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裡克·克里斯滕森:北美支線航空市場發展

民航資源網2017年8月29日消息:2017年8月29日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舉辦第四屆中國民航支線航空論壇。本屆論壇由西部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和巴西航空工業公司聯合主辦,主題為創新、互聯、’一帶一路’--支線航空的新未來。會上巴航北美地區商用飛機副總裁埃裡克.克里斯滕森就北美支線航空市場發展發表了演講。

美國支線航空公司概況

北美市場的現狀:有23個航空公司,負責99%的客運。主要是三大類別的航空公司,第一個是全服務航空公司,例如美國航空公司,達美航空公司等等;第二個是低成本航空公司,例如西南航空公司;第三個是支線航空公司,而支線航空公司現在和主要的航空公司基本是合作的關係。

北美35年的支線航空的歷史中,大約有2000架飛機是做支線航空的,在80年代的時候,支線航空的乘客數量是比較少的。35年的時間,現在已經增長到1.5億多的乘客。這得益於70年代的時候,美國恢復了和中國的外交關係,在這段時間北美的航空發展的非常迅速。北美一開始有很多渦輪螺旋槳飛機,後來製造商開始生產50座的飛機。每一種大概有1000個飛機,但是最近市場開始傾向於更大的支線飛機,比如說巴航的噴氣式飛機,在北美在過去的五年的市場份額都比較高。

美國的支線航空實際上也已經不是按照地理位置來定義了。在一開始的時候,比如說西南或者是西北,而現在支線航空是和大的網絡公司以合作的方式來進行。支線這個詞已經不是地域的限制,隨著時間的推移,支線航空有可能進一步的發展,彼此進行整合。然後就變成大型的航空公司或者國家級的航空公司。所以,支線航空的重要性越來越重要,在北美地區,支線航空公司提供95%機場相關的服務,美國95%的機場是有支線航空公司運營的,大概三分之二以上美國的城市,只有支線航空公司覆蓋。

2015年,整個支線飛機定期排名量前50的機場,支線航空定期的航班超過一半。所以,在中國改建或者新建機場的時候,也要為未來支線的發展做好準備。再講中國與美國對比,中國的國土面積比美國要大一些,人口是非常集中在東部地區,而且中國的中產階級在未來十年將增長三倍,這些人都是需要坐飛機的。根據調查,中國的家庭有兩個大的需求,一個是賺更多的錢,第二個是坐飛機。

支線航空的發展有哪些趨勢和挑戰呢?

從美國的角度來講,支線航空公司在不斷的整合。所謂的整合,就是數量在減少,以及航空公司規模的擴大。所以,可以看到從80年代到2015年,整個支線航空公司數量的變化,數量越來越少,而每個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大。每個支線航空在不斷整合的過程中,它的市場不斷的成熟,旅客運輸量在快速的上升,特別是到了2005年之後,在過去的十年,基本上是平穩的,但是在之前是快速增長的,在2005年到2015年基本上是到了平臺頂峰,這是市場成熟的標誌。美國支線航空業績發展的第一大挑戰,就是飛行員數量嚴重短缺。在北美未來十年當中,要請5萬名飛行員,來滿足市場的需求。有退休,有其他方面的人員流失,飛行員供應的數量,在未來的幾年當中是面臨巨大的挑戰。飛行員數量嚴重短缺,這對於中國來說一樣也是個挑戰。

第二個挑戰,各航空公司座級條款的限制。美國的航空公司有75座的限制或者70座的限制,不同的航空公司有不同座級限制,人為限制條款對航空公司造成了不必要的發展障礙,也是導致航空公司支線運行效率較低的原因之一。

展望一下未來,各航空公司增長潛力是巨大的。不僅很多二三線城市新建了機場,而且機場之間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這本身沒有問題,這表明了中國增長的潛力非常大,有很多增長的機會。中國仍然是新興經濟體當中,經濟和航空市場高速增長的國家。整個全世界的平均水平已經達到0.6%,但是中國還是0.3%,增長的潛力非常巨大。

根據巴航的預測,在細分市場當中,未來幾年70到130座級的飛機將達到1000多架,關鍵的指標已經羅列了,特別是對於航空需求的增長速度會高於GDP的增長速度。

第二個觀點是需要有更多的支線飛機。建議支線飛機佔總機隊的數量能達到25%—33%,現有隻有5%,窄體機和寬體機和其他國家的對比,中國整個支線機隊的數量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一般情況下,建議能達到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比例。

第三點,是商業模式的創新可以更加靈活一點。比如說讓更多的小型窄體機來執行幹線的飛行,或者支線航空公司成為大型幹線航空公司的子公司,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嘗試,同時這也是經過很多驗證的模式,運營相同的航線網絡,優勢互補,成為大的網絡當中一個補充。很多的時候,支線航空公司可能會比母公司的幹線業務做的稍微好一些,包括政策優先等級,還有巴航提供的靈活的優勢等等。代碼共享以及運力購買協議,也是可以在支線航空業務當中進行嘗試。

巴航新一代的E2飛機是非常適合中國未來支線航空發展的機型,能夠和現有的窄體機的機隊形成優勢互補。現在有大量的窄體機機隊的存量,但是未來E2新一代的飛機是非常具有競爭力,它不會完全替代,但是對於傳統窄體機的機隊能夠形成非常完美的補充。所以,從整個網絡完整性的角度和效率提升的角度來講,以及支線航空特點來講,都表明E2飛機的機型是非常適合的。

中國航空業的發展潛力是全世界是最巨大的,政策也是最好的,未來的前景也是最為光明的。所以,有發動機研發的團隊和未來發動機進一步技術提升的能力,埃裡克.克里斯滕森表示,中國在未來利用自己研發出來新的大飛機,進一步發展中國國內的航空市場,完全有可能成為世界上效率最高、運行最完美的航空市場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