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班級五六十個座位,每一個座位都不允許孩子不努力

原創 一個班級五六十個座位,每一個座位都不允許孩子不努力

孩子的座位一直都是家長眼中的熱點問題。很長時間以來,傳統的觀念是,差生的座位不好,被老師“邊緣化”。所以,家長一直把眼光盯在孩子的座位上,對教室兩邊和最後一排的座位,意見上一直存在爭端,心裡不爽。

小叔大我8歲,我念小學時一年級時他上中學。記得那時,每逢開學,爺爺奶奶總問我們的座位在哪。事實上,很多的家長都會在茶餘飯後閒扯時提一提孩子的座位,倘若有家長不插話,彷彿自己對孩子的學習和未來漠不關心。

一個班級五六十個座位,每一個座位都不允許孩子不努力

人生的經歷會告訴我們關於學生座位以及背後的真相。

座位在家長的眼裡被分為兩類:一類是教室最前排和中間的位置,一類是臨窗和最後一排。當然,前者是好的,是家長心中的嚮往。那麼,老師究竟是如何排座位的呢?

通常情況下,除了疾病等特殊原因需要照顧外,全班學生按高矮順序排隊進教室,按橫排從左到右或者從右往左依次就坐。時隔幾周時間,為了學生眼睛健康,預防出現斜視、近視,讓兩邊的同學與中間的同學對應交換座位。一定時間後再輪流倒換座位。這樣排位,孩子的個頭高矮裡不分成績、性情、脾氣、興趣、愛好,相互適應、融合,互幫互學。個別同學出現不適,老師會做出相應的調整——

一是同位之間經常鬧矛盾,產生摩擦,影響學習。

二是同位兩個人都是差生不利於互幫互學。

三是課堂上調皮搗蛋做小動作,直接調到講桌對面,看在眼前。

老師希望孩子學好,取得好成績。於公而言,學生的好成績是教育者的責任,這是關乎於孩子的未來,國家的未來,是大事;於私而言,獲得班級連續的好成績,榮譽會由班集體延伸到老師頭上,這是關乎於個人榮耀的小事。

老師希望孩子成長為優秀的模樣,原諒努力的孩子成績差,但不原諒成績差的孩子不努力。如果第三種孩子在老師眼皮底下依然如故,每天天氣搗蛋,自己不學還不讓其他人學,老師屢次和家長溝通、對他教育,不知悔改,惹得老師煩心,同學不喜歡,連同學的家長都跟著反感,三天兩頭來找老師,要求調換座位。孩子這樣的品行,老師也只能把他放到最後排了。或許,和個頭大的孩子坐在一起,自知惹不起“大個子”,也會收斂一些,等到他反省後進步了再調回原位。老師寧願這樣想。

一個班級五六十個座位,每一個座位都不允許孩子不努力

家長傳統意識裡的“最後排的差生”,家長往往只知道成績差,意識不到孩子的背後有“思想差”的問題。當孩子出現了問題,卻往往把賬記在老師的頭上,心生疑慮,認為不公。

不否認家長的疑惑,現實中,也有老師出現人情、關係排座的個例。這是師德問題。面臨教育孩子的不公待遇可以向教育主管部門反應師德問題。

也有按成績排座的個例——

某班新學期初按身高正常排座。之後老師宣佈:為激勵學生努力學習,期中考試班級前10名,有權自選座位,剩餘座位按個頭高矮排座。可見,老師多麼希望孩子優秀。

行文至此,我要說,一個班級就那麼五六十個座位,每一個座位,都不允許孩子不努力!

一個班級五六十個座位,每一個座位都不允許孩子不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