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羊防“三病”

1、感冒

病因:低溫、風雪侵襲、體質下降等誘因,使羊全身或呼吸道防禦功能降低,原已存在於羊上呼吸道或從外界侵入的病原體可迅速繁殖,引起發病。尤其是體弱羊或羔羊更易染病。

症狀:

發病突然,病羊精神沉鬱,食慾減退或廢絕,反芻減少或停止,頭低耳耷,鼻鏡乾燥。初期皮溫不均,耳尖、鼻端和四肢末端發涼,繼而體溫升高,脈搏增數,呼吸加快,結膜潮紅,流淚。鼻粘膜充血、腫脹。病羊流水樣鼻液,不斷咳嗽、噴鼻,在牆壁或飼槽擦鼻。

應讓病羊充分休息,保證飲水,餵給易消化的飼料,及時應用解熱鎮痛藥物。一般可用柴胡注射液,肌肉注射,每kg體重0.1~0.2mL,每日1次,連用2~3天。或安乃近注射液,肌肉注射,每kg體重0.2mL,一天1~2次,連用2~3天。或魚腥草注射液,靜脈注射,每kg體重0.1mL,每日1次,重症者可酌情增加用量和使用次數。為防止繼發感染,應配合應用抗生素。

一般可用高熱混感血清,肌肉注射,一次量,每kg體重0.1~0.2mL,每天1次,連用2~3天。或注射用氨苄西林鈉,肌內注射,一次量,每kg體重20mg,每日一次,連用3天。

預防 :

主要是加強羊的耐寒鍛鍊,增強肌體抵抗力。羊在舍外要注意氣候突變,不要在風雪交加的時間放牧,防止羊受寒。

2、支氣管炎

病因 :

原發性支氣管炎主要是受寒感冒。還見於機械和化學因素刺激,如羊舍內有超量的氨、二氧化硫、塵埃等。繼發性支氣管炎主要繼發於呼吸系統疾病、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如肺炎、口蹄疫、羊痘、肺絲蟲等。慢性支氣管炎則多由急性支氣管炎延續而來,也繼發於全身及其他器官疾病,如肺氣腫、心包炎等。

症狀:

急性支氣管炎的主要症狀是咳嗽。病初幹而短的咳嗽並帶有疼痛,流少量漿液性鼻液,以後變為溼性長咳,痛感減輕,有時咳出痰液,同時鼻腔或口腔排出粘性或膿性分泌物。胸部聽診可聽到肺泡呼吸音增強。體溫一般正常,有時升高0.5 ~1 ,全身症狀較輕。若炎症擴大到細支氣管,則呈現瀰漫性支氣管炎的特徵,全身症狀加劇,體溫升高1 ~2 ,呼吸急速,呈呼氣性呼吸困難,可視粘膜呈藍紫色。慢性支氣管炎主要表現長時間咳嗽。胸部聽診有幹囉音,併發肺氣腫時,呈現過清音和肺界後移。由於病期拖長和反覆發作,病羊日漸消瘦和貧血,嚴重者衰竭死亡。

鹽酸林克黴素注射液,肌肉注射,每kg體重0.15mL,一日一次,連用2~3天。或氟苯尼考注射液,深部肌肉注射,一次量,每kg體重0.2mL,一日一次,連用2~3天,重危病例可酌情加量。或注射用氨苄西林鈉,肌內注射,一次量,每kg體重20mg,每日一次,連用3天。

預防:

首先要加強飼養管理,排除致病因素。給病羊以多汁和營養豐富的飼料及清潔的飲水。圈舍要寬敞、清潔、通風透光、無賊風侵襲,防止受寒感冒。

3、羊口炎

病因:

原發性口炎多由機械性損傷引起,羊多因採食尖硬的粗飼料刺傷口腔發病,也可因接觸強酸、強鹼損傷口腔粘膜而發病。繼發性口炎多是由羊患口蹄疫、口瘡、羊痘等病引起。

症狀:

病羊表現食慾減少,流涎,咀嚼緩慢甚至不敢咀嚼,只採食柔軟飼料,拒絕採食粗硬飼料。口腔粘膜潮紅、腫脹,特別在唇內、齒齦、頰部明顯。由損傷引起的口炎,口腔內可見有創傷面。水皰性口炎,病羊的上下唇內有很多大小不等的水皰;潰瘍性口炎,在粘膜上出現有潰瘍性病灶,口內惡臭,體溫升高。久病或病重者,出現口臭、舌苔多。

輕度口炎可用2%~3%碳酸氫鈉溶液或0.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洗畢後塗碘甘油,每天1~2次,直至痊癒為止。口腔發生糜爛和滲出時,可用2%的明礬液沖洗。

預防:

積極防治繼發性口炎的原發病。飼養管理要細心,飼餵富含營養的柔軟飼料,不喂粗硬飼料和尖銳植物,不喂黴變飼料。不喂高濃度刺激性藥物,防止化學、機械因素對羊口腔的損傷。飼養用具要保持清潔,並定期消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