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習近平這一年

头条|习近平这一年

头条|习近平这一年
头条|习近平这一年

時間是最客觀的見證者

——寫在黨的十九大召開一週年之際①

時間是最忠實的記錄者,也是最客觀的見證者。

今天,是黨的十九大召開一週年的日子。回望過去一年,面對國內外環境的新變化,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13億多中國人民攻堅克難、勇毅前行,以新作為催生著新氣象、開啟了新局面。

看發展,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增速為6.8%,連續12個季度穩定運行在6.7%至6.9%的區間內;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6%,繼續跑贏人均GDP的增速;日均新登記市場主體1.81萬戶,全國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752萬人;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個百分點……直面轉型升級的溝溝坎坎,穿越經貿摩擦的風風雨雨,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穩中有進,在總量突破80萬億元的基礎上,依然保持著強勁的 增長動力、良好的發展態勢。

看改革,“我們要以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為契機,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改革進行到底。”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新年賀詞中的話鏗鏘有力。一年來,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優化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一些要啃硬骨頭的改革邁出實質性步伐;減稅降費政策舉措密集出臺,降低民間資本進入交通、能源、環保等重點領域門檻,一些服務群眾和企業的改革不斷釋放紅利……改革在新起點上實現了新突破,推進著國家治理的現代化,激發出轉型發展的新動能。

看開放,“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習近平主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擲地有聲。這一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海南全域成為自由貿易試驗區,積極籌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擴大開放步子穩、措施實。從靠優惠政策吸引外資,到更注重改善營商環境;從促進出口,到擴大進口推動貿易更加平衡發展,中國以更積極的姿態向世界敞開懷抱,跑出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的開放“加速度”。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一年來,特斯拉在美國之外首個超級工廠正式簽約落戶上海,寶馬增資建設電動汽車全球出口基地,橋水等知名對沖基金加速佈局中國資本市場……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形勢下,國際資本用腳“投票”,繼續湧入越開越大的中國開放之門。

春華秋實何尋常,如椽巨筆著華章。猶記得,十九大閉幕後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宣示“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強調“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猶記得,在2018年春節團拜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強調“始終為人民不懈奮鬥、同人民一起奮鬥”。回望十九大,我國各項事業之所以呈現新發展、新變化、新氣象,我們之所以能有效應對新問題新挑戰、取得世人矚目的新成就,根本就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掌舵領航、舉旗定向,根本就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根本就在於十九大擘畫了美好藍圖、指明瞭正確方向。

“只要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從69年前建立人民共和國,到40年前開啟改革開放大幕,再到邁進新時代,我們黨總能形成對發展方位的準確判斷,在時代的激流中開闢出屬於自己的道路。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一年接著一年幹,一件接著一件辦,我們就一定能在新時代的時間座標中,為中國贏得一個更輝煌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