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世精品:霽紅釉搖鈴尊,釉如凝脂,絕代風華

清三代的瓷器是近年來藝術品市場最受收藏家熱捧的對象。因為清三代是清朝的統治時期最鼎盛的時代再加上三位皇帝的個人喜好,所以清三代制瓷的工藝水平極高。而搖鈴尊由於存世量稀少、成對搖鈴尊更為罕見等原因,導致它的升值幅度很大,而且搖鈴尊又是獨特的品種,器型罕見。歷來身價不菲,備受關注。

傳世精品:霽紅釉搖鈴尊,釉如凝脂,絕代風華

尊口微撇,長頸,溜肩,半球形腹,平底內凹成圈足,其行似長柄銅鈴,故名。造型典雅端正,胎體厚實穩重,通體霽紅釉,色澤濃重而又不失質感,瑩潤亮澤,足內刻“大清康熙年制”篆書款,在古代柴窯燒製的情況下,特別容易產生變形,故燒製成功的幾率不高,搖鈴尊也就成了康熙年間的珍貴官窯品種,宮廷賞品。

傳世精品:霽紅釉搖鈴尊,釉如凝脂,絕代風華

整體上下描金,在瓷器上下描金裝飾作邊線或金地使用。 本金的使用技法較亮金操作要困難得多,而且由於含金量高,一般只局部使用於高級產品。

搖鈴尊這類器型在清代瓷器當中也是比較少見的,這直接導致了它存世量的稀少。所以搖鈴尊的市場價格就非常高昂———比同期其他形制的瓷器都要珍貴。該搖鈴尊瓷器採用的還是極難燒製的霽紅釉,在當時燒製成條件近乎嚴苛的時代工藝裡,能把整體釉色燒製的如此飽滿,均勻,是極為複雜的,所以價格更非一般藏家所能企攀。

傳世精品:霽紅釉搖鈴尊,釉如凝脂,絕代風華

此件藏品為霽紅釉搖鈴尊,整體器型工整,豐肩斂腹,釉色純淨,瑩潤均勻,釉中無龜裂紋理,不流釉,不開片。在配製祭紅釉料時,往往將黃金、珊瑚、瑪瑙、玉石等珍貴之物摻入釉料中,真可謂不惜工本,由於祭紅釉瓷器歷來難燒,因此它比其它色釉更為名貴。

歷代皇帝都曾不惜財力燒製祭紅,但是這種殷紅色的瓷器,如同神話中的寶物一樣,非常難得,傳世的康熙霽紅釉搖鈴尊基本上都是官窯器。無論大器還是小品,均造型古樸,胎體堅緻,,具有鮮明的特色。此器釉色極細膩,色澤純正,均勻清晰,是清三代瓷器中的精品。同樣款式搖鈴尊在臺北博物館有收藏,其文化價值,收藏價值極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