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莫讓手機陪伴留守兒童

【熱點背景】

針對留守兒童手機使用狀況,揚州大學志願者團隊奔赴貴州、安徽、江蘇北部等地展開調研,走訪了近400戶農村家庭,結果發現,長時間玩手機已經成為鄉村少年的“流行病”,“手機帶娃”在山區,尤其是留守兒童家庭中愈發普遍,甚至有些孩子“吃飯、走路、上廁所,甚至睡覺,手裡也緊握著手機”。

【公考角度中公解讀】

[表明觀點]

當前,“手機帶娃”已成留守兒童新痛點。調查結果表明,鄉村地區兒童的上網時間已高於城市兒童……留守兒童對手機的高度依賴,及其所引發的一系列負面後果,遠超人們的想象。而要解決“手機帶娃”問題,我們其實最需要回答的,是如何破解留守兒童困境這一根本性問題。

[綜合分析]

一方面,是因為農村留守兒童缺少替代性的“消遣手段”和“生活方式”,更缺少父母在身邊進行及時的矯正與引導,難以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另一方面,少年兒童心理遠未成熟,對新生事物充滿好奇,而手機中所構建的虛擬世界對他們極具誘惑。刷視頻、打遊戲、網聊等,不僅滿足了他們的種種獵奇心理,甚至成為了他們親情缺失下的一種“安慰”。

留守兒童通過手機所建構的虛擬世界,他們逃避著現實的焦慮,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接觸不良信息、注意力不集中、影響性格發育、感官退化等不良的後果,這無疑會對其性格塑造產生負面影響。“手機帶娃”雖是無可奈何,但若自此就放任自流,那必然會讓全社會都付出無法承受的沉重代價。

[參考對策]

要避免“手機帶娃”現象:

一是父母應該加大對孩子的監管力度,告訴孩子過度使用手機的危害,引導他們適時適度使用手機,多與孩子溝通交流,不讓手機成為孩子唯一的陪伴。尤其要注意的是,父母在與孩子有限的團聚時間裡,應加強親子互動,以身作則,而不是自己也痴迷手機,給孩子帶來不良影響。

二是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儘快出臺辦法措施,從技術層面對少年兒童上網作出明確限制。比如,強制要求網絡遊戲公司、網絡視頻公司等對註冊用戶進行實名認證;設立每日最長娛樂時間,超時後自動下線;禁止或者限制未成年人進行線上消費,等等。

三是學校可適當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減少留守兒童在手機上耗費的時間。同時,定期安排學校老師前往留守兒童家中開展心理輔導,並適當對留守兒童的監護長輩普及新技術,進一步形成監管合力,幫助留守兒童從手機中解放出來。

四是重建鄉土世界的文化生活和重教傳統,創造更多本地就業機會來避免親子分離,或者採取更為積極的公共干預來給孩子們以正確示範。

希望可以幫到您,方便的話加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