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戰,解放軍又出了一個捨身炸碉堡的戰鬥英雄

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打響時,雲南省軍區邊防13團配屬給陸軍第13軍,負責奪取邊境當面越軍的設防要點新官。

新官位於越南黃連山省壩灑縣城西北5.5公里處的一條狹長谷地裡,是越南重要經濟資源地柑塘磷礦的一個附屬廠礦區。其東、西、北三面環山,南臨外發河,與溫角諾村隔河相望,有公路通向縱深後方,是越軍邊境防線的一個重要據點。防守新官的敵人為305地質大隊武裝工人一部、公安一個排和武裝民軍等共140餘人。這股敵人雖然不是正規軍,但很多是在越南戰爭後退伍的老兵,有較豐富的實戰經驗,且熟悉邊境地形,並不好對付。守敵在新官周圍的119、180、178等高地上構築了一般野戰工事,在工廠區、居民區也佈設了明暗火力點,並儲備了大量的糧食、彈藥、汽油及其他軍用物資。

雲南省軍區邊防13團是戰前才組建的新團,官兵大多來自長期駐守邊疆的老部隊,對中越邊境邊防情況較為了解。但基層幹部均未打過仗,部隊平時訓練也較為薄弱。對於初戰攻打新官,雲南省蒙自軍分區授命邊防13團1營(欠2連)執行任務,配屬軍分區獨立營1、4連和3個民兵連(1個步兵連、2個炮兵連)。

針對新官地形和越軍的佈防,蒙自軍分區派出一名副參謀長,與邊防13團副團長和政治處主任組成指揮組,統一指揮戰鬥。決心偷渡紅河,迂迴敵後,東西夾擊,全殲守敵。據此確定了戰鬥部署:

將新官地區若干高地統一編為1-13號;1營1連從新官北側偷渡紅河,佔領3號(178高地)、4號(180高地)高地,同時1連1排向新官西側迂迴,佔領193高地,切斷新官之敵退路;1營3連在新官正面偷渡紅河,佔領1號(119高地)、2號(大松山)高地,然後向新官發起攻擊;獨立營1連帶60炮班,隨1營1連偷渡紅河,分別佔領新官以北的5號、6號、7號高地,以西的417高地,阻擊周圍向新官增援之敵,保障主攻連的側翼安全;獨立營4連和1個民兵連為營預備隊,在主力之後渡河待命;民兵82迫擊炮連和92步兵炮連在中國一側河岸佔領發射陣地,以火力支援步兵戰鬥;左鄰陸軍第13軍38師1個榴彈炮營加1個85加農炮連火力配合邊防13團的戰鬥。

1979年2月17日凌晨1時30分起,利用夜暗和濃霧掩護,邊防13團1營及軍分區獨立營一部偷渡紅河,迅速佔領新官周圍各要點,對守敵形成了分割包圍,越軍則毫無察覺。7時35分,在上級炮兵的火力支援下,過河各分隊向新官之敵發起突擊。

對越反擊戰,解放軍又出了一個捨身炸碉堡的戰鬥英雄

1營1連2排、3排迅速切斷新官通向保果的公路,殲滅沿公路逃跑越軍一部,然後向新官進行突擊。同時,1連3排從193高地向有70多棟房屋的新官工人宿舍區發起攻擊。防守越軍配置了輕重機槍和60炮,火力比較猛烈。外發河南岸的溫角諾村守敵也以火力支援新官越軍,對攻擊部隊威脅較大。1連數次進行衝擊,都被壓制,連長和躍文也中彈負傷,後壯烈犧牲。因戰鬥隊形擁擠,2、3排傷亡較大,退回到4號高地重新調整部署。

3連在連長張宏偉、指導員李申指揮下,從新官正面發起攻擊。1排是尖刀排,由排長馬海優哈率領,沿右翼2號高地向前推進。在新官北側有四排平房建築,已經被越軍設置了數量較多的明暗火力點。當1排衝到距離平房約20多米的開闊地時,遭到越軍火力點猛烈射擊,當即傷亡數人,前進受阻,排長馬海優哈也中彈犧牲。2排由排長龍布茨裡率領,沿左翼1號高地向前推進。在進至高地西側時,遭到外發河對岸溫角諾村守敵的火力側射,同樣前進受阻。3連副連長向玉組織先頭分隊數次衝擊都未奏效,傷亡較大。連長張宏偉見狀立即將指揮所前移到距離敵陣地150米的位置,親自組織尖刀排戰鬥。

9時許,保果、坂繞方向越軍連續發動兩次班級規模的反衝擊,欲為新官之敵解圍,都被獨立營1連擊退。

為支援1營1、3連的攻擊,指揮組調高射機槍3挺和民兵連的2門92步兵炮(好古董的武器)過河迅速進抵戰場,營長羅意利和教導員楊學智也趕到前沿指揮。教導員楊學智下到1連,與該連指導員何佑仁一起對全連進行了戰鬥動員,並重新組織部署。10時30分,炮兵進行火力急襲射擊壓制越軍,1、3連再次發起進攻。

越軍在新官一帶的明暗火力點分佈隱蔽,加上地處窪地,草木叢生,射擊死角多,炮火壓制效果不顯著。1、3連被阻擊在新官東西兩側,幾次進攻都被擊退。其中1連傷亡較大,1排長李自忠負傷,2排長李安國犧牲。副連長譚春強手端機槍向敵人猛烈射擊,先後斃敵6人,傷敵2人。副指導員羅孝昌在戰鬥中左肩負傷,仍擊斃了一個頑抗的敵人,繳獲自動步槍1支。在繼續帶隊衝鋒時,羅孝昌中彈犧牲。

眼見戰況膠著,營長羅意利趕到3連,和連長張宏偉、指導員李申一起研究了敵情,決定組織11人爆破組,在火力掩護下進行多路爆破,強行打開突破口。在戰士們踴躍報名下,11人爆破組很快滿員,並編成3個小組,由3連2排4班副班長李成文擔任爆破組長兼第二小組組長。

在連火力掩護下,各爆破小組多路交替躍進,直撲不同方向噴吐著火舌的越軍火力點。李成文帶領第二小組爆破手楊春樹、曹永文迅速向前運動,藉著高低不平的土坡、草叢掩護勇猛接敵。衝擊途中,李成文的左腿中彈負傷。他顧不上包紮傷口,忍痛繼續向前滾進。終於,李成文接近到第二排房子前的射擊死角,這裡有兩個相通的被茅草和乾柴偽裝的敵暗堡。李成文冷靜觀察著,等到離自己較近的一個敵暗堡機槍停止射擊進行換彈的一瞬間,迅速撲上去,拉燃爆破筒就從射擊孔中塞了進去,爾後轉身藉著牆身趴下。隨著一聲巨響,敵暗堡被炸上了天。李成文再接再厲,繞到房子正面敵人不易注意的地方,突然用衝鋒槍挨著門向房子中掃射,並投擲手榴彈,打得躲在裡面的越軍吱哇亂叫。

這時,楊春樹負責的另一幢房子方向也響起了爆炸聲,顯然那邊的暗堡也被炸燬了。李成文非常高興,邊打邊搜索前進。當他拐過一個牆角時,忽然發現曹永文倒在兩幢房子前幾米遠的地方。李成文急忙匍匐過去,撫住曹永文呼喊著。曹永文的胸部受了重傷,慢慢睜開眼,看著李成文,但說不出話來,只是艱難地舉起一隻手,指著前面那兩幢房子。李成文轉頭仔細一看,原來這裡有一個懸空架在兩幢房子之間的大磚房形暗堡,以前沒有暴露,現在突然出現,正凶猛地向外噴射著機槍火舌,壓得衝鋒的連隊戰友抬不起頭來。必須炸掉它!李成文一回頭,看到曹永文已經犧牲了。他顧不上悲痛,伸手抄起被曹永文鮮血染紅的炸藥包,一個箭步就衝到了大磚房形暗堡的下邊。然而,他犯難了。這個暗堡房體寬大,射擊孔離地有3、4米高,牆體也很光滑,炸藥包根本沒有支撐點可供安放。7公斤的炸藥包,如果放在牆根下是很難炸燬上邊的暗堡的。怎麼辦?怎麼辦?李成文此際所面臨的處境,與31年前的董存瑞是何其相似耳!後人永遠也無法知道李成文當時是如何思考的,有沒有過猶豫,歷史事實是,他和戰鬥英雄董存瑞做出了同樣的選擇:用身體緊靠牆壁,左臂高高托起炸藥包盡力抵在暗堡射擊孔下方,右手猛地拉燃導火索,爾後用力揮向後面的戰友……

對越反擊戰,解放軍又出了一個捨身炸碉堡的戰鬥英雄

隨著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暗堡被炸塌了,李成文也光榮犧牲。後來打掃戰場時,在李成文犧牲的地方只看到斑斑帶血的泥土,卻沒有找到他的軀體的任何痕跡。戰後,昆明軍區追記李成文一等功,中央軍委授予李成文烈士“董存瑞式的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經過連續爆破之後,3連1個班衝進了新官。但因越軍的明暗火力點仍不少,前進受阻,加上後續部隊被敵人火力封鎖,不得不又退了出來。

下午14時,坂繞以北9號高地方向有約1個排越軍向新官進行增援,被炮兵擊退。

經過半天的戰鬥,越軍火力點大都已暴露。羅意利營長、楊學智教導員組織加強偵察,並重新調整了部署。17時30分,炮兵根據1營通報的座標,進行了第三次炮火打擊。這次炮擊效果較好,打掉了越軍一批火力點。爾後1、3連從東、西、北三個方向再次發起進攻,以小群多路的戰鬥隊形頑強突擊,與守敵展開近戰,前仆後繼,越戰越勇。打到19時19分,1營終於攻佔了新官的工廠區和居民區。由於天色黑暗,1營沒有打掃戰場和組織清剿。到了半夜,有殘餘的越軍出來進行襲擾,發生了幾次零星戰鬥。18日,1營在打掃戰場時又遭越軍冷槍射擊,經過反覆搜剿才肅清了殘敵。

新官之戰,邊防13團1營及配屬分隊共斃敵123人,俘敵11人,繳獲60炮2門、各種槍支91支(挺)、各種槍彈23540發、地雷145顆及其他軍用物資一部,炸燬汽車7輛、電臺1部、油庫1座。邊防13團1營及配屬分隊陣亡20人,負傷25人。其中1營1連斃敵73人,俘敵11人,戰後被中央軍委授予“英雄連”榮譽稱號,昆明軍區也授予該連“永不捲刃的紅河鋼刀”錦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