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編碼習慣——日誌規範

來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28629319

前文回顧:




開發中日誌這個問題,每個公司都強調,也制定了一大堆規範,但根據實際情況看,效果不是很明顯,主要是這個東西不好測試和考核,沒有日誌功能一樣跑啊。

但編程活久見,開發久了,總會遇到“這個問題生產環境上能重現,但是沒有日誌,業務很複雜,不知道哪一步出錯了?” 這個時候,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發個版本,就是把所有地方加上日誌,沒有任何新功能,然後在讓用戶重現一遍,拿下日誌來看,哦,原來是這個問題。

有沒有很熟悉的感覺?

我的編碼習慣——日誌規範

還有一種情況,我們系統有3*5=15個節點,出了問題找日誌真是痛苦,一個一個機器翻,N分鐘後終於找到了,找到了後發現好多相似日誌,一個一個排查;日誌有了,發現邏輯很複雜,不知道走到那個分支,只能根據邏輯分析,半天過去了,終於找到了原因。。。一個問題定位就過去了2個小時,變更時間過去了一半。。。

我的編碼習慣——日誌規範

所以我對日誌的最少有以下2點要求:

1. 能找到那個機器

2. 能找到用戶做了什麼

針對第一點,我修改了一下nginx的配置文件,讓返回頭裡面返回是那個機器處理的。

nginx的基本配置,大家查閱一下資料就知道。簡單配置如下(生產環境比這個完善)


我的編碼習慣——日誌規範


效果如圖,返回了處理的節點:


我的編碼習慣——日誌規範


第二點,要知道用戶做了什麼。用戶信息是很重要的一個信息,能幫助海量日誌裡面能快速找到目標日誌。一開始要求開發人員打印的時候帶上用戶,但是發現這個落地不容易,開發人員打印日誌都經常忘記,更加不用說日誌上加上用戶信息,我也不可能天天看代碼。所以找了一下log4j的配置,果然log4j有個叫MDC(Mapped Diagnostic Context)的類(技術上使用了ThreadLocal實現,重點技術)。具體使用方法請自行查詢。具體使用如下:

UserFilter

filter中得到用戶信息,並放入MDC,記住filter後要清理掉(因為tomcat線程池線程重用的原因)。


我的編碼習慣——日誌規範



用戶工具類

用戶信息放入MDC:


我的編碼習慣——日誌規範


log4j配置

增加用戶信息變量:


我的編碼習慣——日誌規範


做好上面2點要求後,我對開發人員的日誌只有3點要求:

1. 修改(包括新增)操作必須打印日誌

大部分問題都是修改導致的。數據修改必須有據可查。

2. 條件分支必須打印條件值,重要參數必須打印

尤其是分支條件的參數,打印後就不用分析和猜測走那個分支了,很重要!如下面代碼裡面的userType,一定要打印值,因為他決定了代碼走那個分支


我的編碼習慣——日誌規範


3. 數據量大的時候需要打印數據量

前後打印日誌和最後的數據量,主要用於分析性能,能從日誌中知道查詢了多少數據用了多久。這點是建議。自己視情況而決定是否打印,我一般建議打印。

日誌效果圖

加上《我的編碼習慣 —— Controller規範》這篇文章的AOP,最後的日誌如下:


我的編碼習慣——日誌規範


其實日誌的級別我到不是很關注,還沒有到關注這步到時候。開發組長需要做好後勤工作(前面2步),然後制定簡單規則,規則太多太能落實了。

新手建議

日誌這個東西,更多是靠自覺,項目組這麼多人,我也不可能一個一個給大家看代碼,然後叫你加日誌。我分析了一下,為什麼有些人沒有打印日誌的習慣,說了多次都改不過來。我建議大家養成下面的習慣,這樣你的日誌就會改善多了!

1. 不要依賴debug,多依賴日誌。

別人面對對象編程,你面對debug編程。有些人無論什麼語言,最後都變成了面對debug編程。哈哈。這個習慣非常非常不好!debug會讓你寫代碼的時候偷懶不打日誌,而且很浪費時間。改掉這個惡習。

2. 代碼開發測試完成之後不要急著提交,先跑一遍看看日誌是否看得懂。

日誌是給人看的,只要熱愛編程的人才能成為合格程序員,不要匆匆忙忙寫完功能測試ok就提交代碼,日誌也是功能的一部分。要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日誌規範想不到寫了這麼多,不容易啊。覺得有幫助請點個贊支持一下哈,其他規範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