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3億喝了聖牧這杯奶 蒙牛接盤“虧損包袱”只為搭救?

12月24日,中國聖牧有機奶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聖牧”)發佈公告稱與蒙牛簽署協議,將出售內蒙古聖牧高科奶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聖牧高科”)51%的股權,作價3.03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聖牧這幾年業績並不樂觀,甚至一度陷入鉅虧的漩渦之中。對此,外界稱蒙牛此舉為“巨頭搭救”。那麼,在行業競爭愈發激烈的當下,蒙牛接盤“虧損包袱”只為搭救?


花3億喝了聖牧這杯奶 蒙牛接盤“虧損包袱”只為搭救?


繼蒙牛成為現代牧業第一大股東推動後者減虧後,中國聖牧也迎來了同一座靠山。公告顯示,中國聖牧及聖牧高科分別向內蒙古蒙牛出售26.67%權益及24.33%權益。股份購買協議完成後,蒙牛及中國聖牧將分別持有目標公司51%及49%的權益,收購完成後,聖牧高科將並表蒙牛,蒙牛將向中國聖牧及聖牧高科分別支付約1.59億元及約1.45億元。其中,約2.73億元將於付款確認回執日期後5個營業日內支付,餘下約3000萬元將於付款確認回執的首個週年日起計5個營業日內支付。

根據重組協議,中國聖牧應將所有下游乳製品業務鏈及相關資產轉讓予聖牧高科,包括但不限於知識產權。重組完成後,呼和浩特市乳品將由聖牧高科持有100%權益,而聖牧高科將成為一家擁有完整業務鏈及資產的公司,以進行有機乳製品(不包括嬰兒配方及其他配方奶粉產品)的生產及分銷。

有媒體指出,通過此次收購,蒙牛乳業拿到了中國聖牧的下游資產和業務,主要是有機液奶業務。

據悉,中國聖牧是國內最大的有機奶原奶企業,截至2018年6月30日,其擁有奶牛11.7萬頭,其中有機奶牛近9萬頭,上半年生產有機奶24.5萬噸,非有機奶9.5萬噸,銷售自有品牌有機液奶產品3.7萬噸。

蒙牛乳業副總裁紀曉東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此交易能幫助蒙牛進一步優化優質原奶、有機奶源的佈局,從而加速公司有機乳製品業務的推進。同時,蒙牛可以向聖牧輸出更好的質量及供應鏈管理的協同,幫助聖牧取得更好營運效益。據瞭解,目前中國奶牛存欄不足600萬頭,乳源開始短缺。

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蒙牛原本也是中國聖牧主要的原奶客戶,收購中國聖牧就像收購現代牧業一樣,蒙牛出手也有控制奶源的意圖,尤其當下蒙牛有意發展巴氏奶,更需要優質奶源。

“除了控制乳源,此次併購與蒙牛‘雙千億’目標不無關係。”宋亮表示。蒙牛的“雙千億”目標於2017年提出,即到2020年,市值與營收均達到千億元。目前,蒙牛發展已經實現市值達到千億元的目標,僅剩營收千億元的目標。

截至目前,蒙牛還未公佈三季度財報。蒙牛2018年中報顯示,蒙牛營收344.74億元,同比增長17%;淨利潤增長38.5%,達到15.62億元。據一位不願具名的乳業專家預計,蒙牛2018年全年營收將在650億-700億元,“這對蒙牛在兩年後實現營收千億元的目標無疑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對此,宋亮認為,在蒙牛的營收千億目標計劃中,僅靠蒙牛自身不夠,蒙牛需要併購來完成。但對於蒙牛來說,目前海外併購不合適,一方面是人民幣貶值,另一方面是國際環境變化比較複雜,所以蒙牛只能選擇國內併購。

值得注意的是,蒙牛並不是唯一一家盯上中國聖牧的。2016年10月21日,伊利發佈公告稱將收購中國聖牧37%股權,作價約46億元,如果交易完成,伊利將成為中國聖牧的大股東。

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中國聖牧下游市場業務發展多年,已經形成品牌和格局,中國聖牧上游的建設也比較紮實,由於業績連續虧損,中國聖牧股價已經出現低谷期,蒙牛收購中國聖牧的價格處在一個超低階段,對此,中國聖牧對蒙牛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標的公司。

而蒙牛的介入對於中國聖牧而言也是如同救火。到2016年,中國聖牧淨利潤尚有6.8億元,而到2017年開始情況急轉直下。中國聖牧2017年淨利潤虧損為9.86億元,而2018年上半年淨利潤虧損11.9億元。為了開源節流,中國聖牧甚至在今年放棄了部分牧場的有機認證。

那麼,蒙牛此番出手中國聖牧究竟能否真的實現“雙贏”,或許仍需市場的檢驗。但有接近該公司的消息人士向藍鯨產經記者透露,“如何既盤活聖牧的資產,又保證自身業績不受拖累,對蒙牛來講是一大挑戰。”

(綜合自:北京商報、第一財經日報、21世紀經濟報道、藍鯨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