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斌:吉林是財政小省、金融弱省,資金不足始終困擾振興發展

胡斌:吉林是財政小省、金融弱省,資金不足始終困擾振興發展

中國經濟週刊微信號:ChinaEconomicWeekly

中國經濟週刊官方網站:經濟網 www.ceweekly.cn

胡斌:吉林是財政小省、金融弱省,資金不足始終困擾振興發展

吉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金融辦主任胡斌 (《中國經濟週刊》首席攝影記者 肖翊 攝)

中國經濟週刊-經濟網訊(記者 周琦) 12月29日,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中國經濟週刊、中國信通院、工信部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共同主辦的第十七屆中國經濟論壇在人民日報社舉行。吉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金融辦主任胡斌出席並發表主旨演講。

胡斌介紹,幾年來,吉林經濟貨幣化水平提升34.8%,高於全國8.9個百分點,增量存貸比高於全國195.7個百分點。

吉林省優先實施了一系列金融改革,如2016年主動爭取國家級農村金融改革試驗任務,首創基礎金融、物權增信、信用信息三大支柱及產權交易市場“三支柱一市場”新型普惠融資服務體系,發揮填補串並功能,“填基礎金融空白、補融資增信短板,串各類金融業態,並城鄉資金市場,疏浚信息難上匯、服務難下沉的投融資堵點。中央領導同志對吉林省做法做出重要批示指示,吉林模式全國推廣。”

胡斌說,吉林是財政小省、金融弱省,資金不足始終困擾振興發展大局,促使他們下決心構建省級層面財政金融相機有機搭配的體制機制。“吉林省以用好財政政策、用足貨幣政策為引路方針,架設了財政金融聯動政策框架,一方面盤活存量、調配增量,逐步擴大運作規模;一方面控制流程、聯動機制,提高規範化水平,為工業升級、扶貧攻堅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提供有力支撐。”

此外,吉林省提出支持民營經濟“四個千億”計劃,即貸款、債券、擔保、新業態各新增1000億的目標;從信息對接、規模審貸、激勵約束等環節,構建定性定量指標,強化評價考核,打通資金精準流向最後一公里;對急需紓困的重點企業無論國有民營,實行“一企一策一專班”,依法合規打消金融機構顧慮,保障必要融資接續。

胡斌介紹,吉林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處置硬措施、風險軟著陸”總方針,強調不能為防而防、將手段異化為目標,堅決杜絕處置風險引發更大的風險,牢牢守住金融穩定底線。

他建言,對東北基礎設施和重大工業轉型升級項目,給予必要佈局安排和政策傾斜,加快補齊短板,科學構建經濟發展新格局;對東北實施階段性有區別的財稅政策,加強積累,提供市場化培育原始推動力;對東北資本市場加大投入,支持探索債券增信平臺機制建設,做到資本、智力、制度一體化改善;對東北金融市場主體的豐富提供牌照支持,完整構建金融業態和鏈條體系,順暢資金注入渠道,推動經濟金融穩定發展進一步提質提效提檔提速。

胡斌:吉林是財政小省、金融弱省,資金不足始終困擾振興發展



請回到文章頂部,點擊右上方“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