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特朗普撤軍既對又錯 或有“災難後果”

特朗普上週宣佈將從敘利亞撤軍,此舉引發美國媒體等各界的廣泛批評。儘管有人認為從國家利益角度看,美國退出海外戰爭的決定是值得肯定的,但特朗普未與國際盟友甚至國內部門商量,不考慮後果就突然下決定的做法,被認為存在很大的潛在問題。

據美國大全新聞網12月24日報道,田納西州共和黨議員吉米?鄧肯在離任前的最後一次國會演講中讚揚特朗普的決定。他說:“我們身上揹著21萬億美元的債務,承擔不起做世界警察的費用。美國人民不想要戰爭。”他還說:“為了打好中東這幾場毫無必要的戰爭,我們已經花了上萬億的美元,我們甚至要舉債打仗。在戰爭中,成千上萬的美國年輕人死去、受重傷,還有更多無辜的婦女和孩子受傷。”

鄧肯認為,這種行為相當於“在全球範圍內為我們的國家樹敵”,他因此稱讚特朗普的決定。

然而,美國國內有學者看待這一問題的角度要比鄧肯更深入。美國智庫蘭德公司研究員詹姆斯·多賓斯25日在英國路透社上發表評論文章稱,特朗普的這項決定是正確的,但作出該決定的方式和時機卻是錯誤的。該作者還認為,若不及時加以糾正,這種問題可能會產生“災難後果”。

文章說,自2003年以來,美國軍隊在中東地區過度擴張。入侵伊拉克是第一個戰略失誤,可能也是美國曆史上代價最高的一次。自2008年以來,奧巴馬試圖讓美國從中東地區脫身將關注目標轉向亞洲,特朗普政府2017年提出國家安全戰略也延續了亞太再平衡戰略。但事實證明,將目標從中東轉向亞太並不容易,伊拉克、敘利亞和阿富汗等地區的情況非常複雜,“泥潭”的稱號名副其實。美國為這些行動做出了承諾、承擔了義務,建立了聯盟也招募了當地的合作伙伴。這一切產生的結果都是建立在美國的誠信和可靠性之上的。

儘管特朗普退出敘利亞的決定符合他自己的國家安全戰略,但作出這一決定的方式,卻會使美國的朋友感到不安。美國領導了敘利亞的多國軍事聯盟,但決定撤軍卻沒有與任何盟友進行磋商。敘利亞的幾個鄰國,尤其是以色列和伊拉克,都將受到負面影響。而且,受影響最直接的將是美國在敘利亞的合作伙伴庫爾德人。文章說,他們組成的民兵武裝在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戰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美國要在敘利亞撤軍,符合其國家榮譽和信譽的最低條件應該是幫助其庫爾德盟友與敘利亞政府及土耳其安排一次談判,這種會談需要給予他們一定程度的政治自治權,並允許他們留在敘利亞東部維護安全並打擊“伊斯蘭國”殘餘。如果單純地一走了之卻把這些昔日的盟友留在兩股敵對力量之間會產生嚴重後果。

文章還認為,特朗普從敘利亞撤軍的決定還會影響阿富汗的和平談判。美國官員目前正在與塔利班進行談判,但特朗普撤軍敘利亞的決定以及撤軍阿富汗的考慮,會讓參加和談者突然失去支持,使塔利班產生等待美軍同樣可能過會撤出阿富汗的動力。

文章總結認為,特朗普作出的這一決定顯然是衝動而不顧後果的。它與美國盟友及國內相關政府機構的意見不協調,應該引起警惕。新一屆國會將於明年1月就職,屆時,美國國內政治可能會變得更加動盪。如果這種動盪蔓延到國家安全領域,美國所有人都可能陷入困境。(實習編譯:孟小藝、任豔陽 審稿:譚利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