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定投有“8個不要”,別說沒提醒你……

隨著定投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認可並選擇了定投。

在以往的文章中,我們多次分享過定投的難點、關鍵點。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定投中的“8個不要”。

很多小夥伴知道,但做到的卻很少。

1、不要總是“等等看”

不少小夥伴認可定投,也打算做定投,但喜歡“等等看”。

有等著行情下跌撿便宜貨的、有等著行情好轉追漲的…

其實,定投不用刻意擇時。

首先,單次定投扣款對整體成本的影響很小,什麼時候開始第一次定投,並不重要。

第二,即使最低點定投,收益也不見得更好。某一次的低點定投似乎“抄了指數的底”。但之後指數一路上行,實際上錯過了更多低位買入的機會。

第三,即使不幸定投在高點,也不一定會被“套牢”。

2007年10月16日6124點當天,開始定投上證指數。10年之後,截至2017年10月16日上證指數3378點,定投收益率25.78%(定投年化收益率為2.34%)。

這筆定投在2009年6月18日2853點第一次回本。期間上證指數下跌53%。

上證指數定投與一次性投資示意圖

20071016—20171016

做定投有“8個不要”,別說沒提醒你……

行動起來,比翻來覆去地猶豫、琢磨更重要。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錢鶴灘

2、不要影響日常生活

萬事都得有個度,定投的錢也如此。

1、定投的錢是“小錢”,是生活中的閒散資金。

定投金額“就低不就高”,以不影響日常生活為宜,每月固定收入的10%至20%即可。

2、定投的錢是“長錢”。

定投貴在堅持,資金不足容易中斷。因此,定投的錢最好是“固定的”、“持續的”,工資等固定收入比較合適。

3、定投的錢是“未來的錢”。

定投主要滿足子女教育、養老等長期目標,資金流入應具備一定的可持續性。

量力而動,其過鮮矣。——春秋·左丘明

3、不要隨便選只基金

定投需要有好的投資標的。

“指數基金”適合定投的三大理由:

★ 長期看,指數基金業績優於主動管理的基金。美國先鋒集團數據顯示,在截至1997年的35年裡,標普500指數基金的業績戰勝了70%的主動型股票基金。

★ 指數基金通常會保持90%-95%的高倉位,熊市跌得兇,可撿到更多便宜份額;牛市反彈大,或將獲得更高收益。

★ 主動管理型基金的基金經理更換頻繁,保持長期的穩定業績較難。

天風證券今年3月發佈的研報顯示,2005年以來,股票型基金經理變更的比例平均在30%左右;2015年甚至達到了60%。

2005-2017年股票型基金變更情況

做定投有“8個不要”,別說沒提醒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春秋·孔子

4、不要期盼定投成就千萬富翁

我們對定投的收益要有理性的認識。

定投不是“一夜暴富”的工具,也難以成就千萬富翁。

我們做過一個測算。

以1990年12月19日上證指數基準日開始做定投,截至2018年12月17日,年化收益率為3.62%。

如果以這個收益率計算,定投20年後要達到1000萬,從現在開始,每個月的定投扣款金額應該是:2萬元!

數據來源:Wind

奔富豪之夢去做定投的小夥伴,醒醒吧。

但定投可以大概率戰勝通脹,有機會為家庭理財添磚加瓦。

對定投收益率有理性認識,才能更好地堅持。

理性是羅盤,慾望是暴風雨。——波普(奧地利哲學家)

5、不要被負面情緒影響

定投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下跌、虧損,也會猶豫、後悔,甚至想要放棄,這都很正常,別太在意。

把下跌當作撿便宜貨的機會;把猶豫當作對意志力的磨練。

不要因為市場不好和自己的負面情緒,否定之前的所有付出。

積極樂觀的態度,是成功的重要條件。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警世賢文

6、不要被人性打倒

能戰勝強大敵人的人,首先是能夠戰勝自己弱點的人。

我們在多篇文章中提到過,定投是“逆人性”的:

★ 人們都喜歡及時行樂,而定投作為長期理財工具,是典型的“延遲滿足”,與人性相逆。有多少人在定投時,做好了長期虧損的準備?

★ 下跌是買便宜貨的機會。定投早期,多少人可以做到“下跌偷著樂”?

★ 定投是重要但不緊急的事,雖然很多人認同定投,但覺得不著急,沒有及時開通。

......

只有克服了人性中的這些弱點,才能堅持笑到最後。

欲勝人者,必先自勝。——呂氏春秋

7、不要太在意短期市場漲跌

這包括兩方面。

1、定投是滿足子女教育、養老等中長期理財目標,不是一蹴而就,往往需要5年、8年甚至更長時間。不宜因為短期虧損,就輕言放棄,欲速則不達。

2、如果定投時間較短,就算賺了錢,也不宜很快贖回。

畢竟,定投是攢小錢成大錢,期數越長,投入的本金越多,越有可能積累成一筆可觀的財富。

如果投入的期數短,比如只投了兩三月,即使收益率高到翻倍,總金額也不多,這時候贖回,意義並不大。

要想跑第一,先得跑完全程。——巴菲特

8、不要“死守不動”

定投收益的高低,並不總和時間長短成正比。

定投前期是份額積累階段,可以“懶人投資”。

但到了中後期,沒有必要刻舟求劍,非得如期贖回。不妨提前,或者延後。

一來,到了定投計劃的後期,由於前面累積的份額已經很多了,新增的份額對成本的影響非常小,定投攤薄成本的意義減弱。

反而,由於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基金份額,本金大,一個小跌就能跌去大量的盈利;如果再碰上大跌,更沒有足夠的時間讓我們等到前期高點,從而影響我們實現定投的理財目標。

達到目標後,落袋為安反而更好。

二來,即使是長期限的定投,也同樣會有牛熊轉換的週期風險。所以,到了定投後期,我們應該避免在弱市中贖回。

萬一定投計劃到期時,遇上大熊市,多堅持兩年也許更好。

知進退,別存亡,此人雖貧而終富——赤松子·中誡經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小基快跑(xiaojikuaipao2014)

做定投有“8個不要”,別說沒提醒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