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城市如何建?三年,讓宜昌“彩”起來

宜昌花園城市該如何建?近日,市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管護中心印發了《宜昌花園城市建設(2018-2020年木本花卉應用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給出了標準答案。

根據《方案》,我市將堅持生態、節儉、適用、美觀的原則,以城市骨幹道路為突破口,在沿線山體和自然景觀中點綴本土花草,用三年時間讓宜昌彩起來,打造湖北省首個花園城市。

注入旅遊理念 三年打造花園城市

“在宜昌經濟從快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轉折時刻,我們學習借鑑‘美麗中國浙江樣板’建設先進理念,推進宜昌花園城市建設,讓人民群眾更有獲得感。”談及《方案》的設計初衷,市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管護中心總工程師吳鏑對記者說道。

《方案》指出,我市將用三年時間,推進我市城區生態提質,讓宜昌綠覆蓋、花起來,實現中心城區綠樹成蔭、繁花似錦,綠樹與鮮花交相輝映,城市與自然共生共榮,力爭打造湖北省首個花園城市。

城市門戶應用木本花卉,高質量提升景觀,是花園城市建設的具體工作。市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管護中心通過到北京、杭州、武漢、南陽考察調研,外聘杭州專家到宜授課,擬定了“三年實施計劃”。

其中,2018 年主要實施範圍為機場路、三峽專用路、沿江大道、白沙路、桔城路、發展大道(城東大道-峽州大道)、西陵二路、雲集路、夷橋路、江城大道及沿線重要節點,如三峽機場、宜昌東站、夷陵廣場及滬蓉高速宜昌北出口等;

2019 年主要實施範圍為峽州大道、城東大道、東山大道、夜明珠路及部分公園綠地等;

2020 年實施範圍為花溪路、發展大道(峽州大道-宜昌北)、點軍大道、翻壩高速及部分公園綠地等。

“我們注入全域旅遊的理念,通過幹線遊線花卉美化、花卉景觀節點建設,一年建示範、兩年出效果、三年成景觀,逐步讓道路多彩、景區多彩、城市多彩、生活多彩。”吳鏑說。

美化道路門戶 明年春天可見成效

《方案》出臺後,各責任單位相繼確定了深化應用方案,擬11月開始施工,力爭明年春季見效果。

漢宜高速(三峽專用公路)是今年建設的重點,該道路沿線植被較好,但開花植物較少。為豐富色彩,《方案》擬在高大喬木下種植杜鵑,在裸露邊坡及擋牆區域補栽迎春和迎夏,在無大樹遮擋採光較好區域種植紫薇。

道路沿線有機場路收費站區域、S58 與G42 交叉口區域、伍家崗收費站區域、高新區收費站區域、夜明珠匝道區域及三峽路匝道區域6 個互通節點,《方案》擬在完成綠化的基礎上,補植月季,豐富節點景觀色彩及層次。

今年還將以機場路、漢宜高速(三峽專用公路)、發展大道、雲集路、沿江大道、白沙路、桔城路、夷橋路、江城大道、西陵二路等道路為線,串聯三峽機場、宜昌東站、高速互通及夷陵廣場等重要城市道路及重要門戶節點,運用月季、迎春及紫薇等木本花卉進行美化提升。

如,宜昌東站西廣場停車場高架採用掛籃方式種植月季;沿江大道沿線圍欄增加攀援月季形成花牆;雲集路在綠化帶內矮灌木層補植樹狀月季;城東大道人行道邊增加廊架結合植物攀爬形成遮蔭……

“除了西陵二路高架橋立體綠化工程、濱江公園(白沙路至柏臨河入江口)、宜昌東站西廣場停車場,其餘美化工程都將在明年春天完工。”花園城市建設工作專班人員周嘉慶告訴記者,如進展順利,江城大道、三峽專用公路、雲集路等今年底就可以完工。

優選本土花卉 讓景觀效果最大化

細讀《方案》,記者發現此次花園城市建設中,並沒有展開大規模建設,主要是在現有綠化的基礎上,對城市主幹道、綠地進行花卉補植。

對此,市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管護中心的解釋是,出於生態、經濟雙重考慮。目前城區已建成道路和綠地植被基礎較好,只有個別邊坡或擋土牆影響效果,因地制宜地補植開花植物,就可以達到提升景觀的目的。

堅持生態優先,我市還選擇了月季作為此次建設的當家花卉。如,白沙路沿線補植樹狀月季,沿江大道交通島補植地被月季,發展大道上修整機非隔離綠化帶進行改造,補植高杆月季花……

“月季、紫薇、杜鵑、迎春為本土花卉,生長環境適宜,我市的管護技術相對成熟,無形中控制了成本。”吳鏑說,更重要的是,這些木本花卉,一次栽植多年受益,比起一年生的草本花卉,更加生態環保。

讓景觀效果最大化,市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管護中心還緊盯重要節點,精心設計,凸顯個性特色。機場路全線現狀綠化基礎較好,道路轉彎處形成視線焦點,擬採用地被月季更換草花,打造成“一帶一路”模紋圖案,靠近路側採用扎景的方式進行點綴,烘托場地氛圍。

發展大道和城東大道交叉口,是高新區最繁華的地段,是進出宜昌的重要交通紐帶,擬在交通島內補植月季,豐富層次和色彩,讓街道景觀提檔升級。

夷陵廣場位居城區重要商貿中心,是宜昌重要的特色景點,擬在中心花壇種植樹狀月季,組合式花壇種植地被月季,沿人行道兩側的花壇分區種植地被月季,形成花叢花壇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