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擬表彰百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者,廣東10位上榜!

党中央拟表彰百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者,广东10位上榜!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週年,黨中央決定表彰一批為改革開放作出傑出貢獻的個人。根據評選表彰工作部署,在各地區各部門反覆比選、組織考察、集體研究提出推薦人選的基礎上,經歸口評審、統籌考慮,產生了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擬表彰對象。

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擬表彰對象中,有10位來自廣東。

具體名單如下:

鍾南山

鍾南山,男,漢族,中共黨員,1936年10月出生,福建廈門人,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2003年抗擊“非典”中,他不顧生命危險救治危重病人,奔赴疫區指導醫療救治工作,倡導與國際衛生組織合作,主持制定我國“非典”等急性傳染病診治指南,為戰勝“非典”疫情作出重要貢獻。主動承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代言人角色,向公眾普及衛生知識,積極建言獻策推動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建設,為奪取應對甲型流感、H7N9禽流感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兩次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馬化騰

馬化騰,男,漢族,無黨派人士,1971年10月出生,廣東汕頭人,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受益於改革開放大環境,他創立並帶領騰訊,從一個僅有5人的小企業成長為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互聯網公司之一。提出“互聯網+”概念,大力推動微信、QQ、在線支付等互聯網應用,從民生政務、生活消費、生產服務、生命健康、生態環保等方面推動數字化轉型升級,在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傳統行業和科技創新融合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搭建騰訊基金會平臺,倡導全民公益理念,通過信息技術打造廣泛參與、透明可信的公益新格局。榮獲“中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家”稱號和“南粵突出貢獻獎”等。

馬萬祺

馬萬祺,男,漢族,1919年10月出生,2014年5月去世,廣東南海人,第六屆、七屆全國人大常委,第六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八屆、九屆、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澳門中華總商會原會長。他向中央提議“積極發動僑胞投資祖國”,並率先在內地投資興辦實業。充分利用自己在海外華人商界中的聲譽,大力對外宣傳國家改革開放政策,多次參與組織港澳代表團回內地考察投資,為推動澳門與內地經濟往來合作、支持改革開放作出突出貢獻。堅決擁護“一國兩制”方針,曾任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為澳門順利迴歸和平穩過渡、保持澳門繁榮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榮獲“中華慈善獎”、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大蓮花榮譽勳章”。

李東生

李東生,男,漢族,中共黨員,1957年7月出生,廣東揭陽人,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兼職)。他主導TCL開展重大跨國併購,開創了中國企業國際化經營的先河,在全球設有28個研發機構和22個製造基地、產品行銷160個國家和地區、年營業收入超千億元。彩電銷售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和全球前列,創下了製造我國第一臺按鍵免提電話、第一代大屏幕彩電等多個第一。帶領團隊建成完全依靠自主創新、自主團隊、自主建設的高世代面板線,實現我國視像行業顯示技術的歷史性突破,中國繼日韓之後成為掌握自主研製高端顯示科技的國家。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等稱號。

何享健

何享健,男,漢族,中共黨員,1942年8月出生,廣東佛山人,美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他始終秉承“唯一的不變就是變”的創新變革理念,敢闖敢試,勇於挑戰,大力推行企業內部股份制改革,使美的成為我國第一家由鄉鎮企業改組而成的上市公司。積極實行股東、董事會、經營團隊分設的經營模式,開創了民營企業股權改制、股權激勵、職業經理人和現代化企業改革等先河。帶領美的集團從一個街辦塑料生產組,發展壯大為海內外擁有15萬名員工、近200家子公司、60多個海外分支機構、市值近3000億元的科技集團,進入世界500強。創立慈善基金,投入10餘億元,開展扶貧、救災、養老、教育等公益慈善事業。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等稱號。

袁 庚

袁庚,男,漢族,中共黨員,1917年4月出生,2016年1月去世,廣東寶安人,招商局集團原常務副董事長,原蛇口工業區管委會主任。他不斷衝破思想禁錮,大膽創新實踐,提出了一系列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新觀念,開展了一系列體制機制的新變革。率先在深圳打響改革開放“第一炮”,提出“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一突破思想束縛、具有強大感召力的改革口號,創辦培育了我國第一個外向型工業園區——“蛇口工業區”,成為我國改革開放“排頭兵”,並由此催生出招商銀行、平安保險等一批優秀企業。他的勇於探索和改革創新,為我國改革開放提供了寶貴經驗,作出重要歷史性貢獻。榮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金紫荊勳章”。

曾憲梓

曾憲梓,男,漢族,1934年2月出生,廣東梅州人,香港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創辦人。曾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第八屆、九屆、十屆全國人大常委。1986年開始到內地投資設廠,1989年合資成立中國銀利來有限公司,成為我國首家專營領帶生產的中外合資企業。組織海內外華人到內地投資,2001年促成第六屆“世界華商大會”在南京召開。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捐資支持國家教育、航天、體育、科技、醫療與社會公益事業,歷年捐資逾1400項次,累計金額超過12億港元。擁護“一國兩制”方針,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為香港順利迴歸祖國、實現平穩過渡和保持繁榮穩定作出重要貢獻。榮獲“中華慈善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大紫荊勳章”。編號第3388號小行星被命名為“曾憲梓星”。

霍英東

霍英東,男,漢族,1923年5月出生,2006年10月去世,廣東廣州人,香港霍英東集團創辦人,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五屆、六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八屆、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他積極投身祖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成為最早到內地投資的香港企業家之一。先後投資100多億港元,支持內地重大基礎建設和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設立霍英東體育基金,大力支持國家體育事業發展,為北京主辦亞運會和申辦奧運會作出重大貢獻。堅決擁護“一國兩制”方針,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為香港順利迴歸祖國、實現平穩過渡和保持繁榮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榮獲“中華慈善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大紫荊勳章”。

胡小燕

胡小燕,女,漢族,中共黨員,1974年1月出生,四川武勝人,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總工會副主席,新明珠建陶工業有限公司成品車間原副主任、銷售主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她1998年到廣東佛山打工,自強不息,踏實苦幹,在農民工群體中脫穎而出,成長為企業一線管理人員。2008年成為第一批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農民工,在“兩會”上提出了保障農民工權益等多項建議。開設“海燕信箱”專欄為農民工維權,積極推廣“小燕成長”職工學歷提升計劃,建立多個公共場所“愛心媽媽小屋”,盡心盡職為廣大農民工服務。珠江電影製片廠以其為原型拍攝了打工題材電影《所有夢想都開花》。榮獲“全國優秀農民工”稱號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禹國剛

禹國剛,男,漢族,中共黨員,1944年2月出生,陝西安康人,深圳證券交易所原副總經理(法定代表人)。他參與並見證了我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區域到全國發展的歷程。1988年負責籌建深圳證券交易所,學習借鑑境外證券市場法律法規和業務規則,牽頭擬訂《深圳證券交易所章程》等重要文件,奠定了深圳證券交易所制度基礎,促進了我國證券市場的規範化發展。推動深圳證券交易所第一個同步實現“四化”——交易電腦化、交收無紙化、通信衛星化、運作無大堂化,一躍成為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知名的證券交易所,其證券交易系統技術水平至今仍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