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分“易先生”,中國籃球的易時代

萬分“易先生”,中國籃球的易時代

阿聯的一萬分里程碑之夜

來到山東之前,易建聯離職業生涯的10000分里程碑還差10分,一個觸手可及的距離。

但咫尺之遙的10分,易建聯用了兩節半的時間才完成。

第三節7分36秒,憑藉一次對手送禮的罰球,易建聯完成了職業生涯10000分的跨越。儘管是在客場,現場依然有小部分的球迷帶來了準備好的道具,為阿聯的這一歷史時刻歡呼。

中國球迷內斂,聯賽文化中也缺乏儀式感,阿聯的“萬分”時刻來的平靜,場面也略顯簡陋。完成罰球之後,易建聯做了一個張手在耳邊聽現場球迷歡呼聲的動作,幅度非常的細微,鏡頭一掃而過,以至於很少有球迷發現。

一向含蓄沉悶的易建聯能做出這樣的慶祝動作,多少讓人意外。

場面不夠轟動,但這一個歷史時刻的含金量絲毫不會因此而失去成色。CBA歷史上的第二個“萬分先生”誕生,這不只是廣東隊的榮耀,也是中國籃球的榮耀。

10000分,耗時465場比賽,戰績375勝90負。

歷史總是有些調皮的巧合。

易建聯在9000分的時候,對手也是山東隊,當時也是在客場,同樣的場地,易建聯完成了9000分的跨越。略有遺憾的是,那場比賽廣東輸了,賽後易建聯淡淡的說:“輸了比賽就沒什麼值得紀念了。”

這一次,萬分里程碑,易建聯和廣東隊三節就奠定了勝局。這一次,他可以欣然的將勝利和榮譽同時收下。

賽後山東隊送上了一塊“易萬分”石刻,阿聯站在場中央接受饋贈,和他一同合影的是聯賽的第一個萬分先生“朱芳雨”。

一支球隊同時擁有兩個萬分先生,這是廣東這支王朝球隊的底蘊之所在。

朱芳雨的“萬分時刻”,回憶不是那麼的美好。

14-15賽季常規賽第11輪,廣東主場打遼寧。

這是廣東歷史上值得被銘記的一戰,因為這是朱芳雨的萬分之夜。比賽戰況有點慘烈,雙方戰至加時賽,廣東4分之差輸給了遼寧。

朱芳雨職業生涯最重要的一場比賽成為了“里程悲”。

成為CBA歷史上的第一個萬分先生,朱芳雨自然是高興的。作為隊友的阿聯賽後也送上祝福:“這是一個里程碑,他在中國籃球是一個標誌性的人物。”

作為球隊的核心,阿聯為沒能給朱芳雨萬分加冕儀式帶來一場勝利而略有遺憾。那一晚,他的數據是32分12個籃板。

那一季,廣東最終半決賽1-3不敵北京,第二次折戟半決賽。

那一年,廣東離上一次奪冠已經過去了2年。

而今年,廣東離上一次奪冠已經過去了5年。

當年的萬分先生朱芳雨已經西裝革履,成為了俱樂部的朱總。和4年前相比,當時主要輪換的9個本土球員中,朱芳雨、王仕鵬、陳江華退役,董瀚麟、劉曉宇、高尚、李原宇轉會,唯一還剩下的就是易建聯和周鵬。

現在的廣東宏遠已非昨日。

萬分“易先生”,中國籃球的易時代

阿聯正在帶領廣東復興

但是他們的目標卻從來沒變過:要為這座城市帶來第九座冠軍。今年,廣東正在把這個喊了多年的口號一步步的具象化。王朝中興背後的核心推手,正是這兩位“萬分先生”:朱芳雨和易建聯。

當年並肩戰鬥的隊友,現在成為了角色不同,另外一種形式的搭檔。朱芳雨負責搭建團隊框架,阿聯是那個驅動球隊前進的核心發動機。

拿下這場比賽之後,廣東隊開局5連勝,排在聯盟的第一集團。雖然賽季之初廣東的衝冠宏願頗受質疑,但因為有易建聯在,沒有哪支強隊敢輕視廣東。

這就是“易建聯”之於這個時代的統治力。

不管小丁、郭艾倫等年輕球員如何崛起,如今的CBA,31歲的易建聯還是無可爭議的本土一哥。

CBA歷史上有過姚明時代,王治郅時代,如今我們正在經歷著易建聯時代。

2003年,當易建聯橫空出世的時候,《時代週刊》撰文,將他比作中國的下一個姚明。15年過去了,易建聯沒有成為下一個姚明,他也沒有達到姚明的成就和高度,但這絲毫不妨礙他邁向傳奇的軌跡。

在職業生涯的前10年,他一直是生活在和姚明對比的陰影之下,不管是CBA跟隨宏遠隊的奪冠,還是之後選秀進入NBA的歷程,每一次都他被拿來和姚明做比較。不擅言辭的易建聯一直在默默承受著輿論給他的這些壓力,從未辯解過。

直到2013年,他才再一次訪談中公開坦言,非常介意別人把自己拿來和姚明去作比較。

“我們倆之間根本沒有可比性。”

萬分“易先生”,中國籃球的易時代

姚明和阿聯,兩個不同的偉大

姚明的成功是易建聯所無法複製的,他有自己的路要走,儘管這一路充滿爭議,歷經坎坷,但這是他獨特的人生,不是另一個偉大的複製品。

那是阿聯一次少有的情緒外露。更多的時候他是沉默的,不善言辭,惜字如金。我們已經習慣了易建聯的沉默,但是在無聲的潛移默化中,他悄然完成了時代的交割。

08年之後,他接過中國男籃的大旗,2012年重回廣東之後,他又成為了廣東的領袖。沉默的易建聯在沒有任何驚天動地的儀式的情況下,默默的成為了中國籃球的一哥。

阿聯自認為不是一個天生有領袖氣質的人,但時代推他向前,他也責無旁貸的將俱樂部,國家隊扛在肩上。

以前我們總說感謝中國籃球有姚明,有王治郅,正是因為有他們,中國籃球在那段歲月才有了脊樑。而如今,我們也該感謝中國籃球能有易建聯,在姚明和大郅退役之後有人可以接棒,支撐起後“明郅”時代的中國籃球!

朱芳雨萬分之夜的時候,易建聯稱讚他是中國籃球標誌性人物,如今這份祝福同樣適合他。雖然職業生涯並不完美,但他的成就依然堆疊成立一座高峰,矗立在那裡,成為一個時代偉大的地標。

過去10年,易建聯已經在中國籃球歷史上打下了自己的烙印。萬分易先生只是一個逗號,句點遠還沒有到來。

中國籃球屬於易建聯的時代,還在繼續,我們也正在見證著一段別樣的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