施生”,而將公司大權移交給兒子施俊嶸之後,或許傳承的不只是“施生”這個稱謂,還有關於公司經營治理的哲學與為人之道。

12月20日消息,中原集團董事會宣佈,委任施俊嶸(施永青兒子)為中原集團副主席;施慧勤(施永青女兒)為利嘉閣地產有限公司及中原集團子公司主席,兩項任命均於2019年1月1日起生效。

對於明年就迎來70歲生日的施永青而言,於公於私,目前都已經到了交班的合適時機。

今年7月份接受觀點地產新媒體專訪時,施永青提及,早前其實已決定退休,因為公司要進步,需要新陳代謝;兒子已入中原兩三年,對公司有一定認識,目前為交班合適時機。

與此同時,施俊嶸早已做好接班準備,他說:“父親的年紀也快70了,我也有一點點經驗了,可以進到管理層。以一個比較年輕的形象到管理層,希望為公司帶來一些改變。”

父到子,這是一個家族的傳承,也是一個時代的更替,新與舊的交融——創新與改變,走得更遠;而傳承與堅守,走得更穩。

七十古稀 創立到成熟

對於交班一事,施永青早已做好鋪墊,去年底時他首次對外釋放了這個信號。

2017年11月一次出席活動時,施永青表示,從當月起開始逐步把工作交班到兒子施俊嶸手中,接班後施俊嶸將成為“Assistant to Chairman”,即施永青的私人助手。

施永青當時說,公司各管理層的日常工作決策會交由施俊嶸解決,集團高管所有決策可先與施俊嶸商量,有共識可以無需再找他。

2018年7月份,施永青連續第三年接受觀點地產新媒體的領袖專訪,這一次不是他一個人出現,而是第一次把施俊嶸帶到了我們面前。

這是一個自信滿滿的年輕人,施永青看著施俊嶸,對面前這位接班人很滿意。

他說,早前其實已決定交班,因為公司要進步,需要新陳代謝;兒子已入中原兩三年,對公司有一定認識,目前為交班合適時機。

這時,距離施永青創立中原集團剛好40年。

1978年,改革開放正式拉開序幕,也是在這一年,29歲的施永青和同學王文彥各出5000元,創立了中原地產公司——一個對中國中介代理行業影響深遠的企業。

就這樣,兩個人租了一張寫字檯。一個人上街攬生意,一個人在寫字檯前接電話。每天在報紙上花幾十塊錢登點小廣告,週末其他同行休息時,他們還在看樓看地。

彼時,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開始確立,大批跨國公司來港設立分公司,加上地鐵修建計劃和“居者有其屋”計劃,人口增多,長江實業和新鴻基地產等一批地產巨頭崛起並上市,香港地產市場迅速繁榮。

乘著這股東風,兩人以精準的市場預判力與專業的執行力,讓中原地產迅速發展壯大。可以說,中原很大程度上奠定了香港與內地房地產中介代理的行業玩法,且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中介行業的標杆。

對於“中原”二字,取的是“逐鹿中原”“問鼎中原”之意。施永青說,只是揀一個好名稱罷了,那時我們只希望賺到的錢比打工多一點,志向不是很高。

施永青曾向觀點地產新媒體表示,他一生中最大的理想是讓更多的人實現財富與自由,而中介代理行業是提供普通人賺錢的機會,使人生有自由選擇。雖然中介行業社會形象不算太好,做得很辛苦,但這是通向自由王國的必然之道。

出生於上海的施永青,1992年進入內地的第一站也選擇上海。同一年,因管理、用人理念不合,王文彥退出,做在野董事,施永青全面掌管中原。

中原集團官網如是介紹:經過四十年發展,中原集團已在中國內地、香港、澳門、臺北、新加坡共59個城市設立分公司,業務輻射至英國、韓國、澳洲等百餘城市,聘任員工6萬人,跨地域分店總數2700間,是目前房地產經紀代理行業內影響力較大的企業之一。

四十年,既是崢嶸歲月,也是時光神偷,施永青已由熱血青年走至七十古稀。

吾家有子初長成,施永青是時候可以歇一歇了。

三十而立 傳承與變革

生於1988年的施俊嶸,長著一張讓人看不透年齡的“娃娃臉”。已到而立之年,他的言談舉止均有著讓父親滿意的穩重,帶來變革與創新的同時,身上有著父親的不少影子。

正如我們所瞭解,施俊嶸從英國留學歸來後,曾在新鴻基地產工作4年,負責不同項目的產業測量、土地投標、建設和交樓。

2015年,他回到中原旗下利嘉閣做銷售,隨後擔任IT部門的發展總監和集團主席助理,並以股東代表的身份正式進入了中原地產領導層,參與到企業管理、決策等各項環節,逐步走向成熟,直至全面取代父輩成為集團一把手。

第一代打天下,第二代守天下,這是施永青與施俊嶸最大的不同。另一方面,科學與時代在進步,企業需要變革與改變,施俊嶸與父親一樣,並非僅從自身利益出發。

施永青當初創業的念頭是:“與其為別人打工,不如自己創業。如果我成功了,或許還可以有能力做一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情。”

施俊嶸則表示:“我進公司之後,就要帶領公司前進、變革。”

他說:“現在面對的困難有很多,經濟在下調,整個房地產市場競爭很大,也有互聯網的衝擊,的確整個行業賺錢的能力是在下降的。公司也面臨一大堆的問題,但是總體來說沒有覺得經營不下去了,反而有更大的動力去推動我們改變。”

“我的出發點是從IT出發,IT很多時候是一個給到業務員的工具。”這與父輩上街貼小廣告的年代相去甚遠,工具的運用早已非昔日可比,但與此同時,“讓更多的人實現財富與自由”的理念已在施俊嶸的言談中透露。

他說:“做一些IT工具出來給到業務員,讓他業務做得更好,能賺更多的錢,所以衝突就沒有那麼大,不會說你不要做這麼多變革了,暫時也沒有遇到這些問題。基本上,大部分的管理層也非常支持,沒有說反對我的意見,我也是在平常的業務運營方面非常認同他們現在的做法。”

“其實這個做法有很多也是來自我父親灌輸到公司的企業文化,包括無為而治、自組織等,我覺得這都是面對中國一個相對比較分化的市場,無為而治會更好地讓地方去適應當地的一些特點,不會一言堂。”

很顯然,父親“無為而治”的理念已潛移默化到他的管理行為中。

施永青推崇“無為而治”的管理模式,表示“無為而非無作為”,提倡管理“不妄為”,期望每一位員工擁有自己的創新空間,重視員工積極性與創造性,期望管理層不妄為,為員工創造大有為的環境,以“無為管理,有為行事”的精神邁向大治的最高境界。

無為而治——還是施永青的內心哲學,使得施永青面對危機時總是顯得從容不迫。無為,既是公司經營治理的哲學,也是施永青做人處事的哲學,更是他選擇接班人的標準。

“我也是希望創新,所以也是有點矛盾,一方面我希望穩重,另一方面我也希望我是願意創新的,但又不是說我一進來之後就要打破以前的規矩,但是我也是願意創新,同時做事相對來說比較穩重,不會亂來。”如何在新舊融合中尋求平衡,是施俊嶸需要考慮的,他同時面對的還有同行迅疾發展帶來的壓力。

對此,顯然施永青的感觸更深:“面對這些問題,其實他(施俊嶸)沒有我這麼緊張,因為他來的時候,鏈家已經存在,我們已經有壓力,所以他沒有這麼重的感覺。我是看著中原曾經是老大,現在掉下來,我心裡當然不舒服,不舒服的程度比他高。”

施俊嶸更顯平靜:“我已經面對好現實了,已經是現在這個局面。我進來的時候應該說是差不多最差的,各個板塊都在被猛攻的狀態,現在算是比較平穩了。”

2018年,是施永青給自己三年時間迎擊鏈家的最後一年,這一年房產中介行業熱潮悄然退卻,全產業鏈的整合與發展出現新的契機,施永青重新看到了希望:“中原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未來只會更好。”

對於中介行業的未來,施俊嶸在7月份接受觀點地產新媒體專訪的最後表示,希望以後的日子,經紀人的整體數量會下降,質量會上升,每一個人都更有經驗。

“我覺得以後應該是會往這個方向走,會讓我們的行業更健康一點。”

這與其父設立的中原集團宗旨可謂一致——勇於擔當行業領跑者,發揮行業的社會功能,整合利用社會資源,有責任承擔行業健康發展的重任。

觀點人物 | 我們關注的不僅僅是人物的故事,還有他和她的商業傳奇與沉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