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頭借貸者人數已達247萬,90後佔了一半,福建人最多

多頭借貸者人數已達247萬,90後佔了一半,福建人最多

文 | 木一

據大數據公司統計,目前多頭借貸者人數已多達247萬。

而這個數字,隨著地下現金貸的瘋狂崛起,還在以幾何級別的速度增長。

“多頭借貸人群如果出現崩塌,這種崩塌將是斷崖式的。”多位行業從業者稱,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只能從風控和源頭化解。

比如,進行借款者教育,呼籲理性借貸。

因為沒有經歷過一個完整經濟週期,金融用戶對風險的感知遲鈍。

這樣的一片莽原,可以開化嗎?

01 債務懸崖

據大數據風控公司融慧金科統計,截至2018年10月,全國的線上現金貸多頭借貸者(同時在三家以上現金貸平臺借款)人數,已多達247萬。

這還只是保守估計,“我們的數據大概覆蓋90%的借款用戶。” 融慧金科聯合創始人張羽稱。

而多位從業者稱,最近幾個月地下現金貸崛起,這個數字正在被推高。

“11月,我們從用戶中選取了1000個數據樣本,發現多頭借貸超過10家的用戶,已經佔了30%以上。”某現金貸平臺CRO慶風稱。

到了12月,他再去觀察樣本數據,發現這個數字,已經變成了42%。

新增的多頭借貸人群,都集中在哪裡?

多頭借貸者人數已達247萬,90後佔了一半,福建人最多

根據融慧金科的數據,從全國維度來看,廣東省新增市場份額佔比最高(14.31%),排名第二的是江蘇省(6.85%),浙江省(6.31%)排名第三。

247萬現金貸多頭借貸者中,福建人佔比最高,其次是海南人和浙江人。

多頭借貸者人數已達247萬,90後佔了一半,福建人最多

慶風稱,他們收集的樣本中,近一半的用戶,都是90後。

“90後正在成為多頭借貸的主力軍。這群孩子都喜歡提前消費,追求時尚和新奇。”慶風稱。

多頭借貸人群如此龐大,將帶來怎樣的問題?

“現在很多人都是借新還舊,玩著滾雪球的遊戲。當他在新的平臺上再也借不到錢的時候,就會開始‘雪崩’。”慶風稱。

而張羽將這種突然的崩塌,比喻為“債務懸崖”。

“這個崩塌的過程,不是緩慢著陸,而是突然間崩塌,整個用戶掉入萬丈深淵,所有平臺一起逾期。”張羽稱。

可以想象這樣的用戶,再想爬上懸崖,有多難。

利率過高、多頭借貸用戶增多平臺卻聽之任之,無疑是將用戶加速往懸崖邊推,或者,懸崖的邊界在回塌。

“如果多頭借貸的數據再飆升,集體性的雪崩就可能發生。”慶風稱,雪崩的時候,沒有哪片雪花,敢說自己是無辜的。

危機迫在眉睫。

02 疏通之道

一家金融科技公司曾經準備去香港上市,公司負責人何峰,因此和香港的金融監管部門溝通過幾次。

當時,對方提出了一個問題:“你如何保證你的用戶不會過度借貸?”何峰面對這個問題,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因為,中國的金融監管部門可能更多地是問:“你的利率是多少?合不合規?”

而香港金融監管部門的出發邏輯,是疏,而不是堵。

“其實,要解決多頭借貸的問題,借款人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疏通之道。”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沈豔稱,這就是從源頭上去解決問題。

適度的借貸,確實可以將未來的資金激活。比如,剛畢業的大學生,可以通過借貸,報一個技能班,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把錢還回去。

但有兩種負債,都是非理性的:第一,是超過自身償還能力的負債;第二,是為了過度消費,透支未來的負債。

而這兩種情況,都會最終導致個人經濟的崩潰。

多頭借貸者人數已達247萬,90後佔了一半,福建人最多

借貸,是工具,可以美化生活,也可能腐化生活。

何峰在回答香港金融監管部門的問題時,提到了他的第一點措施,即設置“冷靜期”。

所謂“冷靜期”,是指在借貸後的24小時內,借款人可以申請無息取消借款,“給用戶一個可以隨時反悔的時間,而不是衝動消費”。

“但企業去做借貸者教育,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活。”何峰稱,這相當於把送上門的用戶往門外推,用戶也未必感激。

整體的經濟環境是,大家都在搶客戶,此時你去勸解用戶理性借貸,就如逆水行舟。

而沈豔認為,不少企業可能很難主動完全承擔這些責任,“因為它們不容易在短時間內看到這些行動的直接利益。”

那監管能承擔起這個責任嗎?

“監管層對外進行的傳達,很可能引發過度解讀。”何峰稱。

今年6月,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發表主旨演講時,提示廣大投資者注意非法集資風險:“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這句話是提醒投資者注意風險的警示,卻被很多用戶“過度理解”,引發了一波提現潮。

可見,儘管從源頭疏導是最好的方式,但執行起來卻困難重重。

03 多管齊下

“這不是一方機構就能完成的任務。”沈豔認為,這需要大家通力配合,多管齊下。

“監管可以先進行正向引導,鼓勵好的企業。”沈豔稱,但同時,也應該劃好底線,淘汰壞的企業。

而這個過程,就自然能讓借貸者在心目中形成一個輪廓:什麼是好的企業,什麼是利率過高、催收違規的不正當企業。

而另一方面,在推進“借貸者教育”這件事情上,監管可以制定一些強制措施。

比如,首頁上必須標註提示過高的槓桿率的風險。

當然,也會有人提出,在炒股的界面都會提示“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但大家都覺得自己是股神,絕不可能是韭菜。

“先不要看做的效果,而要先看值不值得做。”沈豔認為,聽不聽是一回事,風險提示永遠有必要。

對於企業來說,應該更多地承擔社會責任。

一個企業要做大做強,在股市上讓投資人建立信心和信仰,就需要樹立一個正面形象。

所以,對於頭部企業來說,“心懷天下”的這份責任,遠比賺錢重要。

多頭借貸者人數已達247萬,90後佔了一半,福建人最多

比如,平安普惠在今年9月啟動了“維C行動”,在自己的企業公眾賬號、微博等多媒體渠道上,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活動。

其目的,就是為了給金融消費者提供金融知識,並教會他們防範風險。

最近,平安普惠也在呼籲“讓借貸迴歸理性”,推了好幾組“理性借貸,不負信任”的宣傳片。

而平安普惠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用戶為自己和家人負責,也讓借貸行業從業者“理性放貸”,為客戶和社會負責。

實際上,要想做好借貸者教育這件事,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抓好風控”,儘量避免對過度借貸者放款。

因此,何峰迴答香港金融監管部門的第二個方式,就是:瞭解用戶。

“所謂的瞭解用戶,就是現在大家大力提倡的KYC(Know Your Customer)。”張羽認為,只有瞭解借款人的真實還款能力和還款意願,才能避免過度借貸的用戶陷入更深的債務危機。

現在很多頭部金融企業,對用戶的槓桿率都要求在10倍以內。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用戶一個月賺1萬元,那他揹負的債務只能在10萬之間,否則就是“過度借貸”的風險用戶。

平安普惠為了瞭解用戶,也會給用戶做多維度畫像。

他們內部有“三個合適”的原則:找到合適的借款人、提供合適的產品、提供合適的服務方式。

沈豔教授認為,借貸者用戶的教育,不太可能一蹴而就,“這個過程漫長得難以想象”。

它可能需要一代人的努力,也可能需要經歷一個經濟週期的起伏。

在經濟危機之後,美國的金融體系進行了一輪大洗牌,金融制度逐漸完善。

而相應的,投資人和借款人的素質,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不痛不癢的說教,都沒什麼用,真金白銀的教訓,才記得住。”沈豔說,經歷過磨難的一代,才會真正成長。

多頭借貸者人數已達247萬,90後佔了一半,福建人最多

在這波借貸浪潮中,90後漸漸成為主力軍,而00後已踏入了大學校園,還有4年,他們也將步入社會,成為新的消費群體。

對於年輕一代的金融教育,已迫在眉睫。

都說70後存錢,80後月光,90後透支,那麼00後,又將形成一個怎樣的消費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