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中國申遺成功了!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第13屆常會於2018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召開。當地時間11月28日下午,委員會經過評審,通過決議,

將中國申報的“藏醫藥浴法——中國藏族有關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識與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以下簡稱“代表作名錄”)。

祝賀!中國申遺成功了!


西藏藏醫學院的學生正在研讀記載著藏醫藥浴法相關知識的《四部醫典》。作者:劉罡。來源: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藏醫藥浴法,藏語稱“瀧沐”,是藏族人民以土、水、火、風、空“五源”生命觀和隆、赤巴、培根“三因”健康觀及疾病觀為指導,通過沐浴天然溫泉或藥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調節身心平衡,實現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傳統知識和實踐。該遺產項目既體現了相關社區民眾通過沐浴防病、療疾的民間經驗,也是以《四部醫典》為代表的傳統藏醫理論在當代健康實踐中的繼承和發展。

作為藏醫學“索瓦日巴”的重要組成部分,藏醫藥浴法以青藏高原的雅礱河谷和宗喀山脈的藏族農牧區為集中傳承區域,廣泛流佈於西藏、青海、四川、甘肅、雲南等地的藏區,為保障藏族民眾的生命健康和防治疾病發揮著重要作用。

該遺產項目承載著藏族天文歷算、自然博物、儀式信仰、行為規範、起居飲饌等傳統知識,同時也通過藏族神話、傳說、史詩、戲劇、繪畫、雕刻等文化表現形式得以廣泛傳播

,既為藏族人民提供了持續的認同感,又豐富著人類的健康知識與實踐,是世界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見證。

隨著藏醫藥浴法的列入,我國共有40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名錄,其中32個項目列入代表作名錄,7個項目列入急需保護名錄,1個項目入選優秀實踐名冊。這體現了我國日益提高的履約能力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水平,對於增強社區、群體和個人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激發傳承保護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延伸閱讀

泡澡也能治病?

帶你走近藏藥浴這種神奇的療法


藏醫藥浴療法是將全身或部分肢體浸泡於藥物煮熬的水汁中,然後臥熱炕發汗,使腠理開洩,祛風散寒、化瘀活絡,達到治病目的的一種療法。今年6月,記者來到北京藏醫院瞭解了藏藥浴這一特別的藏醫療法。

祝賀!中國申遺成功了!


  圖為藏醫藥物展示,攝於西藏日通藏藥廠

作為一種純天然綠色外治療法,藏醫藥浴歷史久遠,在藏醫藥最權威的經典著作《四部醫典》中,就有關於藥浴的記載,並收錄了藥浴主方劑“五味甘露”,按照藏醫理論取“陰、陽、水、土、草”五類植物藥,其常用藥物達100多種,後來各地的藏醫藥浴配方大多由“五味甘露”發展而來。

祝賀!中國申遺成功了!


  北京藏醫院醫師王多吉告訴記者,北京藏醫院藥浴科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科室,由於療效顯著,在患者中口碑非常好,預約治療需要提前排隊1個月左右。接診患者時首先經過外觀檢查,查驗血壓、心率、血糖,發燒、妊娠、嚴重高血壓、嚴重心腎疾病、活動期結核、浮腫等不適宜用此法。

祝賀!中國申遺成功了!


圖為病房中的藥浴盆

接受藥浴治療的患者每7至14天為一療程,不間斷治療一療程,療效顯著。一名開始接受第二療程藥浴治療的患者告訴記者,藏醫院藥浴科的醫護人員和患者交流非常充分,在治療全程中噓寒問暖,讓人感覺到特別貼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