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和盜版的超強複製能力同樣使電影產業的微薄創意裹足不前

山寨和盜版的超強複製能力同樣使電影產業的微薄創意裹足不前

通常,在好萊塢,電影被稱為火車頭工業,一部電影的票房一般只佔電影項目總收入的20%~30%,另外的70%~80%主要來自於版權的延伸開發。但中國電影目前產品還很難衍生,版權開發問題重重。

山寨和盜版的超強複製能力同樣使電影產業的微薄創意裹足不前

首先,盜版嚴重閹割了中國電影的版權開發,很多電影被迫在上映兩週以後或者更短的時間推出DVD和網絡發行,這其實是更加助推了觀眾等待觀看影碟和網絡版的心理,使中國電影陷入片方為了儘快回收成本,音像和其他發行渠道壓縮時間推出,反過來其他渠道的發行又傷害影院票房的惡性循環。

山寨和盜版的超強複製能力同樣使電影產業的微薄創意裹足不前

在衍生品開發方面,山寨和盜版的超強複製能力同樣使電影產業的微薄創意裹足不前。前幾年,好不容易《長江七號》同步推出了電影公仔,第二天滿街的盜版也只能讓片方徒呼奈何。《失戀33天》的熱映也只是讓“貓小賤”肥了盜版商的口袋。除了正版和山寨齊飛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的衍生產品開發,我國很多電影嘗試開發部分服飾或者書籍等衍生產品,鮮有成功案例。

山寨和盜版的超強複製能力同樣使電影產業的微薄創意裹足不前

其實,商業開發能力也是中國電影企業的一大問題。版權的開發涉及到品牌授權、版權延伸開發、衍生產品創意等問題,而衍生產品和版權延伸開發都必須有一套系統的銷售渠道、充足的供應鏈和系統的商業營銷運作能力等,以中國電影企業目前的商業能力,能夠完成傳統院線領域的市場開發並且確保回收票房,已經是殫精竭慮,對於版權開發領域自然還是無法顧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