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廣海蝦仔魚仔生生跳

台山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東鄰珠海特區,北靠江門新會區,西連開平、恩平、陽光三市,南臨南海。毗鄰港澳,幅員遼闊,陸地總面積3286平方公里,是廣東省百積最大的縣市之一。有130多萬台山華人華僑、港澳臺同胞僑居92個國家和地區,故素有“中國第一僑鄉”、“內外兩個台山之美譽”

台山廣海蝦仔魚仔生生跳

我家廣海地處台山市東南端,靠山近海。北面與端芬鎮相連,東北面與斗山鎮相接,西部與海宴毗鄰,東面與赤溪鎮接壤,南鄰南海,與上、下川島隔海相望。我廣海文化特色就是出海捕獲海鮮,海鮮現捉現買,新鮮及色香味俱全。

台山廣海蝦仔魚仔生生跳

七十年代初期工業還沒有那麼發達,人的生活普遍都比較艱難。廣海人因為靠著海所以得以維持生計。記得小時候經常見到父親那一輩的人出海捕海鮮,都用右肩託著航板(由一塊兩米長,0.5米寬左右的實木板做成,目的是在海泥走的時候可以不用那麼吃力),左肩揹著大木盆,肩上還有扛著用粗粗長長毛竹串起來專門用來捕蝦蟹魚的大網。

台山廣海蝦仔魚仔生生跳

不管是太陽烤得大地生痛,還是大雨滂沱,只要是潮水退下來,父輩們都得出海。一家人的重擔就像他們揹著出海的那些工具,把他們的腰都壓彎了。那時漁船沒有那麼多,所以每次赤腳出海的父輩們都滿載而歸。生猛的海鮮堆滿木盆,有蟹、有蝦、有魚、有貝殼,散發著新鮮的味道,讓人心生歡喜讓人垂涎欲滴。挑一些用來自己吃,其它的都拿到市場上買(那時的海鮮非常便宜,都是二、三塊錢一斤。),貧窮的生活因為這些海鮮而變得美好。

台山廣海蝦仔魚仔生生跳

隨著社會不斷髮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陽江之地的漁民看中了廣海這個漁米之鄉,舉家遷棲到廣海漁民碼頭安居樂業。他們因為世代是漁民,所以都是富裕人家。一艘艘漁船駛往廣海海港停泊在漁民碼頭,那些價值至少幾十萬的漁船讓廣海看起來更加繁榮昌盛。船每出一次海都是一頭半個月才靠岸,船就是漁民的家,他們都得在船裡吃喝拉撒,主食也是以捕獲的海鮮為止,紅燒油炸,白灼清蒸,椒鹽麻辣各有千秋,吃到你怕為止。

台山廣海蝦仔魚仔生生跳

船出海的時間長,所以上岸的時候那些海鮮足以鋪滿整個碼頭。魚蝦蟹貝樣樣齊全,色彩斑斕,大少各異,能叫出名的,叫不出名的,有生生跳的,也有冰鎮的,讓你大開眼界讚不絕口。出海歸來的船一般都是下午三至四點左右泊岸,這時候人們都集中湧到碼頭,大量採購海鮮。有的旅客迫不及待就租來碼頭小店的工具支起火爐開餐。有的拿到大排檔加工,海鮮配美酒簡直就是無限快意。買回家後一家人圍著一起品嚐這些肥美肉鮮的海產,幸福不言而喻。

台山廣海蝦仔魚仔生生跳

因為出海的船多了,在海邊就不容易捕捉到海鮮,像父親這一輩的人也不再出海。為了這頭家,他們開始做起小本生意,當然也是賣海鮮為主。天沒亮的時候就出發,踩著一塊小木板,搖搖晃晃地上到船上去批發點海鮮,然後過村走巷叫買。父親的愛就像大海,我們這一輩的人都是靠著父親們這樣不折不撓養大的,他們出海的背影將成為我們永遠的驕傲同回憶。

台山廣海蝦仔魚仔生生跳

很多上了年級的人現在還做著這樣的小本生意,他們因為這樣而不用依靠兒女,還存下些小積蓄來讓兒孫買好東西。這些小本生意讓老人們因為能夠自力更生而精神富足。因為靠著大海因為這些海鮮讓我們的日子在最艱難的時候得已維持渡過,我很興幸自己生長在這樣的小鎮,為自己是海的女兒而自豪。

台山廣海蝦仔魚仔生生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