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仙山桐柏山 重煥光彩正當時

台州因境內天台山而得名,天台山西南與括蒼、雁蕩兩山相接,西北與會稽、四明兩山相連,向東北延伸入海形成舟山群島。天台山由許多山組成,其中華頂山、桐柏山、瓊台山、赤城山、寒石山等,都是著名的風景名山。在組成天台山的許許多多山中,桐柏山是一座值得重視和研究、需要加以開發與建設的道教名山。


道教仙山桐柏山 重煥光彩正當時


在古代,桐柏山指的就是天台山。唐代崔尚所寫的《桐柏觀碑記》中,一開頭就寫道:“天台也,桐柏也,釋謂之天台,真謂之桐柏,此兩者同體而異名”。從崔尚所寫的碑記中可以看出,當時天台與桐柏兩個名稱是通用的,桐柏山與天台山是從佛與道不同角度來稱謂的同一個概念。隨著時間的推移,桐柏山與天台山的概念逐步分離。後來,桐柏山指的就是桐柏宮周圍一帶的山。本文所寫的桐柏山,指的也是這個概念。


道教仙山桐柏山 重煥光彩正當時


桐柏兩字,桐為桐樹,代表陽;柏為柏木,代表陰,一陰一陽之謂道。桐柏這一名稱中有陰有陽,陰陽相和,與道教有著天然的聯繫。事實也正是如此。在歷史上,桐柏山是一座道教仙山。有不少傳說與桐柏山相關,在此列舉其中幾則。

先說黃帝,傳說黃帝曾經來到天台山,命人在天台桐柏山建造了“天人合一”的天、地、人三個祭壇,祈願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後說王喬,傳說周靈王太子王喬因勸諫其父而遭到冷落後,來到天台桐柏山修道,成仙后成為護佑天台山的主神,被奉為桐柏真人;再說呂洞賓,傳說呂洞賓曾遊桐柏嶺下福聖觀,在牆壁題詩一首。詩的內容為“青蛇繞地月徘徊,夜靜雲閒鶴正回。欲度有緣人換骨,暫留蹤跡在天台。”一些傳說雖然有些荒誕不經,但這些傳說本身並非當代人為了發展旅遊吸引人眼球而隨意編造,而是在古代典籍中有記載。當然我們應該看重的不僅是傳說,更有歷史上那些值得我們關注的在桐柏山上真實發生過的事,真正來過桐柏山的人。

道教仙山桐柏山 重煥光彩正當時

翻開民國時期陳甲林先生編撰的《天台山遊覽志》,其中所寫到的天台山古蹟中,與桐柏山相關的很多。有“三國吳葛仙翁(葛玄)故居”“陳徐則隱真齋居”“司馬承禎故居” “馮惟良棲瑤隱居”“徐靈府方瀛山居”“葉藏質石門山居” “台州刺史柳泌紫霄山居”“陳寡言玉霄山居”“曹太尉勳寓居”“白玉蟾方瀛山居”“黃雲堂”(司馬承禎所居)“會仙亭”“吹笙臺” “降真臺”“眾妙臺”“鳳軫臺”“葛玄丹灶” “透壺泉”等,多達二十多處。在各個不同的朝代,桐柏山上曾經出現過不少道觀,主要有桐柏宮、元明宮、洞天宮、仁靖宮、純素宮、 福聖觀、昌壽觀、法輪院、妙樂院、昭慶院、聖壽院、法蓮院等,有十多處。


道教仙山桐柏山 重煥光彩正當時


我之所以要把這麼多古蹟和道觀的名稱不厭其煩一一加以羅列,是因為這些古蹟和道觀,雖然大部分已經消失在歲月的煙塵之中,但都蘊含著一段生動的歷史故事,都是桐柏山豐厚人文底蘊的體現。桐柏山是道教所列的七十二福地之一,道書稱之為“金庭洞天”,是名副其實的道教仙山。


道教仙山桐柏山 重煥光彩正當時


在桐柏山留下蹤跡的歷史文化名人,著實不少。擇其要者而言之,有幾個人物不得不提。唐代高道司馬承禎,遍遊名山之後,把他修道的地點選定在天台山。司馬承禎曾先後得到武則天、唐睿宗、唐玄宗三位皇帝的四次詔見。詩仙李白曾兩次來到天台山,寫下了謳歌天台山的不朽詩篇。“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台去”,就是李白寫的《瓊臺》一詩中的名句。著名詩人孟浩然也慕名來到天台山,留下的詩篇中多次寫到桐柏宮。隱居天台山的寒山子,曾經寫下“仙都最高秀,群峰聳翠屏”“瀑布千丈流,如鋪練一條”等詩句讚美桐柏山。唐代高道徐靈府,曾經居於桐柏山元明宮,是最早的寒山詩集收集者。著名愛國詩人陸游,在他二十三歲那年就曾來到桐柏山的洞天宮隱居。他五十一歲被解除官職,遠在四川而被朝廷安排擔任桐柏宮的虛職,兩年之後他實地到桐柏宮主持宮務。在天台山的歲月,令他終生難忘。直到晚年,他還寫下“但願此身無病,天台剡縣閒遊”這樣的詩句,真情回憶天台山。與大詩人陸游同時代的一代大儒朱熹,也與桐柏山有著很深的淵源。朱熹的父親朱松,曾經主管過桐柏宮,朱熹少年時即隨他的父親來過桐柏山。後來,朱熹分別在他44歲和54歲時,兩次主管桐柏宮,時間長達六七年。儘管他主管桐柏宮期間大量時間居住在武夷山,但他在天台期間走過天台的山山水水,也與天台不少賢達交往密切。


道教仙山桐柏山 重煥光彩正當時


桐柏山上,除了像李白、孟浩然、司馬承禎、陸游、朱熹等歷史文化名人之外,還有許多歷史文化名人與桐柏有關,有的雖未實地到過桐柏山但在詩文中讚美桐柏山,有的親臨桐柏山留下了頌揚桐柏山的瑰麗詩章。孫綽在《遊天台山賦中》寫到“赤城霞起以建標,瀑布飛流以界道”,他所寫的瀑布就是桐柏瀑布,近年恢復後被稱為天台山大瀑布。王羲之在華頂山上跟白雲先生學書法期間,足跡亦曾踏至桐柏山。謝靈運在其《山居賦》中寫下了“遠東則天台桐柏、方石太平”之句,對桐柏山念念不忘。曾任台州刺史的唐代道士柳泌,與桐柏山有一段奇特的故事。他以道士身份擔任台州地方長官,不在臺州府辦公,直接到桐柏山幹事,其主要職責是組織群眾為皇帝採集長生不老之藥。被稱為“山中宰相”的高道杜光庭,是個大學問家,也是個大詩人。他曾隱居桐柏山,甚至自稱“桐柏真人”。唐代詩人元稹,在擔任浙東觀察使時,對天台山的景色特別喜歡,在桐柏山住過一段時間。他捐出自己的俸祿資助修復桐柏宮,桐柏宮修成後還寫了《重修桐柏觀記》。劉禹錫、白居易、張佑、釋皎然、皮日休、陸龜蒙等唐代詩人,都留下了與桐柏山有關的詩。


道教仙山桐柏山 重煥光彩正當時


北宋時,一代高道張伯端寫出了道教史上的重要著作《悟真篇》,成為道教南宗的創立者,其三教合一、性命雙修、重視內丹修煉的思想,對道教的發展影響很大,而張伯端在歷經千難萬險走過南北各地之後最終成就功業的地方,便是在桐柏山。


道教仙山桐柏山 重煥光彩正當時


宋代以降,蒞臨或吟誦桐柏山者,有官員、道士、學人,各色人等,數量很多,難以盡述。直到清代以後,尚有康有為、郁達夫、潘天壽等名人蒞臨桐柏山,留下了讚美桐柏山的詩文。

令人遺憾的是,在歷史上曾經引人注目的桐柏山,一度時期陷於衰落。好在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天台文化旅遊事業的發展,桐柏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開發。桐柏抽水蓄能電站建成之後,瓊臺仙谷景區建成,受到遊客喜愛。與此同時,一度破舊冷清的鳴鶴觀,得以修復與重興;因為當年建造水庫而淹沒於水庫底下的桐柏宮,近年得以易址重建。新的桐柏宮具有宋代建築風格,氣勢恢宏,特色鮮明,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道教場所。曾經在歷史上赫赫有名但已經消失多年的桐柏瀑布,也已重現風采。最近,桐柏山還將迎來一件大事。現任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浙江省政協委員、台州市政協常委的桐柏宮道長張高澄,將升座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的道教方丈。近幾十年來桐柏山所發生的可喜變化,為今後的建設與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道教仙山桐柏山 重煥光彩正當時


桐柏山,無論從歷史文化角度還是從自然風光角度看,都是一個可資建設和開發的重要景區。有人曾經感慨天台山景區只見星星,不見月亮,指出天台山景點太散,缺乏規模較大的中心區塊。事實也正是如此。與天台的鄰縣相比,仙居有大神仙、新昌有大佛城,皆可稱為其重要景區。那麼,天台山景區的中心區塊或者天台山景區的月亮,應當在哪裡著手建設?我的觀點是應當在桐柏山起步,先把桐柏山建成天台山景區的月亮。因為桐柏山一方面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自然資源稟賦,另一方面在建設與開發上已有較好基礎。把桐柏山建成無愧於歷史文化和自然資源的道教仙山,打造道教文化高地,使之成為天台山旅遊的中心區塊,正當其時。


道教仙山桐柏山 重煥光彩正當時


建設和開發桐柏山的文章該怎麼做?首先是明確定位,確立把桐柏山建成道教仙山和道教文化高地這一基本定位。其次是著眼長遠的大手筆規劃。對於桐柏山的建設與開發,我有一個初步的建議,不妨在此和盤托出,與有識之士共同探討。

我認為,桐柏山應當建好一個龍頭。這個龍頭的大腦,毫無疑問在桐柏宮。天台道教歷史悠久,早在1800年前,被後人稱為仙翁的葛玄就來到天台山修道煉丹,當時吳國的國主孫權,特地為他修建了桐柏觀,就是後來桐柏宮的前身。自此以後桐柏觀高道會集,一派仙山氣象。到了唐代,司馬承禎的修煉之所桐柏觀,就是在葛玄修道的桐柏觀遺址上重建的,他在桐柏山修道長達四十年。當時的桐柏觀,引起了從皇帝到一大批官員和文人的關注,堪稱國家級道教中心。到宋代,道教南宗創立者張伯端在桐柏宮修道。歷史上,桐柏宮高道輩出,成為道教南宗祖庭,是仙家的“金庭洞天”,對道教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未來隨著桐柏宮吸引力和影響力的進一步擴大,其重要地位將得到進一步彰顯。


道教仙山桐柏山 重煥光彩正當時


在桐柏宮附近,浙江道教學院已經在建。浙江道教學院是一所經國家宗教事務局和中國道教協會批准設立的集教育、培訓、研究、交流於一體的道教人才培養高等院校。建成後將成為道教人才培育、道學理論研究、道教修煉養生和道教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據鄭為一先生《天台山桐柏宮》一書記載,桐柏宮周圍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九峰三十六宮七十二道院,如眾星拱月散佈四周。雖然沒有必要全部恢復這些宮觀道院,但適當復建與重興關鍵性的宮觀道院,還是值得重視的。與桐柏宮相應稱,應當辦好兩個道教場所,成為龍頭的一對眼睛。一隻眼睛是鳴鶴觀,以供奉張伯端為主。鳴鶴觀主體為清代建築,環境清幽,建築古樸自然,是一處廣大遊客特別是道教信徒所喜愛的場所。另一隻眼睛是道元院,就是現在的道元村,歷史上曾為道元院。道元院需要復建,要在專家仔細考證、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提出道元院建設方案。復建的道元院可實現一些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可以考慮以供奉司馬承禎為主。道元院的建設應與整個桐柏山的開發相協調,與桐柏宮、鳴鶴觀的風格與特色相協調,使桐柏宮和鳴鶴觀互為犄角,相互呼應,相得益彰。


道教仙山桐柏山 重煥光彩正當時


如果說鳴鶴觀和道元院可成為桐柏山的兩隻眼睛的話,那麼,天台山大瀑布就是這個龍頭的嘴巴。

天台山大瀑布總高325米,主體高285米,最大寬度90米,又稱桐柏瀑布,九折而下,形成了有震撼力的高落差的瀑布群,十分壯觀,堪稱全國最好的瀑布之一。更為難得的是,瀑布在外噴灑,人可在瀑布之內沿著古道悠然行走,自內而外以獨特的角度欣賞瀑布,感受行走於瀑布之內的奇特體驗。古道上,古代時還有道觀等建築,可根據情況在適當位置重建一些建築小品,不一定完全按照古代的情況加以恢復,可建成體現桐柏山道教仙山特色、適合當代人口味的經得時間檢驗的建築精品。同時,還可以在桐柏山上建築一些類似於古代茅蓬的場所,在文化氣息上與古代一些和桐柏山有關的歷史文化名人聯繫起來,供道士修道、僧人修禪、學者修學。也可以適當引進一些精品民宿,供普通遊客體驗桐柏山生活,把觀賞旅遊與深度體驗旅遊有機結合起來。同時,要立足桐柏宮道教南宗祖庭地位,充分發揮浙江道教學院作為全國性道教教育高等學府的作用,把桐柏山打造成道教文化高地。


道教仙山桐柏山 重煥光彩正當時


具體地說,桐柏山可以在道教理論研究方面成為高地,可以以浙江道教學院為平臺,吸引全國各地的高道來桐柏山講學傳道,研究道教文化,在道教理論的挖掘與研究方面取得成果。桐柏山可以成為修身養生實踐的高地,可結合南宗內丹功法和易筋經等道教功法的挖掘與推廣,吸引更多的人來桐柏山學習修身實踐的方法,使桐柏山成為全國著名的令人嚮往的道教文化實踐場所。桐柏山可以成為道教對外交流的高地。桐柏宮張高澄道長作為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負責對外交流,曾經在博鏊論壇上發表演說,他本人就是道教對外交流活動中全國罕見的人物。可以藉助張高澄道長和其他高道的名聲,通過他們的活動提高桐柏山的影響力與知名度,提升道教文化對外交流的力度和厚度。若能如此,則桐柏山這個龍頭不僅有壯觀無比的外觀,更有舉世無雙的道教文化內涵。道教文化,是桐柏山作為道教仙山的靈魂。


道教仙山桐柏山 重煥光彩正當時


龍頭形成之後,還要與瓊臺仙谷景區很好地連通起來。瓊臺仙谷景區中,有碧波盪漾的八仙湖,有呂洞賓詩碑,有別具特色的九峰八仙台,有思仙橋、望仙橋、遇仙橋、渡仙橋、聚仙橋等,突出了一個仙字。整個景區具有道教特色,比如根據黃帝在桐柏山設壇祭天的傳說修建的天壇、地壇和人壇,其中蘊含著諸多道教元素。瓊臺仙谷,是桐柏山作為道教仙山的重要組成部分。


道教仙山桐柏山 重煥光彩正當時


瓊臺仙谷景區通往桐柏山的公路早已建成運行,景區的上入口就在桐柏山上。這一景區的直通電梯,也正在建設之中。電梯建成之後,桐柏山與瓊臺仙谷景區將更為緊密地聯繫起來。等到景區玻璃棧道和桐柏水庫環水庫綠道建成後,整個桐柏山景區一天可以集散四萬左右遊客,一個氣象宏大、富有特色的道教仙山就初步形成了。桐柏山道教仙山景區,可成為天台山的龍頭景區。這個龍頭景區,應當建成既具有鮮明道教文化特色又不與其他道教仙山雷同的天台山文化旅遊中心區塊。


道教仙山桐柏山 重煥光彩正當時


在建設桐柏山道教仙山景區的同時,還要考慮到離桐柏山不遠的大悲山的開發與建設。大悲山位於瓊臺仙谷景區和桃源景區中間,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最高峰為蓮花峰。大悲山歷史上有過道觀,住過高道,也有諸多道教元素。蓮花峰下有大片平地,建設與開發的餘地很大。在那裡可以建設一些與遊購娛吃住行旅遊六要素相配套的具有古代建築風格的現代化設施,重點可以發展健康療養產業,也可以引進高端民宿,未來與桐柏山景區組成一個旅遊綜合體,使桐柏山這個風景旅遊的月亮更圓更大更亮麗。


道教仙山桐柏山 重煥光彩正當時


天台山文化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桐柏山只是天台山的一部分。在條件成熟時,還應建成另外的月亮,等到天台山有眾多月亮而不是眾多星星之時,就是天台山旅遊事業真正騰飛之日。

END


道教仙山桐柏山 重煥光彩正當時


(作者曾任中共天台縣委書記、台州市政協常務副主席)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