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關於雲計算的趨勢和機會,這是我們內部的交流memo

分享│关于云计算的趋势和机会,这是我们内部的交流memo

12年過去,雲計算仍然一次次地被人們提起。雖然這是一個喊了很多年的概念,但云計算依然在高速增長,AWS每年增長46%,中國雲IaaS市場主要玩家每年增長接近100%,很多機構都開始切換到雲上。

老牌巨頭微軟從未被正式列入熱門FAANG股票行列,但是它卻在今年自成一派,市值甚至一度超越蘋果成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這多虧了他們大力投資的微軟Azure雲計算產品業務帶來的巨大增長。

觀察

1. 雲業務繼續高速增長

AWS年收入270億美元、年對年增長46%。市場佔有率是51%,第二名Azure是12%,阿里雲以4.6%位居第三,谷歌雲佔3.3%。今年AWS re:Invent大會的參會人數達5.5萬,繼續創新高。

分享│关于云计算的趋势和机会,这是我们内部的交流memo

2. 中小型領先傳統機構開始All in Cloud

包括全球最大資管機構之一的Wellington Management,英國最大保險公司之一Guardian,都開始All in Cloud。

3. AWS推出越來越多的應用產品與生態競爭

隨著AWS規模越來越大,為獲得更多收入和增長引擎,AWS推出越來越多應用產品,開始與生態的競爭。

接下來,任何在AWS生態的產品,面對AWS自身產品的競爭將成為常態。

4. IoT產品更加務實

相比去年AWS IoT產品宣傳比較大張旗鼓,今年IoT產品的溝通越來越底層化,更多是將底層的能力,拉上商業公司來講落地的案例。

AWS意識到,IoT因為場景非常多樣化,很難在應用層推出通用型產品滿足某個群體客戶的需求。所以,今年IoT相關分享,大部分是垂直行業的企業。

5. AI產品開始通過客戶落地化

AWS在去年推出了Sagemaker產品,可以理解是一個提供從NLP到聲音識別,再到數據訓練等一站式的AI解決方案。

今年AWS re:Invent的內容中,已經有越來越多大型企業,將AI能力融合到自己研發的應用中。比如西門子Finance,用一整套產品建立自己環境保險的風險控制的系統。

隨著時間推移,AI將成為一個基礎能力,類似於大數據。類似數據科學家這樣的AI科學家會越來越多,利用AWS提供的底層數據能力。

6. 開始接受混合雲等,對大型客戶妥協

推出了Outpost產品,即AWS的私有云業務。更多支持Windows FileSystem,還推出了SFTP,支持古老的文件傳輸協議。

middle market以下的潛力已充分釋放,接下來的增長動力來自於大型客戶,為了獲得大型客戶的更高份額,甚至希望他們all in AWS。以客戶為中心的妥協變得有必要。

分享│关于云计算的趋势和机会,这是我们内部的交流memo

對國內infra相關投資的啟發

1. 持續看好國內雲計算業務

中國整個雲市場目前營收規模是AWS收入的1/5左右,考慮到其中很多政務雲和私有云部分,其中雲計算的業務約是AWS的1/10。

中國雲IaaS市場的主要玩家,雲計算大部分收入來自於毛利比較低的雲主機和存儲等業務,而毛利比較高的數據產品、AI、IoT等應用類產品比例比較低。

差距代表機會。中國雲IaaS市場的主要玩家各種應用產品的缺失,給了創業公司相比美國更大的空間。

加大和雲計算相關領域,尤其是產品化應用化的投資,是未來幾年隨著雲計算滲透率越來越高的大投資主題。

2. 數據產品的機會越來越大

這次大會,IoT和AI在行業應用開始成為趨勢。這兩個趨勢下,前者將收集到數十倍的數據,後者數據的準備和清洗是能否發揮作用的關鍵。

可以預見,未來3-5年中國也將覆蓋這樣的趨勢。那麼對高性能以及不同應用場景下的數據產品,將成為越來越剛需。這是相關數據類產品的機會。

3. 混合雲未來是大型企業的常態

從AWS推出Outpost可以看出,AWS也放棄了通過ALL-cloud改變大型企業的行為,而是通過混合雲適應大型企業。

分享│关于云计算的趋势和机会,这是我们内部的交流memo

這裡有兩個機會,一方面,是多雲管理下各種應用的機會。另一方面,私有云的一流產品比如SDN和SDS等,雖然單一體量難以和雲相提並論,但是以比較高性價比的估值進入,未來的商業價值是非常長期的。

4. 產品驗證的標誌是一流先進公司的驗證

這次AWS的IoT和AI產品,可以說初步驗證開始進入廣泛接受的初期,來自於西門子、NFL、Nike、道瓊斯、麥當勞、Verizon等一流企業的落地。這些企業的一流商業場景鍛鍊了產品。

去年推出的區塊鏈產品相比還沒有大規模驗證,也是缺乏一流企業的場景落地。國內infra投資應該繼續堅持一流企業驗證的原則作為判斷核心標準之一。

5. AI和IoT能力開始成為企業內化的能力,更考慮投資應用

比如AI,隨著Sagemaker的越來越強大及越來越成為行業標準,AI本身能力的稀缺性將被稀釋,基於Sagemaker提供銷售預測、垂直行業數據分析、客服質量評估這樣的公司將越來越出現和越來越有價值。

即做一個AI-Driven應用的門檻將越來越低,懂行業的人開始更容易結合AI創業,未來幾年有可能會開始看到AI SaaS的繁榮。接下來加大對該方向的關注和投入。

對創業者的建議

1. 如果選擇做長線,一定要選雲計算

在雲計算和私有軟件之間,如果選擇做長線,一定要選雲計算。

雲計算的加速才剛剛開始,不能因為現在很多私有云,就否定了雲計算未來的空間。

分享│关于云计算的趋势和机会,这是我们内部的交流memo

2. 產品需要更務實落地

以上文提到的IoT為例,亞馬遜去年推了很多各種各樣的IoT,今年他們再提IoT都是講NFL橄欖球。

NFL通過在運動員和橄欖球上裝傳感器,一週收集的數據,比NFL成立到現在收集的所有數據都多。怎麼處理這些數據?

產品給對方帶來的價值是在場景上體現的。只有收集到了這麼多數據,和NFL一起去合作,才能有更多的產出。

總的來說,就是產品要更加的務實落地。

3. ToB公司需要時間

AWS從2002年開始做,到2018年取得了200多億美元收入2000億美元市值的價值。它成為行業最領先的公司花了16年。

國內一家ToB創業公司,從零做到數億人民幣收入,至少應該要6-8年。對於任何一個雲計算公司,一定要把10-15年作為長期的標準和目標。當然,相信隨著社會對效率要求越來越高,增速會越來越快。

選擇了進入雲計算行業,就是選擇了一趟很遠的長跑。隨著越來越多的機構上雲,這趟長跑才剛剛開始。

分享│关于云计算的趋势和机会,这是我们内部的交流mem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