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音創始人:手機在非洲銷量第一,生存法則靠這三點

編/趙豔秋

傳音創始人:手機在非洲銷量第一,生存法則靠這三點

“在海外發展要有長期發展的準備和恆心,因此經過慎重的選擇後就不能為了短期利益犧牲未來。”近日,傳音控股創始人竺兆江在接受AI財經社採訪時表示。

作為一個國內鮮有人知的手機品牌,傳音在非洲大陸創造了一個傳奇。根據IDC第三季度的智能手機銷量報告,傳音手機在非洲市場獲得了34.9%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一。除了非洲,傳音的全球銷售網絡已經覆蓋非洲、中東、南亞、東南亞及拉美的50多個國家和地區。

竺兆江早年是波導手機海外市場負責人。隨著波導品牌的衰退,在2006年已經做到波導手機常務副總經理位置的竺兆江出來創辦了傳音品牌,主打非洲等市場,如今旗下擁有Itel(低端功能機)、TECNO(大眾智能機)、Infinix(高端智能機)和Spice(介於功能型與智能手機之間)等四個手機品牌。

在竺兆江看來,傳音在海外的生存法則在於堅持優質品牌、本地化創新和共創共享。

以下為AI財經社與竺兆江對話內容:

AI財經社:全球的手機市場現在處於飽和狀態,而且頭部效應越來越明顯,你們有沒有感受到這種現象?將如何去應對?

竺兆江:在非洲市場,傳音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市場形勢多變,競爭無處不在,要想保持領先,就要始終關注用戶需求,持續提升企業自身的產品力和管理力。

我們現在有兩條線:一是確保手機業務的市場優勢地位,二是結合當地需求發展移動互聯網業務。比方說非洲人民喜愛音樂,我們根據非洲消費者需求開發了音樂流媒體平臺Boomplay Music。未來,我們將持續拓展和優化當地的產品組合和業務生態,在更加多樣化的市場環境中持續做大做強。

AI財經社:到目前為止,傳音向智能機的轉型取得了什麼成績?這種變革的艱難之處在哪裡?

竺兆江:我們一直在研究非洲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在近期IDC報告中,非洲本年度三季度智能手機市場,傳音獲得34.9%的市場份額(按照手機銷量計算),位居第一。

這不是一場艱難的變革,我們一直在多向發展適合各消費水平的功能機和智能機,也一直在執行多品牌戰略,因為關注到當地變化的需求,所以我們在進一步增加高性價比智能機的比例,這也是我們一直以來本地化發展的一部分。

AI財經社:傳音在非洲市場的生存法則是什麼?

竺兆江:我們的生存法則在於一直堅持優質品牌、本地化創新和共創共享。

傳音堅持從產品功能、技術、設計、售後服務等方面打造優質品牌,堅持在全球化思維的前提下,執行本地化創新的解決方案。此外,我們也有著專業的團隊,也在當地建造工廠,通過本地化僱傭進行行業人才培養、儲備,同時定期發展當地公益。這是我們發展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

AI財經社:製造業現在生存艱難,利潤薄、風險大,有沒有進入其他領域的想法?

竺兆江:我常對傳音人說,我們要做“長跑型企業”。在海外發展要有長期發展的準備和恆心,因此經過慎重的選擇後就不能為了短期利益犧牲未來。

我們會根據當地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和市場發展需要,優化我們的多品牌戰略,逐步拓展了售後服務、手機配件、家用電器等更多品牌,並在近期基於巨量的手機入口資源,發展移動互聯業務,如開發了非洲音樂流媒體平臺Boomplay Music等。

AI財經社:傳音近期有可能大力發展國內市場嗎?

竺兆江:傳音現階段市場目標還是在海外新興市場,立足非洲和印度,並進一步拓展南亞、東南亞、中東、拉美市場。

AI財經社:今年發生的哪件事情出乎你的意料?

竺兆江:說一件讓我比較感慨的事,我很榮幸參加了今年的中非合作論壇,並在中非企業家大會上與中非經貿界的朋友共同探討中非經貿往來的成就。作為在非洲發展了十多年的民營企業,我們看到了“一帶一路”倡議下,中非未來深入合作、持續發展的無限可能。

AI財經社:明年您本人的工作側重點會在哪裡?

竺兆江:產品上,一方面完善手機業務,另一方面進一步發力移動互聯網服務,拓展產品組合。市場上,會更加註重向全球新興市場的拓展,將高性價比的智能機帶給更多有需求的當地消費者。另外,我們也會更加註重內部溝通和管理效率,讓我們能夠更加快速地進行市場反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