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區水務局:立足精準扶貧,助力“三農”發展

浦口區湯泉街道瓦殿村原先是個“經濟欠發達村”,如今已摘掉這頂帽子,順利通過該區農工委脫貧驗收。之所以能夠“摘帽”,用當地老百姓的話說,除了當地黨和政府的領導外,其中一個重要環節是浦口區水務局立足精準扶貧,助力“三農”發展。

浦口區水務局:立足精準扶貧,助力“三農”發展

2016年,浦口區水務局與湯泉街道瓦殿村結為扶貧對口單位,在做好對貧困個體“一對一”幫扶的同時,重點對該村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給予了大力支持,使瓦殿村農田水利設施舊貌換新顏,有力地推動了該村的經濟發展。瓦殿村部門前有一條溢洪溝,全長830米,是防汛抗旱主渠道。楚韻花香景區開園後,溝頂鋪上了瀝青路面,遊人走在上面向南邊看滿眼都是綠,心情格外的好;但向北低頭一看,溝坡裡雜草叢生,枯枝敗葉滿溝,與景區景色形成強烈的反差。去年10月,該項目開工建設,溢洪溝渠全部採用水泥鋪墊溝底,混凝土護砌坡面,溝頂增做平緣石,並更換了溢洪溝內滾水壩閘門4座,投入資金約90萬元。經過整治後,這條溢洪溝成為了楚韻花香景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草塘水庫位於瓦殿廟組上游,灌溉著下游幾百畝農田,但由於常年得不到維修清理,水庫內淤泥深陷,蓄水容積減少,再加上水庫主堤壩出現塌陷,每逢汛期險象環生。2016年夏天,水庫大壩遭遇險情,幸虧發現及時,動用上百人突擊搶險,才將決口堵住。浦口區水務局瞭解到這一情況後,制定了水庫除險消險方案。2017年底,在浦口區水務局支持下,擱置多年的草塘水庫清淤工程正式動工,沉積近2米的淤泥得到清理,坍塌的水庫大壩得到加固修復,整治後的草塘水庫蓄水量增加近2倍,水庫大壩抵禦洪水能力大大加強。

萬壽河瓦殿段除險加固工程,是浦口區水務局實施的一項重點扶貧工程。先後投入2000多萬元資金,治理3.5公里長的河道堤壩,對其進行加高加厚,灌漿防滲漏,去年9月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後,從根本上解決了萬壽河防汛問題。老虎山山腳下有一條沿田道路,長期以來,因遇暴雨沖刷,路邊溝渠淤阻,路面砂土流失,苗農生產運輸苦不堪言,群眾反映十分強烈。浦口區水務局瞭解到這一情況,會同村“兩委”一起研究對策。投入105萬元,對老虎山溝渠及沿田道路進行清淤、整修。目前,包括一條長約600米硬質道路,約400米硬質渠道及3座破損橋樑維修的主體工程已完工。村民高興地說:“這下好了,雨天再也不怕車輛打滑了。”

水利扶貧使瓦殿村的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精神狀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脫貧工作得到了群眾的認可。2017年,瓦殿村順利通過浦口區農工委脫貧驗收,摘掉了“經濟欠發達村”的帽子,提前1年完成了脫貧達小康的任務,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