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猗、運城經濟開發區發佈秋冬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成果

臨猗、運城經濟開發區發佈秋冬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成果

新聞發佈會現場


黃河新聞網運城頻道訊(記者 張琳潔)2018年12月28日,運城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臨猗縣常務副縣長餘敏,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王剛,分別就各自區域2018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的相關情況向媒體進行通報並回答了記者提問。

臨猗、運城經濟開發區發佈秋冬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成果

臨猗縣常務副縣長餘敏講話


餘敏指出,針對臨猗大氣汙染防治短板,臨猗縣委縣政府結合“汾渭平原”重點區域強化督查要求,研究制定了《臨猗縣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全縣PM2.5和SO2平均濃度要同比下降33%左右,重汙染天數要同比下降30%左右。在治理“散亂汙”企業上,臨猗縣共排查“散亂汙”企業1353家,其中取締類210家,全部按照“兩斷三清”取締到位;整改類1143家,已完成636家,未完成整改507家。對於未完成的整改類企業,臨猗縣將進一步加大整改力度,提高整改質量,確保達標排放,對整改無望的堅決納入取締類予以取締。

在治理“散亂汙”企業上,臨猗縣共排查“散亂汙”企業1353家,其中取締類210家,全部按照“兩斷三清”取締到位;整改類1143家,已完成636家,未完成整改507家。

臨猗、運城經濟開發區發佈秋冬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成果

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王剛講話


王剛指出,運城經濟開發區按照中央、省、市的統一安排部署,以“控煤、治汙、管車、降塵”為抓手,嚴格執法,精準治汙,多措並舉的構建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新格局”,充分打好精準施策、強勢出擊的“組合拳”,多媒體全方位宣傳、展示治理行動,營造全民治理“大氛圍”。

在控制揚塵汙染上,開發區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嚴格按照“六個百分百”標準要求,對在建的28家建築工地進行綜合治理。二是加大道路機掃率,對重點區域、路段每天安排高壓沖洗車、霧炮車不間斷灑水降塵。三是劃定禁煤區,禁煤區範圍內禁止使用劣質散煤,動員各部門對禹都、豪德等市場進行廣泛宣傳,鼓勵居民、商戶冬季採暖使用天然氣、電等清潔能源。四是購置20萬平米的防塵佈網,對轄區內無主區域和裸露地面全部進行苫蓋,防止風過起塵。五是強化機動車管控,協調鹽湖交通管理部門加大機動車輛監管,禁止運送煤炭及其製品等高汙染燃料的車輛以及重型運輸車輛、冒黑煙車輛進入開發區。

在治理企業VOC工作上,開發區將監管範圍分四個片區,由專業人員深入各印刷包裝、汽修行業、傢俱製造等產生VOCs行業企業進行指導,確保達到最好的處理效果。目前開發區各類VOCs排放企業包括4S店共有74家,已全部進行了治理,除7家處於停產狀態外,其餘67家已VOC治理工作已全部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