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推動食品透明度的新時代

人們經常會說起“食品供應鏈”,事實上,它並不是字面上理解的線型鏈條。如今的食品體系,也就是“從農場到餐桌”獲取食品的方式已經演化成一個複雜的、多個要素相互依存的網絡。毫無疑問,當今的食品體系為消費者提供了豐富多樣且便捷經濟的食品來源。與此同時,它也帶來了諸多新的挑戰。

區塊鏈推動食品透明度的新時代


目前,關於食品體系的各個組成部分(如農場、加工廠、配送商、零售商等)在進行食品溯源時,很多環節的數據記錄依然停留在書面,儘管有一些人採用數字化的辦法予以解決,但是他們使用的系統仍舊沒有與食品體系中的其他成員對接,食品體系的溯源能力也侷限在“向前一步,向後一步”的狀態。發生問題時,企業要對幾百份甚至幾千份文件進行收集和篩選後才能將溯源數據拼湊在一起,這必定是一個緩慢又複雜的工程,這種低效率和複雜性是急需技術解決方案來強化食品溯源與透明度的原因之一。

近年來,由單個食品原料不合格而引起的食品召回事件越來越多,這也進一步說明了持續改善溯源體系的必要性。由於溯源體系效率低下、各不相同,而且不使用統一標準,也無法相互連通,這類召回工作往往持續一個月甚至更久的時間。因此,建立基於區塊鏈的、“從農場到餐桌”的數字化行業標準應當能夠強化、加快和優化整個食品供應鏈上的食品溯源。

區塊鏈技術與食品

區塊鏈技術支持創建可信的去中心化分佈式數字化賬簿,其可用於記錄複雜網絡中多個參與者的交易記錄——在不改變前序區塊、整個網絡沒有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區塊鏈上的記錄無法被修改。此外,區塊鏈常常與加密貨幣聯繫在一起,即當一個問題需要一種能加強信任與透明度的解決方案時,區塊鏈技術將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

區塊鏈能夠開創食品溯源的新時代。除了為改善食品安全狀況打下基礎,區塊鏈還能夠幫助企業提高食品追溯體系的運轉效率,從而減少浪費,降低成本,促進可持續發展。另外,通過區塊鏈技術,企業不僅能抓取溯源方面的數據屬性(時間、地點),還能抓取其他數據屬性來促進透明度的提高。

為什麼選擇區塊鏈技術?

去中心化:在區塊鏈網絡中,多個節點掌握同樣的數據,從而降低了網絡中單一節點故障的風險,這是區塊鏈網絡與集中型數據倉庫(或數據權威)的一個重要區別。

不可變性:通過使用加密技術,寫入區塊鏈的數據在不被監測的情況下將無法被更改。這不僅提高了數據本身的可信度,也能激勵所有上傳數據至區塊鏈的相關方在上傳數據時,努力確保其準確性。

要求共識:要將數據寫入區塊鏈,需要交易的所有參與者達成共識。這樣做不僅可以確保區塊鏈不會被某一個參與者控制,同時也能保障數據的權限管理,從而滿足區塊鏈參與者的業務需求。

區塊鏈推動食品透明度的新時代


民主治理:區塊鏈的治理能夠以民主、透明的方式實施和執行,參與區塊鏈的各相關方在數據所有權、數據共享、數據保護等問題上擁有平等的話語權。此外,與得益於數據洞察的集中型管理機構不同,在區塊鏈體系中,所有參與者能夠一起做出更明智的決策,從而創造“共享價值”。

那麼,為什麼說現在正是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食品領域、開創透明度新時代的關鍵時刻呢?首先,區塊鏈技術能夠讓人們將導致食源性疾病爆發的食品快速找出,從而縮小疾病的爆發範圍,減少受傷害人數。同時,它也能夠讓人們更好地分析食源性疾病爆發的根源,從而知道如何通過預防來應對類似疾病的爆發。其次,在全球食品行業中,食品造假是一個越來越令人擔憂的問題。由於食品的生產過程和食品來源的不透明,供應商不擔心造假被發現,這致使他們肆無忌憚地進行食品造假。運用數字化實時技術在食品從農場到門店的流通過程中對食品進行監控和追溯,是對此類造假行為的一種強有力的震懾。此外,全球對食品安全監管的要求愈發嚴格,例如美國的《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提高了對記錄存檔的要求,其中有一節專門針對加強食品追蹤溯源的內容。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加強溯源和透明度能夠讓食品體系的參與者優化其供應鏈,並進一步減少食品浪費。有數據顯示,目前人們生產出的食品中有將近1/3被浪費。事實上,人們可以通過更有針對性的精準召回來減少未受汙染食品的丟棄,以更好地保障大眾的健康;也可以通過改善商品保質期、更清晰地向消費者傳遞食品安全與品質信息,來減少消費者購買後的浪費。最後,基於區塊鏈的溯源能夠帶來更高的食品透明度,這將讓食品體系中的每一個利益相關方承擔更大的責任,促使他們每一次都正確行事。而反過來又會讓食品體系的參與者更具有責任感,在自我約束下做出理想的行為,從而在供應鏈中建立更高的信任度。對此,消費者已經有所要求,作為顧客的擁護者,行業應當挺身而出,迎接這個挑戰。

沃爾瑪的概念驗證

2016年10月,沃爾瑪與IBM聯合宣佈了兩項概念驗證(POC)——區塊鏈技術提供了一種“從農場到餐桌”對食品進行溯源和真實性驗證的快速、準確、可行的解決方案。這兩項概念驗證關注了區塊鏈解決方案中的兩個核心要素:溯源與真實性。

芒果與溯源

典型的芒果供應鏈是從芒果採摘下來後會被分揀裝箱,由貨車或船隻運送出境;進口後,芒果將被進一步清潔和加工,有時還會被切割成片,再運送到沃爾瑪門店;顧客在門店查看和挑選後,將芒果帶回家食用。

如何才能確定門店銷售的一包芒果切片來自於哪個農場?測試員在阿肯色北部一家沃爾瑪門店購買了一包芒果切片,請門店管理人員幫助查詢其來源並計時。期間,每一個利益相關方必須與其供應鏈上的下一個環節合作才能找到這些芒果的源頭,門店花了6天零18小時26分鐘才查到這些芒果採摘自哪個農場。

沃爾瑪和IBM運用區塊鏈技術對芒果從墨西哥農場到北美兩家門店的流通進行了追蹤。在此次試驗中,供應鏈上的農場、包裝廠、運輸公司、跨境進出口商、加工廠、配送中心和門店等每一個利益相關方都將數據輸入區塊鏈系統,並通過區塊鏈將這些數據聯接起來,形成了芒果從農場到門店的流通數據。結果顯示,採用該方法可使追蹤芒果的時間從近7天驟減至2.2秒,這就是該驗證希望的“以思維的速度進行食品溯源”。

沃爾瑪在芒果的概念驗證中還發現了一個好處,那就是它能夠讓人們更清楚地瞭解食品在供應鏈中的流通速度。例如,芒果在到達沃爾瑪的直接供應商之前在邊檢停留了4天,而這4天原本是可以用來給到顧客的上架銷售時間。所以說,區塊鏈能帶來更高品質的商品,減少食品浪費。

豬肉與真實性

除了用芒果做概念驗證之外,測試員追蹤了中國農場生產的豬肉到中國一家沃爾瑪門店的流通——從養殖場開始收集動物信息,之後還依次收集了屠宰場、運輸公司和動物產品的檢疫換證信息。在進行概念驗證之前,常見的做法是加工廠在豬肉包裝盒上張貼標籤,但其往往只能包含少量信息。而在這次概念驗證中,實驗員在每一個包裝盒上增加了一個二維碼,允許所有授權用戶在產品打包裝箱到進入門店的過程中,在任一環節查驗商品的源頭和真實性。沃爾瑪員工可以在配送中心掃描標籤,通過數字化信息確認商品是否經過正確的配送中心流通,並查詢採購訂單和貨運信息。在這次概念驗證中,沃爾瑪的員工減少了調閱證書的時間,以往從農場到門店的傳統辦法需要26個小時,而區塊鏈技術只需要10秒鐘。

更加激動人心的是,《動物檢疫證書》會被掃描到區塊鏈上,且無法被更改,網絡中的任何授權用戶都可以調閱——公司授權的食品安全工作人員不需要層層翻閱紙質記錄就可以隨時查詢《動物檢疫證書》。

區塊鏈解決方案開發的指導原則

為倡導區塊鏈在食品領域的協作應用,減少重複勞動,推行更高效的、協同工作的解決方案,沃爾瑪為食品領域區塊鏈解決方案的開發制定的指導如下。

解決商業問題:沃爾瑪認為,在嘗試新技術的應用時,應當有一個明確的商業案例作為應用這項技術的出發點。不要只是單純追求區塊鏈的應用,而應當思考它在什麼時候比現有的技術或方法更加有效。這也意味著沃爾瑪的出發點應當是亟待解決的商業問題,而不是技術本身。

協作:食品體系十分複雜,眾多利益相關方相互依存。因此,沃爾瑪認為區塊鏈解決方案的開發應多方協作完成,因為沒有哪一家公司或哪一個行業能夠獨立實現食品體系的數字化。通過合作,企業可以減少重複勞動和多餘的工作,消除信息孤島,通過推行更高效的、協同工作的解決方案來提高食品體系的運行效率。另外,還應讓它們能夠與現有系統和基於GS1等現有標準建立的其他區塊鏈網絡協同工作。

創造共享價值:區塊鏈的有益特徵之一在於信息的民主性。為了發揮這一特點,區塊鏈解決方案的設計和運作應當為食品供應鏈上的所有利益相關方(農場、加工廠、配送商、零售商等)帶來益處,增加價值。要建立一個各方自願加入和參與的區塊鏈生態系統,關鍵在於確保所有利益相關方都能獲益。比起各個企業獨善其身,這種做法能夠讓整個食品體系變得更好。

利用現有資源:一個機構內部的區塊鏈解決方案應當儘可能地利用和發揮現有的技術、流程、標準(如GS1)以及它對食品體系數字化所做的投資,這有助於區塊鏈解決方案更好地利用成本,減少其造成的波動。

建立強有力的治理體系:區塊鏈講的是信任,講的是所有人對打破孤島的好處形成共識。由於區塊鏈解決方案對集權型中央機構的依賴性不強,因此區塊鏈網絡必須要有清晰的自治規則,包括成員制度、數據所有權、行為準則和隱私權等。

關注成本: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世界各地的消費者都會在食品開支上精打細算,從而更好地照顧他們的家人和朋友。作為顧客的擁護者,沃爾瑪認為,所有的區塊鏈解決方案都需要經過全面的成本效益分析,確保它們能真正帶來價值,而不會帶來效率損失或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此外,沃爾瑪也認為加入區塊鏈解決方案的成本應當很低或者為零,並且參與者付出的成本應當與解決方案帶來的益處成正比。

區塊鏈的潛在影響力

基於區塊鏈的數字化食品體系帶來的不僅是溯源和食品安全,它還能夠為增進食品體系的其他領域打下基礎。

提高透明度:食品透明化是食品體系的理想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包括消費者在內的所有利益相關方都能輕鬆瞭解食品的屬性,從而使每個層級的決策更加明智。

優化食品流通:區塊鏈能夠讓企業獲取以前無法獲取的大量數據,這不僅意味著企業可以針對食品從農場到門店的流通做出更好的決策,也意味著這些決策可以自動進行。

減少食品浪費:優化食品流通決策的結果之一是食品浪費的大量減少,這符合沃爾瑪的發展方向——沃爾瑪承諾2025年前在重點市場實現垃圾填埋零浪費,銷售有益於可持續發展的商品,同時持續滿足顧客對平價的期望。

打擊食品造假:透明度的提高會讓每個食品體系的參與者站在陽光下,沃爾瑪們認為這會讓造假者有所顧忌,對食品造假形成震懾。

增進食品信任的新模式:在近期沸沸揚揚的食品安全事件和數據醜聞的影響下,一些消費者失去了對私營企業、公共部門和大型中央機構的信任,這種趨勢並非食品領域所獨有,它所造成的社會影響也十分深遠。一些人認為,社會上正在出現一種新型的分佈式數字化信任,它依靠的是更好的制衡。由於區塊鏈去中心化和需要共識的協作模式,它能夠幫助食品體系的利益相關方重塑和增進消費者對食品以及國家食品供應有關機構的信心。

最後,世界越來越小,食品“從農場到餐桌”所涉及的業務越來越複雜。食品的配送範圍前所未有的廣泛,甚至是從一個遙遠的國家運送至另一個國家,而食源性疾病的潛在擴散威脅也越來越大——只要世界上的某個地方存在食源性疾病,就相當於全世界都存在食源性疾病的潛在風險。當今的食品體系對於眾多利益相關方群體相互依存的要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事實上,協作從未像今天這樣顯得如此重要,只靠一個國家的食品生產商或監管部門是做不到的,也沒有哪一家食品零售商能只靠自己的力量改善食品溯源狀況。食品溯源的改善需要協作,也必須以人為主導,由技術來驅動。

區塊鏈技術展望

目前,區塊鏈在食品領域中的應用還處於初級階段,需要人們共同的關注和推進。當前,已經形成了由10家供應商和零售商組成的合作伙伴聯盟,成員包括沃爾瑪(Walmart)、克羅格(Kroger)、韋格曼斯(Wegmans)、泰森(Tyson)、怡顆莓(Driscoll’s)、雀巢(Nestle)、聯合利華(Unilever)、達能、(Danone)、味好美(McCormick)以及都樂(Dole),各方共同促進區塊鏈技術在食品領域的應用。

沃爾瑪、IBM以及合作伙伴聯盟成員快速行動,對若干個精心選擇的自有品牌和供應商品SKU進行了基於區塊鏈的溯源試驗。截至2018年5月,沃爾瑪對約20個SKU進行了追蹤,涉及260萬個食品包裝和16.6萬次區塊鏈溯源活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目前,進一步的落實工作已經迅速開展,相信將有更多的產品進入區塊鏈系統,也有更多的企業正在積極準備加入區塊鏈聯盟。

針對區塊鏈技術在食品領域的應用,雖然發力點是食品溯源,但最終的目標是提高食品透明度。通過打破現有食品體系的不透明,區塊鏈技術將會把食品流通過程中的每一步都暴露在陽光下,為企業建立一個更加安全、智能、可持續的食品體系,從而幫助人們生活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