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老照片,帶你穿越到50年代的上海,人們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20世紀50年代,適逢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國家正處於起步階段,社會面貌為之一新。社會各階層人民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為國家建設出力,整個國家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圖為1957年演藝界同事聚會,他們不再是舊社會被人看不起的“戲子”,而是新中國的文藝的建設者,所以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喜悅的表情。

圖為上海普通的一家七口人,住房雖不寬敞,老老少少卻是無比歡欣,坐在一起似乎有說不完的心裡話。

圖為三名家庭主婦正在交流著經驗,看她們的表情,似乎為自己能夠有現在這樣的生活而感到高興。

圖為20世紀50年代最流行的哈哈鏡,把人照得奇形怪狀,引來了孩子們的陣陣歡笑聲,滿足了他們的獵奇欲。

圖為在音樂老師二胡節奏的帶領下,孩子們唱起了歌,唱出心中最美的願望。

圖為1956冬天,一位即將出門的丈夫,妻子正在細心的為他整理好圍巾。

妻子做縫紉,丈夫在看報學習,小兩口的閒暇時光,充實而幸福。

圖為1956年春節穿上新衣服的孩子們,手拉著手,歡喜得不得了。

圖為幾個孩子正在自己動手做木工活,看他們認真的勁,真的讓人佩服。

圖為剛剛出差回來的父親,拿出新買的撥浪鼓在逗著自己的兒子,把孩子逗得喜笑顏開。

姑娘正在化妝,即將參加舞會,她要打扮得時髦一點兒。

工人家庭聚會,個個笑逐顏開,不得不說,那個年代,每個人都很容易滿足啊。

圖為學武的女孩子,誰說女子無才便是德,50年代的女孩子就已經開始學習文武雙全了。

那時候人們逛書攤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

幾個小姑娘玩過家家遊戲,不亦樂乎。

上門看病的醫生。

正在做手術室的醫生。

1959 年,孕婦例行產前檢查,那時候的窮鄉僻壤婦女連飯都吃不飽,估計也只有上海這樣的都市人才有產前檢查的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