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實現幸福的大循環

上去高山望平川,平川裡一片金燦燦,全膜種植助推糧食增產,秸稈回收家庭牧場湧現。

10月中旬,登上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巴州鎮祁家垣村身後的山頂,望著忙碌的農民,望著豐收的田野,記者的視野中、思緒中,金燦燦的玉米正在被村民用拖拉機一車車運到山下的家中,一株株玉米秸稈正在被粉碎深翻埋進土地裡,一塊塊正在鋪設的地膜在夕陽的照耀下熠熠生輝,這是多麼繁忙、喜悅的秋收景象啊。

這也是民和縣用科技創造出的乾旱山區大豐收的奇蹟。

民和:实现幸福的大循环

祁家垣村村民正在將玉米一車車運回家中

一場擺脫靠天吃飯的博弈

“風調雨順的年景,一畝地也僅是150公斤的(小麥)收成,乾旱少雨的年份就是顆粒無收,農民連種下去的種子都收不回來。”民和縣農牧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馬成忠向記者娓娓講述民和農牧業發展史。

民和縣地處青海省東部,64萬畝(1畝≈0.067公頃 )耕地中,一半以上屬於淺腦山地區的乾旱地,年均降水只有340多毫米,且集中在7、8、9三個月,是典型的旱作農業區。長期以來,民和縣農業生產一直處於小旱小災、大旱大災,年年遭災、年年抗旱的被動局面。

2007年的那個10月,民和縣農業技術推廣站的8名技術人員住到了轉導鄉的前坪村,他們要在這裡開展一項新農業技術的推廣,開啟一次與傳統農業種植的博弈。

“鍋裡無米、灶裡無柴、缸裡無水、炕裡無火、欄裡無牛羊,村民大部分外出務工,有些人家甚至整體搬遷,村裡就剩下老人、婦女、小孩。”8名技術人員之一的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王國蘭記憶猶新。“當時的前坪村共有4個社、263戶人家,種地全部靠天。從2005年開始,連續三年的乾旱少雨讓水地變旱地,讓莊稼顆粒無收,也讓老百姓對土地失去了信心。”

2008年的4月,一項全新的種植技術——全膜覆蓋雙壟集雨栽培技術,在民和縣轉導鄉的前坪、隆治鄉的秦家嶺、新民鄉的龍臥、官亭鎮的別洛等6個代表性淺山村莊的乾旱山頭上推廣起來。民和雖自古就種玉米,但在海拔2100米以上的乾旱山區從未有過種植玉米的歷史。

“當時群眾種植的就是小麥、洋芋、豌豆、胡麻等傳統農作物,我們從住進村裡第一天起,就開始做試種動員工作。開動員大會、不遺餘力挨家挨戶去講解勸說,甚至向農戶打保證如果畝產不超過1300斤,就自掏腰包給他們賠償……條件真的艱苦,但所幸我們堅持下來了。”王國蘭說。

2008年4月25日,第一批全膜覆蓋的玉米種子種進了民和縣1300畝的旱地裡,還有3350畝的土地裡種上了馬鈴薯。當時的情景,無異於一場賭博。“由於村民以前沒有見過這種覆膜種植方式,所以前期苗出來的時候,很多人由於不知道放苗或者怎麼放苗,20%左右的苗就被燙死了。”5月下旬,一株株鬱鬱蔥蔥、長勢喜人的幼苗終於逐漸打消了村民的疑惑和顧慮,婦女們紛紛鑽進地裡整日施肥鬆土除草。

民和:实现幸福的大循环

資料圖

這一年是個前所未有的大豐收年,全膜覆蓋雙壟集雨栽培技術種植的玉米平均畝產超過650公斤,無論是產量還是收入,都是以往正常年景的6倍以上。試種的馬鈴薯,平均畝產超過3000公斤,畝均增收也超過650元。

“玉米收不到頭,走進村民院子,房頂、房梁、房柱、窗臺、院子,金燦燦的一片;外牆周圍也全是秸稈。馬鈴薯拉不到頭,以前的儲藏窖都裝滿了,還一堆堆放外面放。”王國蘭和同事的辛勤付出沒有白費,農技推廣者和種地的農民都成了這場博弈的贏家。

民和:实现幸福的大循环

資料圖

一次調整產業結構的革命

2008年,全膜覆蓋雙壟集雨栽培技術種植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改造乾旱淺山地區傳統農業帶來了曙光;

2009年,民和縣全膜玉米種植面積增至7.67萬畝,實現了由點到面的突破;

2011年,推廣面積增加到32萬畝,這是民和淺山面積的80%;

2014年以後,民和縣全膜玉米種植面積穩定在40萬畝左右。

玉米收了,剩下來的秸稈怎麼辦?別急,農民又用它開闢了一條致富的新道路——家庭牧場養殖。大量的玉米秸稈稍作加工,就是上好的牛羊飼草料。2009年,民和縣7.67萬畝的全膜玉米生產了2.4億公斤左右的鮮秸稈,足夠20多萬隻羊一年的粗飼料。以農帶牧、以牧促農,就此開始,民和縣以家庭為單位的畜牧業養殖逐步形成規模。

民和縣現有飼草料加工設備4400臺(套),建成飼草料加工企業4家,飼草加工點25家。建成青貯池6058座,66.42萬立方米,其中建成200立方米以上具有一定規模的青貯池434座、38.3萬立方米,小規模青貯池5624座、28.12萬立方米。2018年,飼草加工總量預計達到62萬噸,全縣玉米秸稈加工利用率達到52%。同時,大力推廣秸稈還田技術,將無法及時青貯和幹貯的玉米秸稈粉碎後返田增肥。

民和:实现幸福的大循环

牲畜多了,大量的牲畜糞便如何處理就成為了新的棘手問題,沼氣池的修建成為以農戶為主的內部小循環一大助力。

農業部門利用養殖業產生的廢棄物做文章,採取農牧結合的方式,大力實施沼氣建設工程,建立了“畜—沼—果”“畜—沼—糧”等多種循環模式,大量優質有機肥料回到果園和地裡。目前,民和縣戶用沼氣1.4萬座、養殖小區和聯戶沼氣工程建設20處、大中型沼氣工程5處,年產沼液沼渣8.8萬方,給農作物施用沼肥4.2萬畝,年產沼氣335萬方。

牛羊多了,推動不同產業聯動發展的思路逐漸清晰。

民和縣大力實施“萬戶百萬只”養殖工程,全縣牛飼養量現已達7.96萬頭,羊飼養量達60.24萬隻,建成規模養殖場53家,規模養殖戶9425戶。打造農區畜牧強縣,結合實際該縣積極開展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試點,依託40萬畝全膜玉米飼草資源優勢和獨特的氣候優勢,建立了生態養殖示範園和農副產品加工綜合利用示範園,將“乳產業”“牛羊肉加工”“休閒觀光農業”和“農產品電子商務”作為融合試點產業,進行培育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總堡鄉三垣村,村民海秀蘭家裡養了7頭牛和80多隻羊,上半年出欄的牛羊已經有了7萬多元的收入,下半年海秀蘭計劃再出三頭牛,預計還會有2萬多元的收入。在三泰農牧科技開發有限公司,2000多噸青儲飼料正在一車車進入牛羊的欄舍,該公司今年以300元/噸的價格收購秸稈,村民直接秸稈回收收入達60萬元。

民和:实现幸福的大循环

海秀蘭正在喂牛

2011年和2014年,民和縣兩次獲得全國200個產糧大縣榮譽稱號。“糧食產量從1.3億斤左右增至現在的5億斤左右,家庭牧場慢慢形成規模化養殖,40多年間,民和縣農牧業發展的最大輝煌就是糧食產量的巨幅提升和農區發展成畜牧強縣!”馬成忠說。

堅持生態保護優先,民和縣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積極探索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以糧帶草、以草促牧、以牧聚肥、以肥返田”的高原、生態、循環、高效的現代農業發展“民和模式”;

民和:实现幸福的大循环

發展現代農業

充分利用全膜雙壟玉米種植面積大、秸稈資源豐富的優勢,民和縣大力實施農畜聯動、草畜結合工程,合理轉化利用飼草料資源,形成了以農帶牧、以牧促農,農牧互補、良性循環的產業發展格局,促進了傳統農業逐步向規模化、特色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記者 李慶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