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長租公寓 砧板上的租客

2018年,租賃市場前所未有的熱鬧。前有資本湧入城中村哄抬租金,後有長租公寓爆倉血本無歸。當人們將目光聚焦在房價上的時候,這片龐大肥沃的租賃市場,無數力量幾乎在野蠻生長。

房源爭奪賽

萬科四季花城的老王最近碰到了一件怪事。

換新房後,他打算把萬科這套80多平的房子租出去,參考中介給的價格,月租定在了5300元。沒過多久,自如和自稱是萬科的人就找上了門。自如開價5600,老王心中大喜但深藏不露,轉身給萬科虛報了100,稱自如已經開價5700。他想,報高一點,成了就當賺了,不成其實也夠了。但他沒想到的是,萬科猶豫了一會,報了6000。

刀尖上的長租公寓 砧板上的租客

(中介開出的收購價直逼市場價)

這下輪到老王坐不住了。萬科四季花城是十幾年的老小區,他想不明白這個價格能賺什麼錢。

自如表示,別的不清楚,但是他們會通過隔斷來增加出租的房間,退房時原樣返回,併為表誠意加價到5800元,逐年遞增3%-5%,請老王放心。

刀尖上的長租公寓 砧板上的租客

老王細細一琢磨,分開租的話,這個價格似乎可行。而且,小區裡已經有很多業主跟自如簽訂了合同,大家都過的挺好。合同就這麼定下了,一口氣簽了6年。

籤一套少一套

每個業主一落筆,中介李輝就感到心中一涼。

李輝所在的中介公司以賺取佣金為主,簽約都是1年為期。但是自如這樣的包租公司簽約時間都是3年起步,一般5年,真是籤一套少一套。

今年,李輝明顯感覺到了房源競爭的激烈,“有些包租公司的人還會偽裝成租房者來中介公司套房源,一有消息就聯繫上了。”

包租公司在同一個小區密集收房的現象很常見。某位Q房網的中介透露,“布吉的宇宏健康花城(精裝修社區)是被包租影響的重災區。去年10月份,三房兩衛的空房大概租4300左右,包租公司拿下後,對外6500以上全齊出租。一般跟房東簽約是5年以上。”

刀尖上的長租公寓 砧板上的租客

這位中介所說的宇宏健康花園是新樓盤,去年7月才陸續交房,不少業主還沒交房就簽下了租房合約,以此減少供房壓力。

李輝對此也有耳聞。“他們拿下房源後會找中介幫忙出售,租金高了,佣金也會高一些。” 雖然漲價會給中介帶來更多利潤,但作為租客,李輝對包租公司抬高租金的事情很憤怒。

因為他知道,經過幾番轉手,這些增加的費用最終都會落到交易鏈的終端——租客的頭上。

砧板上的租客

鄧佳每個週末都跟著中介在看房,她和男友想在關內整租一個小房子,預算是3300-3500元。因為剛好趕上畢業季,房源非常緊俏,環境好一點的房子租金高的嚇人。符合價位的,大多都是沒有窗戶的暗房或者隔斷間。

看了幾次後,鄧佳身心俱疲,把預算提到了4000-4500元。但是,對房子的期望值也相應提升,又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刀尖上的長租公寓 砧板上的租客

(房子雖然跟理想有差距,但鄧佳決定將就)

眼看著租期將至,再不簽約就要流落街頭。鄧佳終於狠下心,當場定下了一套22平的單間,租金3700元。雖然這個房間的陽臺只有十五公分寬,每次下雨都會打溼晾曬的衣物,但能在擁擠的城市,狹小的房間擁有一個外陽臺,鄧佳勸自己要知足。

可惜對面的住戶似乎也是如此安慰自己,鄧佳常常與住在對面的小情侶無意對視,尷尬到無語凝噎。

剛來深圳找工作的陳莉被自如的價格震驚了。她在廣州住過一段時間,本以為自己對大城市的租金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是看到10平米不到的小房間租到了2000元,還是忍不住吐槽了一把。

刀尖上的長租公寓 砧板上的租客

(福田區10平米以下的小次臥租金大多在1500-2500)

自如是朋友推薦的,考慮到她一個女生來深圳工作,安全問題最重要。陳莉雖然嘴上抱怨,但是看過自如以後,沒有再考慮城中村。

房源流動很快,一個房間放出來兩三天就被預定了。陳莉從剛開始說要回家慢慢考慮,到後來站在房門口就簽了合同。她選中的是福民新村的一間主臥,6樓,無電梯,13平,租金2330元。房間沒有陽臺,但是有個很大的窗戶,讓這位喜歡藍天白雲的四川姑娘眼前一亮。

刀尖上的長租公寓 砧板上的租客

房子沒問題,但是支付方式讓她有點尷尬。2330元是按季度支付條件下的月租,如果按月支付需要使用自如分期,而且價格算下來一年要多出一千多元。季付雖然划算,但是三個月房租加上服務費和押金,一次性需要交一萬二。陳莉跟家裡商量了一下,收到了媽媽轉過來的一萬多塊錢。

張海來深圳兩三年了,租房血淚史比較複雜。

早年他住在龍崗的城中村,相信租房小廣告和樓下老大媽,結果遭遇了二房東和中介的兩頭挨宰。後來疲於人肉搜房,開始尋求網絡的幫助,在諸多租房平臺上圖片選房。但是,每次看中的房源都剛好售出,被中介拉著看了各種圖文不符的周邊房源。

自認為已經摸清了租賃市場的諸多套路,張海決定選擇用“除了貴沒什麼毛病”的自如。他看中的房子在景田,電梯小區,23平,2830元。季付的話,他需要一次支付一萬五。但是使用自如白條的話,服務費可以打7折,每個月也就多了一百多而已,自己可以承擔。

刀尖上的長租公寓 砧板上的租客

(自如白條的宣傳圖片)

簽約的時候,稱兄道弟的自如管家並沒有提醒張海,自如分期等於貸款。他只表示合同裡標黃的部分容易有糾紛,需要仔細看。那是一大段關於押金退還的要求,非常嚴苛。張海想著,白紙黑字寫著至少比事後扯皮好,反正也沒辦法討價還價,很快簽了合同。

但是住了大半年以後,張海才發現自己正在貸款。

他查了自己的銀行流水,每一次房租轉賬都流向了不同的資金賬戶,但是選擇季付的室友沒有這樣的情況。他對自己的個人徵信很看重,馬上找了自如的客服了解情況。客服表示自如分期確實屬於貸款,目前不會上個人徵信,但是不確保以後會不會有這個需要。

刀尖上的長租公寓 砧板上的租客

看著各種奇怪的收款方,他忍不住吐槽“鬼知道我下次會給誰打錢”, 並表示再也不會使用自如分期。但是,還會不會選擇自如? 張海突然想起很多房東和中介的臉。他提了兩次氣,卻沒有說出一句話。

“沒有被租房坑過不足以談人生” ,幾乎每個在深圳居住時間超過一年的人都可以數出幾件租房的糟心事。在這個超過八成人口選擇租房的城市,租客數量龐大,卻毫無力量。他們是城市發展的中堅力量,更是房東、中介眼中的香餑餑。當夢想的光環散去,無數人驚覺這些年的漂泊不過是備胎的單相思罷了。

當混亂的利益糾葛浮出水面,別讓一次次領悟只換來你方唱罷我登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