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VS綠軍述評:左右為難!夾也不是 不夾也不是

火箭VS绿军述评:左右为难!夹也不是 不夹也不是

這個夜晚,史蒂文斯頭皮發麻。

綠軍用盡了一切限制哈登的辦法:無限換防鼓勵哈登單挑消耗、逢擋拆上線雙人延阻返位、雙人包夾逼哈登出球——哈登僅送出6次助攻,外加6個失誤,這是史蒂文斯所希望的:“哈登一人玩耍,不讓其帶動隊友,遏制火箭起全隊之力”;哈登狂砍45分、三分球18投9中,這是史蒂文斯無可奈何之處:哈登和射手群終歸要選一樣,哈登卻挑遍了整支綠軍,來者不拒、泰然自若。

這背後卻有火箭輪換陣容的功勞:哈登首節氣貫長虹獨得17分之後,第二節6投0中,宛若2018年西決G6/G7重演,一旦對手逐漸收縮協防鎖了禁區、哈登又得不到哨聲,火箭只得被對手回敬17-4的進攻高潮。西決時熟悉的劇情當是:沒有保羅,火箭缺少陣地戰梳理,哈登逐漸體能不支,火箭抱憾而歸。

但在哈登次節上場之前,火箭輪換陣容手握17分領先優勢;第四節哈登重歸之前,火箭輪換陣容建立13分領先優勢——小裡/戈登+內內策動陣地戰高位擋拆,兩翼射手拉開環伺,中路自是有射程和突破能力的戈登和小裡的舞臺,小裡和戈登都在偷偷幹著保羅的活兒:策動擋拆梳理陣地戰進攻,既喂餅找順下的內內,也突分聯動外圍埋伏的傑拉德-格林。

不再一味求快,不再盲目篤信三分,一板一眼沉下心磨陣地戰,各司其職、物盡其用,這是火箭現階段最驕傲的事。

火箭VS绿军述评:左右为难!夹也不是 不夹也不是

雙方防守端1-5號位無限換防,將彼此的進攻路數拆解為換防一打一:哈登在三分線外借擋拆逼出霍福德單挑;霍福德低位背身追打哈登——攻防兩端追著哈登消耗,這是史蒂文斯的小算盤。

火箭和綠軍並不甘於沉悶遲緩的陣地戰單挑,雙方皆注重轉換進攻,搶行進間出手:哈登/歐文皆前場領球推反擊,射手群搶追身三分——首個暫停之際,火箭17-15領先綠軍2分。火箭13中7,三分球7中2;綠軍11中5,三分球4中2。

暫停調整,德安東尼擺四後衛小陣容,哈登客串“控球大前”: 內內+哈登+格林+戈登+小裡;史蒂文斯針鋒相對:泰斯+海沃德+塔圖姆+杰倫+羅齊爾。

火箭堅持主打哈登在三分線外錯位單挑,以一己之力挑遍綠軍諸將,單節獨得17分;綠軍推轉換進攻,外圍多點轉移球搶追身三分,輔以陣地戰雙探花單挑解困。

首節戰罷,火箭35-24領先綠軍11分。火箭FG59.1%,三分球13中6;綠軍FG41.2%,三分球7中3。火箭籃板球14-8綠軍,哈登首節9中6(三分球8中5)狂砍17分。

火箭VS绿军述评:左右为难!夹也不是 不夹也不是

次節輪換時段,卡佩拉+豪斯+格林+戈登+小裡VS霍福德+莫里斯+海沃德+布朗+羅齊爾。

綠軍以霍福德低位背身單打為策應軸心,聯動外圍布朗接球突刺火箭禁區;火箭防守端夾擊霍福德,進攻端主打小裡/戈登+卡佩拉發起高位擋拆,小裡/戈登借單擋持球攻筐亦或突分聯動外圍射手群,火箭二陣一度建立17分領先優勢。

主力漸歸之際,綠軍防守端對哈登佈下三道關卡:歐文/斯馬特密接哈登防接球;逢哈登三分線持球單挑繼續堅持單兵消耗,鎖哈登左路,逼左撇子哈登右手突破;一旦哈登持球殺入禁區,弱側收縮協防護筐——哈登第二節6投0中,無得分進賬。

綠軍進攻端全民持球追打卡佩拉,以卡佩拉的大防小機動性為突破口,多點往復突分聯動外圍射手群,綠軍憑藉攻防策略回敬17-4進攻高潮。

半場結束,火箭57-55領先綠軍2分。火箭FG50.0%,三分球21中8;綠軍FG47.4%,三分球18中8。

火箭VS绿军述评:左右为难!夹也不是 不夹也不是

下半場,綠軍防守端逢哈登/戈登策動擋拆開始雙人夾擊哈登/戈登,將雙登往邊線驅趕,切傳球路線,利用失誤抓反擊;進攻端以霍福德低位背身為軸,聯動外圍鋒衛群多點往復突刺火箭禁區,綠軍一度77-76反超火箭。

火箭改變了進攻發起方式:哈登+戈登擋拆創造單挑機會,雙登皆有射程和突破能力迫使綠軍不敢夾擊,哈登得以在三分線肆無忌憚單挑,連續胯下運球接提前變向撤步三分,如入無人之境;德魯大叔以“哈登的方式”對飆哈登——兩人“神仙打架”,並不沉溺於單挑,兼顧吸引協防出球找隊友,以大局為重。

輪換時段,火箭二陣以小裡/戈登+內內發起高位擋拆進攻,小裡/戈登借單擋持球攻筐亦或突分找順下的內內籃下終結、外圍埋伏的傑拉德-格林搶三分——綠軍二陣防擋拆找人不力,火箭二陣以傳統擋拆進攻刷開13分分差。

哈登以個人能力擴大二陣容勝果:27英尺後撤步超遠三分將領先優勢擴大到15分,3度在三分線外造成3分犯規抵住綠軍反撲;綠軍兵多將廣,球權相對分散:歐文第四節8分53秒登場至終場前38.3秒下場,僅出手4次、送出3次助攻,歐文需兼顧諸將,遠不如哈登一個人快哉。

火箭VS绿军述评:左右为难!夹也不是 不夹也不是

整場比賽,火箭投籃命中率為47.7%,三分球45中18;綠軍投籃命中率為46.9%,三分球31中12。火箭籃板球54-38綠軍,其中火箭前場籃板16對7。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綠軍愁於家境殷實,可用之人太多,實則沒有首發與替補之分,只有先發與後發。史蒂文斯堅持典型的多持球手攻擊模式,進攻選擇太多難以集中球權:此役,歐文出手13次,綠軍另有莫里斯、霍福德、斯馬特、布朗出手10次以上,還有海沃德、塔圖姆、羅齊爾意猶未盡;反觀火箭,哈登出手26次是歐文出手數的整整兩倍,火箭諸將除卡佩拉和戈登之外再無人出手數上雙——球權集中方能彰顯巨星價值。

火箭由於保羅因傷缺陣,小裡實則客串著保羅在二陣容的角色:靠譜的陣地戰進攻組織者+持球突擊手+定點三分手,甚至扮演著火箭外圍防守尖兵角色。加盟火箭以來,小裡場均貢獻10.0分3.0籃板2.0助攻,三分球命中率高達44.4%,場均能夠命中2記三分球——這證明了莫雷為火箭完成了一筆物美價廉、錦上添花的引援,火箭落後西部第一3.5個勝場。

其志不移,其心不改,一朝復一朝,縱白首何如?

(司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