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娛樂圈發展史:1978年的鄧麗君秒殺2018的楊超越

1978至2018,四十年過去了,不單單是人,彷佛很多東西都邁過而立,進入不惑之年。娛樂圈的穩定繁榮,就是現代文化強大的最典型的代表。


神奇的1978

如果穿越到1978年,去問一位年輕人:今年有什麼娛樂明星八卦嗎?

他的反應可能是這樣的:什麼星星、八卦的,你說的是占卜嗎?我們不能搞迷信!

中國娛樂圈發展史:1978年的鄧麗君秒殺2018的楊超越


綠軍裝就是時尚(圖/電影《芳華》)

這聽來像一個段子,但在那個綠軍裝就是時尚時尚最時尚的年代,娛樂和明星,對於普通大眾來說,真的很遙遠。那時的中國,還處於一個沒有娛樂圈的時代。

爺爺的偶像只有毛主席。關於娛樂,他曾經跟我講,上學的時候,看見老師家牆上掛著的二胡,都忍不住手癢癢,會偷偷取下來自己亂拉一通。沒有人教,但後來無師自通學習音樂,也學會了演奏很多樂器。

1978年,中國內地上映了兩部知名電影,一部是《江姐》,一部是《祥林嫂》,這兩位的大名,今人也不陌生。它們都來自上海電影製片廠,一家國營單位。

中國娛樂圈發展史:1978年的鄧麗君秒殺2018的楊超越


電影《江姐》海報。藍旗袍、紅線衣、白圍巾,是江姐的標誌性服裝(圖/網絡)

中國娛樂圈發展史:1978年的鄧麗君秒殺2018的楊超越


電影《祥林嫂》海報(圖/網絡)

此時,距離華誼兄弟成立還有16年,距離光線傳媒問世還有20年。

那是一個一無所有的年代,但大門正在被打開。光照了進來,我們便遇見了另一個世界。

如今,飾演江姐的楊維忠是瀋陽音樂學院流行音樂系演唱教研室主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飾演祥林嫂的袁雪芬於2011年去世,她是越劇泰斗、袁派創始人,歷任上海越劇院院長、上海對外友協副會長,後當選全國政協常委。

當年,沒有人叫她們明星、偶像或者愛豆,她們的共同稱呼是表演藝術家。她們的圈子的是藝術圈,不是娛樂圈。

1978年,劉燁、劉濤、李晨、張傑、陳思誠、馮紹峰、李玉剛等出生。

他們的父母當時怎麼也不會想到,他們的孩子將來會進入一個他們幾乎沒有經歷感知過的行業。一舉一動會成為新聞,一言一行會成為話題,他們的終身大事全國關注,他們都很能掙錢。

一切的一切,都要感謝改革開放的神奇魔力,它撥亂反正了一個全球最為龐大的社會集體,調正方向,扶著它繼續向前。

白娘子來了

當華夏大地響起改革強音,彼時香港娛樂圈風頭正勁。

1975年,出生在香港九龍的空姐趙雅芝轉型,拍完了個人首部電視劇《乘風破浪》,正式進入娛樂圈。

中國娛樂圈發展史:1978年的鄧麗君秒殺2018的楊超越


電影《乘風破浪》海報(圖/網絡)

是的,你沒看錯,這不是韓寒的電影,是趙雅芝的熒屏處女作。

當年,杭州電視廠造出了第一批電視機——西湖牌9英寸晶體管黑白電視機。技術人員由杭州市五七幹校無線電廠、王星記扇廠及杭州電池廠的員工混合而成。

中國娛樂圈發展史:1978年的鄧麗君秒殺2018的楊超越


杭州電視廠的第一批電視機——西湖牌9英寸晶體管黑白電視機(圖/《杭州日報》)

三年後,改革春風吹滿地。趙雅芝再接再厲,與周潤發、石修主演的時裝勵志劇《奮鬥》播出。

中國娛樂圈發展史:1978年的鄧麗君秒殺2018的楊超越


電視劇《奮鬥》中,趙雅芝飾演徐家三小姐徐承菲(圖/網絡)

是的,你同樣沒看錯,這部劇不是文章馬伊琍主演的,劇中趙雅芝飾演徐家三小姐徐承菲,熱播後被媒體評為“香港男士最佳夢中情人”。

只是,彼時的內地人,還無緣認識這位東方女神。

不過很快,時間來到1980年,《上海灘》在香港播出了,火得一塌糊塗,趙雅芝成為“無線四大花旦”之一 。

當時的趙雅芝不可能想到,她的形象和名氣將飛躍珠江,迴盪祖國的大江南北。1985年,內地引進《上海灘》,許文強周潤發,馮程程趙雅芝,丁力呂良偉的模子,就這麼被刻在那兒了。

中國娛樂圈發展史:1978年的鄧麗君秒殺2018的楊超越


1985年引進的《上海灘》中,許文強(周潤發飾,右二),馮程程(趙雅芝飾,右一),丁力(呂良偉飾,左一)(圖/網絡)

那個年代,誰家要是有一臺黑白電視機,就會被街坊鄰居們踢破門檻。

依稀記得小時候,炎熱的夏夜,爸爸會把14寸的黑白電視機搬上房頂,或者放到院子裡,幾十號人或盤坐在席子上,或屁股下墊個小板凳,圍著那塊四方熒屏,搖著蒲扇,隨著劇裡主人公的遭遇共喜共悲,說說笑笑。無數次,我這就麼躺在席子上睡著了。

電視劇這種神奇的發明,一下子就衝潰了人們娛樂生活的空虛。當蓋子被擰開的時候,我們才知道什麼叫飢渴。

1992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這年秋天時,《新白娘子傳奇》在臺灣首播了。次年,中央電視臺引進,一舉拿下年度收視冠軍。

中國娛樂圈發展史:1978年的鄧麗君秒殺2018的楊超越


《新白娘子傳奇》海報(圖/網絡)

趙雅芝憑此劇獲得了“港臺電視演員拍片酬排行榜”冠軍,堪稱那個時代的范冰冰。

這部電視劇重播了一次又一次,幾乎每個人都能哼幾句臺詞。姐姐和我以及小夥伴們,會玩一個角色扮演的小遊戲。她們學著白蛇青蛇的樣子,扭動腰身,輕輕轉幾個圈,就以為自己瞬間穿梭到另一個地方了。而我會拿一隻破碗,拄著竹竿,自以為法力無邊,可以把她們收進碗裡。

像趙雅芝這種在精神世界為內地民眾“改革開放”的香港明星,在那個時代,不勝枚舉。他們前所未有的闖入,掀起的是一股春風化雨但又氣勢磅礴的變革之潮。

當時,兩岸還未“三通”,香港尚未迴歸,但娛樂的力量,已經將兩岸三地深深聯繫到一起。

“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1996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這首歌讓全球華人沸騰。

鄧麗君的“入侵”

說到歌聲,怎能不提鄧麗君。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祖國兩岸,號稱一邊一個鄧,“白天聽老鄧,晚上聽小鄧”。蒙著被子用收音機偷聽鄧麗君,是一代人的青春。

中國娛樂圈發展史:1978年的鄧麗君秒殺2018的楊超越


鄧麗君《美酒加咖啡》磁帶封面(圖/網絡)

中國週刊曾刊登過一篇回憶報道——《時代的情懷:偷聽鄧麗君的日子》。年過五旬的太原人郭俊明講述,1978年他參軍入伍,在排長的收音機中,第一次從“敵臺”中聽到了鄧麗君的“靡靡之音”,那是《美酒加咖啡》和《何日君再來》。

可以想象,年輕的軀體、亢奮的大腦以及懵懂的心靈裡,是一種怎樣的衝擊。當時的郭俊明臉紅心跳,除了喜,還有怕。因為就在幾年前,這種行為的後果是勞教甚至判刑,即使在1978年前後,還有被“批評、處分甚至開除”的風險。

鄧麗君的魔力,無法超越,連楊超越都不能。這是時代的助攻,也是文明的驅使。沒有任何的宣發,甚至還被三緘其口,但是輕柔的聲音卻悄悄飄過海峽,被翻錄、被偷刻、被傳聽,如一夜飄雪,拂過祖國的山河大地。

中國娛樂圈發展史:1978年的鄧麗君秒殺2018的楊超越


獲頒“影響中國”2018年度演藝人物的“火箭少女”楊超越(圖/圖蟲創意)

“初聞”鄧麗君時,我還不到十歲,那是從抽屜裡翻出爸爸的磁帶,放進破舊的錄音機,吱吱咔咔,但當鄧麗君的歌聲飄出,輕柔溫婉,便蓋過所有噪音。

後來,我從光盤和DVD裡看到了更多的港臺歌星,不少MV畫面是比基尼女郎搖曳在舞池中央,常常令我臉紅心慌。

鄧麗君的柔軟,無堅不摧,勢不可擋。

1979年,中國音協在北京西山召開會議,對鄧麗君現象展開了一場討論與批判。當時被點名批評的還有一位女歌手,她就是李谷一,春晚文化的代表,前不久剛剛入選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者。

當時被點名批評的歌曲叫《鄉戀》,不過,僅僅四年後,李谷一就把它帶上了1983年的中央電視臺春晚。

中國娛樂圈發展史:1978年的鄧麗君秒殺2018的楊超越


李谷一《鄉戀》封面(圖/網絡)

而且,“叛逆”的李谷一還將鄧麗君的“氣聲唱法”、甜美溫情發揚光大,《鄉戀》在後來的定義中,也成了改革開放初期文藝界的一顆“信號彈”。

李谷一是信號彈,鄧麗君是照明彈,是一座彼岸的燈塔,照亮了改革開放初期無數人的嚮往。1995年5月8日,出生於中國臺灣雲林縣,祖籍河北大名的鄧麗君走完了匆匆一生,42個年頭。

她開過演唱會的地方,有中國的臺灣和香港,以及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等諸多城市,席捲東南亞;此外還有北美的洛杉磯、舊金山、溫哥華、多倫多等等。

或許,她最大的遺憾是,終其一生未能踏上大陸,但幸在,她的歌聲幾乎到過大陸的每一個地方。作為一個孩童,我都能像背唐詩一樣隨口哼出《月亮代表我的心》和《甜蜜蜜》。

中國娛樂圈發展史:1978年的鄧麗君秒殺2018的楊超越


鄧麗君《月亮代表我的心》唱片封面(圖/網絡)

中國娛樂圈發展史:1978年的鄧麗君秒殺2018的楊超越


鄧麗君《甜蜜蜜》唱片封面(圖/網絡)

2008年11月24日,去世十三載的鄧麗君入選由南方報業舉辦的“改革開放30年30位風雲人物”評選活動。2009年,中國網舉辦“新中國60年最有影響力文化人物網絡評選”活動,共192位候選人中,鄧麗君以850萬餘票高居榜首。

她從未到來,但影響無處不在;她早已離去,但歌聲久久徘徊。

娛樂圈大爆炸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港片的輝煌不再,大陸明星笑傲江湖。小虎隊重聚春晚恍若隔夢,TFBOYS成了常駐嘉賓。

溫飽之後,娛樂就是人類作為生靈之首最普遍、最渴望、最原始的追求。

據工信部《2018中國泛娛樂產業白皮書》披露,2017年我國泛娛樂核心產業產值約為5484億元,同比增長32%。2017年,就不同品類的內容所產生的市場總價值而言,

中國泛娛樂產業已是一個近6000億元的市場。

中國娛樂圈發展史:1978年的鄧麗君秒殺2018的楊超越


2017 TFBOYS南京演唱會(圖/圖蟲創意)

白皮書展望,至2020年,中國的媒體娛樂行業的平均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8%,位列全球媒體娛樂產業增速前十的國家或地區之一。

1978至2018,四十年過去了,不單單是人,彷佛很多東西都邁過而立,進入不惑之年。

娛樂圈的穩定繁榮,就是現代文化強大的最典型的代表。

電影,現世的唐詩宋詞。2015年,中國電影票房迎來一次爆炸,總計達到440.69億元,同比增長近49%。其中國產故事片686部,票房271.36億元,佔比總票房61.58%,票房貢獻率創下新高。

2016年,中國電影院銀幕數量達到41056塊,超過美國的40928塊,成為全球之最。

2017年,中國文娛投資總金額達到672億元,同比增長9.6%;文娛行業有14家公司邁入了單筆融資10億元的俱樂部。在公佈的中國164家獨角獸企業名單中,文娛領域的共22家,排在所有行業第四,總估值達到287.6億元。

普華永道曾預測,在2018年,中國音樂市場的流媒體收入,將憑藉28.4%的複合年增長率,超過複合年增長率只有6.7%的現場音樂的收入;而中國的電影市場,到2021年將超過100億美元,屆時,電影銀幕將超過8萬塊。

中國娛樂圈發展史:1978年的鄧麗君秒殺2018的楊超越


圖/圖蟲創意

但現在看,前者的預測可能保守了。

12月20日,阿里影業旗下宣發平臺燈塔發佈《2018中國電影市場用戶觀影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電影票房將正式邁入600億時代,預計全年總票房達到610億左右,同比增長9%,100億美元或許只是明後年的事。

而截至美國時間12月10日,2018年美國電影票房總收入為110億美元,二者從未如此接近。

美籍華裔高曉松曾經說,體育和娛樂,是美國人民生活的兩大主題,體育明星和娛樂明星,甚至遠比政治明星更有聲名。

認識好萊塢巨星的美國人,或許不少於認識總統、國務卿的人,這就是文化繁榮、娛樂嵌入生活的標誌。

2018即將過去,我們繼續向前,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堅信改革開放。更加接近人性、釋放人性,那是創造未來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