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競爭:互聯網融合、無邊界、開放免費、大數據、週期縮短

當前,市場競爭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球經濟變化的影響、國內市場競爭的加劇,都對傳統的中小企業的生存提出了巨大的挑戰。特別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步伐的加快,傳統的經營理念和經驗不斷被顛覆,生產關係不斷得被重構。中小企業未來幾年競爭的五個關鍵詞:互聯網融合、無邊界競爭、開放與免費、大數據運用、越來越短的週期

一、互聯網融合

1995年,全世界互聯網的用戶可能不到5萬人,今天一次互聯網大會,參加會議的人都會超過10萬人,而目前全世界用互聯網的人口已經超過了30億人。

不管你承認與否,我們的社會已經被徹底地互聯網化了,互聯網再也不是高級人才特有的辦公應用工具,它已經悄然成為我們生活中無法割捨的一部分,許多人可以一天不吃飯,但卻無法忍受一天沒有網絡的世界。

未來的競爭:互聯網融合、無邊界、開放免費、大數據、週期縮短

2018年,餐飲在線訂購達到2000億元,旅遊在線訂購則更是高達5000億元。細數中國知名的成功企業,更是鮮有不被互聯網化的,從我們最熟悉的天貓、淘寶、京東(互聯網+購物)到美團外賣、餓了麼(互聯網+外賣),從滴滴打車、神州租車(互聯網+出行)到攜程、途牛旅遊(互聯網+航空酒店服務)等。

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企業進行互聯網融合、改變傳統的經營業態、創造新的商業模式是企業未來生存的不二法門。

二、無邊界競爭

行業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科技、信息、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已經打通了行業之間、企業之間的壁壘,使得各個行業互相融合、互相滲透。特別是那些擁有互聯網背景的新型企業組織,我們已經很難界定它們的邊界在哪裡。

互聯網的出現,打破了原有的競爭法則,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市場競爭不再單純是同質化產品之間的比拼,更多趨向了沒有邊界的混戰。

滴滴本身沒有一輛運營車輛,也沒有聘用一個司機,而是依託移動互聯網的優勢,將資源整合在一起,加上便捷化和人性化的服務,就成了整個出租車行業望而生畏的競爭巨頭。

因此,如今市場上真正讓你難以招架的絕對不是體量上的差距,而是思維上的變革。今天,藉助信息科技,許多新興企業湧現,並快速成長,它們摒棄了過往“只有定位準確,才能實現營銷”的固有思維。

未來的競爭:互聯網融合、無邊界、開放免費、大數據、週期縮短

巴西最成功的多元化經營公司SemcoCEO塞姆勒所說:“我也不知道我的公司是做什麼行業的。我只知道我們在做哪些事情——我們製造東西,提供服務,打造線上社區,但我不知道應該如何定位Semco。坦白地講,我也不想知道。我帶領公司的這20多年時間裡,我一直在努力地不定義我們在做的事情,原因很簡單:一旦說你是某個行業的,就相當於把你的員工帶進了某個關起來的房間,哪怕這個房間再大,他們的思維和想法再也不會超出邊界。更糟糕的是,你給了他們一個現成的藉口去無視新業務:那不是我們的市場。”

所以說,市場無邊界,競爭也無邊界。

三、開放與免費

我們社交用的微信、QQ;搜索引擎用的百度、搜狗;導航用的高德地圖、谷歌地圖;獲取新聞的門戶網站新浪、搜狐、網易等,用戶在使用這些程序過程中都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除購買平臺上的產品外),我們已經習慣了這些免費的服務。

微信註冊用戶已接近10億,月活躍用戶8.89億,微信公眾號超過1000萬個,所開展移動應用程序對接的數量超過90000個,使用微信支付的用戶也達到了4.7億。

有人會問,微信做了這麼多事情,靠什麼賺錢呢?其實這個問題不難回答,如果一家企業擁有10億體量的用戶基礎,它做什麼都會有人來搶著埋單,畢竟,它幾乎控制了全部市場。

因此,互聯網時代最鮮明的特點就是開放和免費。也正是這個特點,使得許多互聯網新興企業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達到傳統企業無法企及的體量。

未來的競爭:互聯網融合、無邊界、開放免費、大數據、週期縮短

谷歌地圖,從第一款導航儀出現到銷售300萬臺,用了整整10年時間,然而,谷歌針對蘋果手機推出的新版地圖,其下載量達到1000萬,時僅僅用了48小時。

智能手機上的谷歌地圖擁有GPS集成、實時交通狀況、搜索、通訊錄以及電子郵件服務;最重要的是它能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應用,幫助人們搜索賓館、飯店,並直接獲取導航指引;無論是步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還是駕駛,都可以給到最佳路線;谷歌地圖利用雲計算等功能,還可以進行實時更新、儲存數據,並不會佔用智能手機的任何空間;最關鍵的是不花錢(免費)。

通過這一對比,我們可以清晰地瞭解到互聯網時代,企業的競爭再也不是單純的價格之爭、產品之爭,更多是商業模式的競爭。

四、大數據運用

我們正在從IT(Internet Technology,互聯網技術)時代走向DT(Digital Technology,數字技術)時代。DT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提升,而且是思維觀念的變革,IT時代,人們習慣於以自我為中心,人人都是自媒體,每個人都可以在互聯網世界發聲。而DT是以人為中心,開放式、透明化地進行一切生產活動。

在大數據時代,人類獲得數據能力遠遠超乎大家想象,我們對世界的認識要提升到新的高度,未來30年將對全球經濟進行重新定義。

未來的競爭:互聯網融合、無邊界、開放免費、大數據、週期縮短

Google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無疑也是世界上在數據領域最有發言權的公司,早在2009年,Google利用大數據成功預測了當年的冬季爆發的流感,並精確到了某個地區。

在大數據時代將會發生在各個行業、各個企業的所有生產、服務以及管理領域。與傳統的營銷和管理相比,其特點是:服務更加精準,成本更加低廉,效果更加優質,速度更加迅捷,利潤更加豐厚。這些不是在現有的技術基礎和思維基礎上可以領悟的,它將以一個全新的世界呈現在人們眼前,一個全新的數據化、網絡化的世界,並且成為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2015年6月10日,擔任思科CEO二十年的約翰·錢伯斯(John Chambers)在離開思科的演講中表示:

當下超過30%的企業在未來10年將難以存活,能夠倖存的將是那些使其業務數字化、科技化的企業,而且期間還有很多企業將在嘗試轉型中失敗。

錢伯斯還表示:全球將變成一個數字化的世界,而這一世界將在科技企業的改變步伐中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健康、我們的教育以及我們的商業模式。

五、越來越短的週期

美國極具營銷理念的管理學家伊查克·艾迪思,創立了企業生命週期理論,理論的核心是:企業的發展與成長的動態軌跡,包括髮展、成長、成熟、衰退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週期大約3年。這一理論很長時間內深深影響著企業的發展歷程。

但當今信息科技爆炸式增長,全球經濟朝著一體化的趨勢發展,新技術、新思維、新觀點不斷刷新著我們的認知。人類知識更新的週期越來越短,很多知識我們剛從書本上學到,還沒開始實踐,已經過期了。經濟發展瞬息萬變,企業的發展也要適應大趨勢的變化縮短相應的成長週期。

作為全世界原手機行業的霸主,諾基亞用了100多年才完成了市值140億美元的目標,聯想的市值突破100億美元用了30年的時間,而小米完成這一壯舉僅僅用了3年的時間。

在互聯網這個“異變”的環境中,許多企業如同怪物一樣從一顆種子瞬間成長為參天大樹,傳統企業幾十年的積累不及這些企業幾年的發展。

標準普爾500指數(S&P500 Index)是記錄美國500家上市公司的一個股票指數,是全世界金融投資界公認的權威標準,提供被廣泛認可的信用評級、獨立分析研究、投資諮詢等服務。通過研究標準普爾500指數,我們發現,各大公司跌出這一指數的平均速度從1958年的61年,加快到了今天的18年。可見,所有公司都在加快更新迭代的速度,再大的公司也難以在滾滾巨浪中倖免,我們正處在一個發展速度驚人的時代,這個時代充滿了機遇和挑戰。能否在競爭日益加劇、規則漸漸模糊的惡劣市場環境中快速創新並適應經濟發展的趨勢,已經成為企業成敗的關鍵。

未來的競爭:互聯網融合、無邊界、開放免費、大數據、週期縮短

同樣認識到企業和產品的發展週期越來越短,華為董事長任正非表示:“不創新才是華為最大的風險。”華為2萬元起家,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民營科技企業,發展成了世界500強和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製造企業,歷時25年的時間,創造讓全世界矚目的奇蹟,週期在不斷縮短,但企業這段週期中要承載的內容並沒有減少,反而變得更多了,這就需要企業不斷創新,否則就會被越來越快的週期所淘汰。

因此,任正非說:“回顧華為20多年的發展歷程,我們體會到,沒有創新,要在高科技行業中生存下去幾乎是不可能的,在這個領域,沒有喘氣的機會,哪怕只落後一點點,就意味著逐漸死亡。”

其實,不僅是高科技公司,所有企業都在縮短創新時間。

作者:華智晟遠(北京)管理諮詢有限公司 石澤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