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拔弩張,這兩個東亞國家難道會開火?

第一軍情軍事評論員:執戈者

新年的鐘聲就要敲響,發生在東亞的韓日爭端也大愈演愈烈的的趨勢,兩國不僅口頭上嘴仗不斷,行動上也越來越強硬——就在剛剛,又一事件令兩國劍拔弩張,引發了輿論對兩國關係走向的擔憂。

劍拔弩張,這兩個東亞國家難道會開火?

資料圖

據媒體報道,日本防衛省在其官網最新公佈了經過處理的海上自衛隊巡邏機拍攝的錄像,指稱韓國海軍驅逐艦對日本巡邏機進行了火控雷達照射。日本防衛大臣巖屋毅對記者說:“有具體證據能夠證明(巡邏機)受到韓國軍艦雷達照射”。對此,韓國國防部表示,日方公佈錄像內容片面、誤導事實,韓國“對日本防衛省單方面公佈錄像行為表示遺憾”。

日本方面發佈的消息說,12月20日,韓國一艘驅逐艦在執行海上搜救任務時,被日本方面指稱使用火控雷達,“多次鎖定”正在石川縣能登半島海域上空飛行的日本海上自衛隊一架P-1型巡邏機。日本防衛省說,被照射的(日本)巡邏機多次向韓方詢問意圖,但沒有得到對方應答。但韓國國防部發言人崔賢洙則聲明說,韓方多次強調韓國驅逐艦在海上執行正常救援行動,並未對日本巡邏機使用追蹤雷達,而日本巡邏機靠近正在進行人道主義救援的韓國艦艇低空飛行,反而造成了危險。“韓國海軍沒有任何可能讓日本巡邏機感受到威脅的行為”。

事件真相究竟如何?雙方各執一詞,外界尚不得而知,但輿論認為,這一事件的敏感性及其對日韓關係可能產生的消極影響卻不能低估。火控雷達一般搭載於戰機、軍艦等綜合武器作戰平臺之上,是集雷達掃描系統和火力控制系統於一身的自動化作戰系統。雷達掃描系統對目標進行搜索、定位、自動跟蹤,然後由火力控制系統通過計算機輔助系統實現對整個武器系統的實時控制和有效利用,一旦對方艦機被火控雷達鎖定,就意味著只要下一秒按下武器發射按鈕,對方的艦機命題難逃被摧毀的命運——這也是日本方面為何反應如此強烈的原因。

劍拔弩張,這兩個東亞國家難道會開火?

資料圖

最近一段時期,韓日關係麻煩多多,其中一個重要的導火索事件就是,10月底,韓國最高法院就4名二戰期間遭到日本強徵的勞工向日企新日鐵住金索賠案做出最終裁決,判處日企向每名原告賠償1億韓元,引起日本政府不滿。日本方面認為,日本基於1965年簽署的《韓日請示權協定》,已經向韓國提供了5億美元的經濟援助,這應該被視作日本已經向強制徵召的勞工支付過了賠償款,按照協定的規定,兩締約國及國民(含法人)的財產、權利和利益以及兩締約國及國民間的請求權問題,得到了徹底且最終的解決——日本由此認為,韓國最高法院的裁決“違反國際法”。韓國則認為,最高法院的判決並沒有否定《日韓請求權協定》,而是基於判定該協定的適用範圍並不否定韓國勞工以個人身份向日企提出索賠權利。

圍繞這一事件,雙方發生激烈爭執,不僅導致兩國首腦放棄了原本打算在新加坡舉行的東盟相關首腦會議及在巴布新幾內亞舉行的APEC會議上舉行會談的計劃,而且還擱置了此前雙方一直推動的韓國總統年內訪問日本的行程。

與此同時,韓國近期在“獨島”(日本稱“竹島”)的軍事活動,也遭到日本的強烈反彈。媒體評論稱,韓日矛盾突然間升級到了“非常危險”境地——而此次圍繞火控雷達照射事件引發的風波,無疑為韓日關係“非常危險”提供了新的例證。

劍拔弩張,這兩個東亞國家難道會開火?

資料圖

那麼,韓日之間的這種危險關係會引發開火事件嗎?第一軍情軍事評論員認為,對於這一點似乎不用過於擔心,畢竟,目前兩國都沒有做好升級矛盾的準備,衝突也不符合雙方的利益。更重要的是,雙方頭上還有一個“共主”,那就是作為兩國事實上佔領者的美國。顯然,美國人並不願意韓日此時出事影響到它的東北亞戰略佈局,因此,雙方開火的可能性較低。

但是,即使雙方不會開火,也不能因此低估愈演愈烈的韓日矛盾的消極影響。即將過去的這一年,東北亞局勢最為明顯的變化就是半島局勢降溫,南北暖流盡吹,這為本地區的和平穩定注入了積極因素。而一旦韓日矛盾持續加碼,無疑將會影響到各方盡一步推動半島議程。尤其是日本,過去的一年基本上只能扮演半島局勢演變的“旁觀者”角色,想法多多的是本人對此早就心有不甘,一直在伺機提高自身的影響力,在半島局勢緩和的背景下,發出了許多不合適宜的強硬言論。

如果韓國與日本的爭端繼續升溫,日本的行為無疑會激起韓朝兩國的民族主義情緒,而在這種情緒驅動下,自然難以排除半島可能會發生新的刺激性事件的可能必,這就極有可能為美日藉機節外生枝提供藉口,從而破壞當前半島來之不易的緩和局面,使半島局勢重新回到危險緊張的老路。

對於半島和平,日本和美國一樣,始終是心有不甘的。這一點,韓國自然心中有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